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比奇角海战发生于什么时候?比奇角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比奇角海战发生于什么时候?比奇角海战的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1/28 12:51:39

比奇角海战 或称 滩头岬海战(英:Battle of Beachy Head;法语:Bataille du cap

Béveziers),是大同盟战争期间的一次重要海战,英国国詹姆斯二世被废黜后,受到"这个家伙为了一台弥撒而抛弃了三个王国"的嘲笑。法国国王派遣舰队大使护送他到爱尔兰。英法争夺大西洋的制海权一决雌椎的战斗终于打响了:图尔维尔指挥的法国舰队英荷舰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英荷联合舰队经过顽强的抵抗,损失惨重,其中有17艘破损不堪、或桅杆折断的舰只返回本国海岸后,不是搁浅就是被烧毁,其舰只或开往泰晤士河,或藏身于荷兰海岸的沙洲群里。法国在这次战斗中,却连一只小艇也没有损失。法国在海战中终于夺取了制海权,差不多两年内,海上除了法国的船只以外,没有别国的船只。

法国对海洋控制范围达到空前。

尽管海战对法国而言很有光彩,但这次胜利其实没什么战略意义,因为法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入侵英国本土的准备。此战过后,由于图尔维尔手下的海员大批染病死亡,所以图尔维尔在放火烧了一个渔村后,不得不撤军回到布雷斯特。

背景

1688年9月,路易十四入侵莱茵兰,这也使得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威廉得以侵入英国,推翻其岳父詹姆斯二世丧失人心的天主教政权。这就打乱了路易十四的算盘,他本来寄希望于威廉三世和詹姆斯二世彼此消磨实力,好让给自己专心对付德意志各国。结果,法国人对威廉的举动反应很迟钝,并且缺乏协调,甚至还派遣部队并运送装备到爱尔兰去,以支持詹姆斯二世。

1689年8月中旬图尔维尔受命率法国西方舰队在比斯开湾进行了一次大范围巡航,随后便返回布雷斯特。在这一年剩下的日子中,他的主要成果是一本专为舰长及以上的指挥官们撰写的可以随身携带以便参考的"口袋书"。内容浅显易懂,只是战术动作加以统一规范化,并为之配上相应的旗语信号。他一心希望以此提高舰队作战的效率。一百艘战舰的庞大舰队,也要能在旗语打出后迅速执行相应动作,这便是战术家图尔维尔的理想。在这些努力下,法国舰队作为整体的战斗力极大的提高了。而他们的敌人--英荷联军--仍在使用1673年由正在爱尔兰指挥作战的詹姆斯二世所创设的指挥战术体系。当年3月18日,为最后一支6000人的爱尔兰远征军提供护航后,图尔维尔率36艘战舰于5月1日返回布雷斯特,开始预备夏季的攻势。

在1690年初,英荷舰队布置于在海峡沿岸的战舰超过80艘,而图尔维尔由于得不到东方舰队的支援,手下调动的战舰只有约60艘。为了进一步降低法国舰队出击的可能性,爱德华·罗素上将(Edward

Russell)令海军中将亨利·科尔格鲁(Henry

Killgrew)从朴茨茅斯秘密抽调一支由30艘战舰组成的强大舰队,于3月开赴地中海,希望将法国东方舰队封锁在土伦港内,使图尔维尔无法得到援军。但当他们抵达地中海时,发现法国舰队实力太强,封锁土伦的计划根本不可行。于是英国舰队下锚于西班牙东南的加的斯附近,于4月8日与2艘荷兰大型战舰在此汇合,预备在直布罗陀前拦截可能出航的法国战舰。5月初,联合舰队收到了雷诺堡侯爵率7艘法国战舰航的消息。但突如其来的暴风困住了科尔格鲁,他的战舰受损严重,两艘荷兰战舰桅杆全部折断。英国人只好靠岸修船,雷诺堡乘机偷偷驶过。科尔格鲁接到法国舰队驶出直布罗陀的消息已是一天之后,迅速抛下受损的战舰,启航追击至葡萄牙的特图湾(Tetuan

bay)。在湾外,科尔格鲁又与来自直布罗陀的数艘英舰汇合,使其风帆舰队规模达17艘。可是英国舰队驶入港湾时才发现,这里只有2艘法国商船,而且一艘正在扬帆,不久便逃之夭夭。科尔格鲁再次发动追击,因风力转变以失败而告终。雷诺堡再一次成功躲过了强敌的拦截,于6月11日安全抵达布雷斯特。科尔格鲁则返航加迪斯,重整舰队后才起锚回航。至此,海峡两岸的舰队实力基本达成了平衡。

