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国会派将领乔治·蒙克的简介(圣·詹姆斯日之战)

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国会派将领乔治·蒙克的简介(圣·詹姆斯日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0 更新时间:2024/1/26 4:59:30

尔比马尔公爵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英国内战时期在爱尔兰苏格兰作战的国会派将领、苏格兰总督。第一次英荷战争和第二次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当他在克伦威尔之后几乎掌握无限的权利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成为独裁者,而是为了全国和解,促成了政复辟。

早期经历

1608年12月6日生于英格兰德郡托灵顿一贵族家庭。是托马斯·蒙克爵士第2个儿子。1625年9月,志愿参加白金汉公爵

乔治·维利尔斯率领的袭击西班牙加的斯的远征军,在他的亲戚理查·格林维尔爵士的麾下听命。1627年参加讨伐雷岛远征军,但此次远征同样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1629-1638年随格林维尔参加过在尼德兰对西班牙人的作战。1636年10月-1637年10月长达一年的围攻布雷达的战斗中立有战功。凭借着莱斯特伯爵罗伯特·悉尼的影响被任命为步兵团中校,并与1639年-1640年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主教战争。又经莱斯特伯爵提携,被任命为上校步兵团长,1642-1643年在爱尔兰镇压叛乱。1643年回英格兰,为查理一世效力,1644年1月25日,托马斯·费尔法克斯解围南特威奇时被俘,关入伦敦塔两年。

在监禁期间,著有《政治及军事情况分析》。

国会将领

1646年保王党失败后,蒙克重新获得自由,并被国会任命为陆军少将。1646年受命在阿尔斯特作战。1649年冬保王派联盟军、爱尔兰反叛者和阿尔斯特苏格兰人迫使他同意休战,为此遭到国会指责,他虽然以军事需要为托词,但还是被迫离开步兵团,引退与德文郡。奥利佛·克伦威尔认为他还是很能干的,1650年派他率领一团步兵去镇压苏格兰的保王分子,同年9月3日,他在邓巴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克伦威尔率主力南进军,留下他率领的8000人镇压苏格兰保王党分子,1651年9月猛攻邓迪时虽然相对艰难,但还是很迅速有效,11月病倒解职,到巴斯马尔治疗,但仍留任苏格兰特派专员。

英荷战争

在1652年的第一次英荷战争中,他被任命为舰队司令。序位在查德·迪恩、罗伯特·布莱克和波帕姆之后居第四。他与主将查德·迪恩密切配合,巧妙地运用纵队基本编制主动出击,分别于1652年12月的邓杰内斯角和1653年2月的波特兰海战给荷兰海军已沉重打击。1653年6月的加巴德沙洲海战以查德·迪恩战死为代价击败荷兰海军名将马顿·特罗普,摧毁其9艘战舰,完全封锁了荷兰本土,10月的斯赫维宁根战役带100艘战舰围攻拼死一搏的荷兰海军,当场格杀老特罗普,致使荷兰海军全军崩溃。恢复了英国人对局势的控制。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被迫承认《航海条例》后,他于1654年回师苏格兰高地,神速的进行了另一次对保王军的战役,取得了辉煌战果。这次战役使他得以削减苏格兰驻军的规模。1654-1658年克伦威尔任护国公的时候,他任苏格兰总督。并与1653年1月23日娶了一个兽医的遗孀安妮·拉斯德福。

王政复辟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后,他的儿子理查·克伦威尔继任护国公,政权立即开始瓦解。蒙克劝小克伦威尔不要听少将们的阴谋诡计而依靠他父亲的忠实支持者,但一切挽救措施都没有效果后,他也就默认了推翻小克伦威尔的行动。1659年10月约翰·兰伯特少将以武力解散残缺议会后,他站在国会一边清理苏格兰军队中的异己分子,安排了新的议会选举,并出任地方长官,建立了自己的总部。1660年1月1日,他从苏格兰率6个步兵团和4个骑兵团组成的一支军队跨出苏格兰边界,完全绕过边境守备队防守的要塞,迅速的推进。1月11日进入约克,2月3日进入伦敦,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在新选出的议会中要求长期流亡法国的查理回国当国王,从而解决了英国的危机(史称王政复辟)。由于他协助查理二世复位有功,被封为阿尔比马尔公爵,并被授予嘉德勋章,另获得7000镑年金。1660年8月3日又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兼骑兵总监和爱尔兰总督。他带到南方的军队虽然被解散,但他的团则改称为勋爵军的步兵近卫军团保留下来(后来称第二或溪近卫团)。

再次出海

蒙克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时重返海军服役,在1666年6月的四日海战中,由于寡不敌众,英军伤亡巨大,几乎每艘战舰都挨了炮弹。荷兰舰队都逼近了他的旗舰。12日,阿尔比马尔公爵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有人不害怕吗?也许有吧。但是我必须要老实的跟大家说、我不是那一个不害怕的人。是的,我害怕。我害怕即将到来的死亡。若命运使我失败,我将得到名誉的死亡与永恒的安息。而逃跑则是懦夫的行为,但是我更害怕、当我们死亡之后却得来一个懦夫的称号。当后世的人们在注视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嘲笑我们是一群不知道为自己命运奋战的懦夫。是的、我们的处境十分艰难、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这里惊慌失措而不奋力一博,那么失望才真的会变成绝望、毁灭也才必然来临。惊慌失措是死神的最爱。而勇敢无畏则是生存的窄门。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将对着眼前的敌人进行反击、我将冲入敌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进行突击,用自己的手掘出脱离地狱的孔道。如果你们不愿意跟来、我也不会抱怨失望,因为越少人、代表荣誉越大。假如成功的侥幸逃出这里活了下去,到年老力衰、儿孙满堂的时候,我将毫不厌倦的一次又一次述说着这段荣誉的过往,直到他们以赞叹的眼光看着我满身留下的疤痕为止!是的,我们可以在这里惊慌失措什么都不做,而等待死亡的来临。我们也可以勇敢前进,冲出一线生机得到我们应有的未来和荣誉!而我、选择后者。"在他的鼓动下,英军将士勇气倍增,顽强作战,终于等到了他内战时的死敌鲁珀特亲王的援军,使他支持下来并发动反攻,并迫使荷兰人先撤出战场。1666年7月,他发起圣·詹姆斯日之战,打破了荷兰人对伦敦的封锁,接着8月的

"霍尔姆斯篝火"事件使荷兰人的经济蒙受重大打击,但英国也因为伦敦大火和鼠疫而无力再战。1667年6月,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发起突袭泰晤士河战役,虽然蒙克警告突袭的可能性并妥善采取了应付危机措施,但他的声誉还是受到了损害,此后不久退役。1670年1月3日因患水肿在伦敦去世。葬于西敏寺。今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蒙克斯科纳镇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

结论评价

蒙克勇敢,足智多谋,他之所以长盛不衰,原因是他没有政治野心极对公民权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在海上作战和陆地一样成功,那是受益于他当炮手时学到的技能,如果说罗伯特·布莱克确立了战列线战术,那他则为英国舰队提高战术和射击术做出了极大贡献。

更多文章

  • 四日海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四日海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四日海战,英国,荷兰

    四日海战(英文:Four Days Battle;荷兰文:Vierdaagse Zeeslag)是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的规模最大的海战,从1666年6月1日持续到6月4日。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战。1665年6月英国在洛斯托夫特海战击败了荷兰人,但未能充分将战果扩大,荷兰的商船队仍安全通航,并常到泰

  • 四日海战打了四天吗?四日海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四日海战,英国,荷兰

    四日海战(英文:Four Days Battle;荷兰文:Vierdaagse Zeeslag)是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的规模最大的海战,从1666年6月1日持续到6月4日。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战。1665年6月英国在洛斯托夫特海战击败了荷兰人,但未能充分将战果扩大,荷兰的商船队仍安全通航,并常到泰

  • 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国会派将领乔治·蒙克的简介(四日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英荷战争,乔治·蒙克,四日海战

    阿尔比马尔公爵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英国内战时期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作战的国会派将领、苏格兰总督。第一次英荷战争和第二次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当他在克伦威尔之后几乎掌握无限的权利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成为独裁者,而是为了全国和解,促成了王政复辟。早期经历1608年12月6日

  • 马斯顿荒原战役中保王派指挥官——鲁珀特亲王的简介(四日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斯顿荒原战役,鲁珀特亲王,四日海战

    亲王。英国内战时期最有才华的保王派指挥官。胆略过人,在战争初期取得过多次胜利,但他的军队最终被纪律严明的议会军所击败。帕拉丁选帝侯,第一坎伯兰公爵,第一代霍尔德内斯伯爵。俗称鲁珀特亲王是著名的战士,将军,科学家,运动员,殖民总督和在17世纪的业余艺术家。他参加过荷兰独立的80年战争,德国的30年战争

  • 坊之岬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坊之岬海战,美国

    察知大和号出击时,负责进攻冲绳的美第5舰队司令长官雷蒙德·阿姆斯·斯普鲁恩斯上将原意是进行战舰决战,但由于日本舰队其后行踪不明,最终决定由Mitscher中将的第58机动部队实行航空攻击。10时前后,于冲绳以东位置的8只空母出动数波共约400架的攻击队。攻击队由F6F战斗机、F4U战斗机、SB2C俯

  • 坊之岬海战的双方军力对比?都有着哪些军舰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坊之岬海战,美国

    日军日军主要为由第2舰队编成的第1游击部队。第1游击部队(司令长官:伊藤整一中将、参谋长:森下信卫少将)第1战队战舰大和(舰长:有贺幸作大佐、副长:能村次郎大佐、炮术长:黒田吉郎中佐):沉没。战死2,740、战伤117名。第2水雷战队(司令官:古村启藏少将)轻巡洋舰矢矧(舰长:原为一大佐):沉没。战

  • 坊之岬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坊之岬海战,美国

    坊之岬海战(坊ノ岬冲海戦, 1945年4月7日)是日本帝国海军发动的菊水一号作战的一环。战舰大和与护卫舰共9只作为水上特攻部队,与美国海军的空母舰载机展开战斗。最后包括大和在内共6只战舰被击沉。太平洋战争末期的1945年春,联合舰队已丧失了大部分主力舰艇。战舰大和以下,残存的舰只皆停泊于吴军港。3月

  • 丹麦海峡海战:英国最强战舰被德军秒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丹麦海峡海战,英国,德国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的,以前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一艘王牌战列舰。该舰始建于1936年7月,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之一。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

  • 丹麦海峡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丹麦海峡海战,英国,德国

    1941年5月23日,星期五(前哨战)11点15分,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除了防空系统外,其余单位全部进入最高战备状态。18点11分,德国舰队发现敌舰。18点22分,敌舰被证明是冰山,警报解除。(此时能见度在4000-5000米左右)19点00分,能见度转好,视野开阔,德国舰队左舷远方有雾。19点22

  • 关于马塔潘角海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塔潘角海战,英国,意大利

    在马塔潘角战败后,意大利舰队不敢再进入地中海东部,虽然德国空军保证提供空中掩护,但意大利海军高层已失去信心,因此,马塔潘角海战对盟军来说是战略上的重大胜利,此后,盟军可集中资源在1941年4月希腊陷落后对抗在北非由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志非洲军。意大利海军拘泥于以往的战争经验,仍然错误地认为在海战中重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