在1689年冬季的惨痛损失后,威廉早就想亲自在爱尔兰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势,一劳永逸地解决爱尔兰问题。而法国舰队的"龟缩"似乎给了他绝佳的机会。在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后,1690年6月11日,288艘运输船载着威廉三世与一万五千大军驶向爱尔兰,三天后抵达目的地。克劳德雷·苏维尔(Cloudesley

Shovell)少将仅率6艘战舰为之护航。在这个关键的时期,海峡中尤其需要一支强大舰队,策应威廉的登陆,防范可能的危险。但不知完全出于政府机构的低能或是对法国海军的轻视--有充足的资料显示,当时大部分英国海军将领对法国舰队的印象仍只停留在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联合舰队迟迟没有组建。英国人万万不会想到,暂时消失的法国舰队早已积蓄下更为强大的力量。正当英荷海军懈怠之时,图尔维尔出击了。

6月23日,图尔维尔率领由75艘战舰、5艘巡航舰与6艘纵火船组成的强大舰队驶出布雷斯特,随即进入海峡,沿英格兰南岸由西向东进发。驻泊维特岛附近圣海伦娜的英国海军上将赫伯特首先从渔民口中得知了法国大舰队出击的消息,大惊失色。此时,他麾下仅有数艘英国战舰,其他大部分战舰被分散在各处打击私掠船。赫伯特本想西进与返航途中的科尔格鲁联合,但这样也有可能先与危险的法国舰队遭遇。图尔维尔很有可能像1676年进攻巴勒莫港那样成功地袭击英国舰队。因此,赫伯特无法西进,不能固守。为了躲避强敌,也为了集结联合舰队,他立即传令所有战舰起锚出海,向东南方向退去。当他下达这一命令时,7月3日,图尔维尔已经行驶到了圣海伦娜以西。在英国舰队撤退沿途,赫伯特派出所有小艇与轻帆船,四处通告法军来袭的消息,并让所有收到消息的英国与荷兰战舰与之会合。赫伯特连夜航行,7艘荷兰战舰在海军上将科雷里斯·艾维特森(Cornelis

Evertsen)的带领下加入了英国人,不久后,又有数艘战舰加入其中。但他们还是在7月5日晨发现了位于西面的法国舰队--联军已经处在图尔维尔的视线之内了。接下来的数天里,散乱的联合舰队始终与法国大舰队保持着目视接触。

逐渐收拢的英荷舰队拥有56艘战舰,4100余门火炮--其中34艘英舰,22艘荷舰,总兵力约两万一千人。而图尔维尔则有75艘战舰,火炮约4600门,总人数约两万八千人。赫伯特让轻帆船捎信至海军部,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处理方式:法国舰队规模达80艘以上(他当时的目视估计),实力远超过英荷舰队。以现状而言,联军不应与法军交战。他认为,只要联合舰队存在,法国大舰队断然不可能追逐其他目标,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补给线也不会受到侵袭。赫伯特计划与法军保持远距离接触,以此牵制其力量。如果有机会与其他舰队会合达成实力均等或优势,再行策划进攻。以今日的观点而言,他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当时的英国海军部,各位将军--其中包括罗素上将--却众口一词地认为这是为怯懦所找的借口。他们完全不相信法国舰队有赫伯特描述的那样强大,指责赫伯特持悲观论调、失败主义乃至"叛国行为"。将军们强烈要求主理国政的女王玛丽二世向赫伯特下达进攻命令。1690年7月9日,率舰队行驶至英格兰东南部比奇角(Beachy

Cap)的赫伯特上将受到了王后的信函。不进攻,便是抗旨之罪;进攻,全身而退的希望极为渺茫。事已至此,他别无选择。

更多文章

  • 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历史事迹及评价(比奇角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詹姆斯二世,英格兰,比奇角海战

    詹姆斯二世,1633年10月14日出生于英国伦敦圣詹姆斯宫,1701年9月16日逝世。从1685年到1688年是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他是最后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英格兰国王兼苏格兰国王。他是查理一世的次子,查理二世的同母弟。为王后海丽塔.玛丽娅所生。他的臣民不信任他的宗教政策,反对他的专权,在光

  • 长达九年的大同盟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比奇角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同盟战争,比奇角海战

    大同盟战争,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其位的时候的第三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是因为路易十四想在欧洲各大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但是却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因此战争由此打响。那么大同盟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呢?大同盟战争图片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对路易十四想要占领罗马帝国的迅速战斗计划的举动感到颇为惊呀,担心自己成为

  • 霍姆尔战役德军为什么放弃包围了?最后怎么撤退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霍姆尔战役.德国

    从包围被封闭的那天起,包围圈外面的德军部队就一直在坚持不懈的进行着解围的努力,但都因力量不足及恶劣的天气而失败。5月3日凌晨4时50分,第39装甲军再次派出由海因里希·特罗姆中校(Heinrich Tromm)率领的第411掷弹兵团作为援救纵队开始对霍姆尔周围的苏军包围开始突破,但被苏军的抵抗击退。

  • 霍姆尔战役苏联方面有着哪些准备?作战计划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姆尔战役.德国

    虽然苏军在前线的进攻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但是他们的后勤供应却比那些苦苦忍耐的德国守军好上无数倍。他们可以随意在前线进行频繁的轮换,还有着充足的食物配给和暖和的衣物。尽管如此,却还是有一些苏军士兵宁愿放弃这些优越条件,跑过德军阵地来投降。两名在2月底过来投降的苏军士兵报告了一条重要情报,苏军要在2月2

  • 霍姆尔战役中双方实力如何?都投入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霍姆尔战役.德国

    在叙述这场战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军在此地的实力对比情况。首先是苏军,第3突击集团军是红军最高统帅部于1941年12月用大本营预备队改编组建的,其中包括从西伯利亚调来的部队,司令官为马克西姆·阿列克西耶维奇·普卡耶夫大将(Maksim Alekseevic Purkaev)。组建后,从莫斯科郊区移防

  • 霍姆尔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姆尔战役.德国

    遵照元首的命令,阿尼姆指挥第39装甲军主力部队在霍姆尔西南不远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刺猬”阵地,并计划保持住一条能与霍姆尔镇中的“舍雷尔战斗群”进行直接接触的陆地通道。定期组织武装运输队为他们送去包括食物、弹药、服装和马匹饲料在内的补给。但实际上只有第一支派出的武装运输队到达并返回,在这支武装运输队安然

  • 俾斯麦海战为什么会成为了日本海军的噩梦 如何能让嚣张的日本胆寒(俾斯麦海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俾斯麦海战,日本,美国,珍珠港,俾斯麦海海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于战争发起国之一的日本,虽然说陆军上的装备赶不上欧美等一些国家,但是,日本海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正是因为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它才挑起与美国的战争。在战争初期,日军在各个战场上是势如破竹,日本的人民好像已经看见了日本称

  • 俾斯麦海战,日本除了军舰被击毁外,数千士兵被大海和鲨鱼吞噬(俾斯麦海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平洋战争,新几内亚,俾斯麦海战,日本,美国,俾斯麦海海战

    1943年,日军在南太平洋地区局势不妙:瓜岛日军被全歼,舰队受到重创。而在距离日军南洋的老巢:拉包尔基地不算太远的新几内亚地区,盟军也发起了反攻,让日军陷入苦战,急需增援。1943年2月,日军再次纠集了一支拥有8艘大型运输船和8艘驱逐舰的大船团,准备把第51师团近7000名士兵和武器弹药送上新几内亚

  • 俾斯麦海海战,日本在新几内亚战争的转机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新几内亚战争,俾斯麦海战,日本,美国,俾斯麦海海战

    俾斯麦海海战是1943年3月2日至3日,盟军为了阻止日本结合舰队运送第51师团增援莱城,派出西南安定洋航空兵的270架轰炸机和156架战役机对正飞行在俾斯麦海上的日本运输船队停止程度跳弹攻击,这一仗,美军只付出了6架飞机的代价,就击沉了日本全部8艘运输船,8艘护航驱赶舰中的四艘,近7000日军中只要

  • 巴勒莫海战:法国胜利标志着控制西地中海制海权(法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巴勒莫海战,法国,荷兰,西班牙,法荷战争

    巴勒莫海战(英文:Battle of Palermo)在法荷战争中为争夺地中海制海权双方在该地区多次交战。1676年夏荷兰、西班牙联合舰队驻泊于西西里岛西北部的巴勒莫。维渥尼伯爵率领法国舰队前去袭。6月2日,荷西联合舰队在港内抛锚法国舰队驶抵港外以9艘主力战船担任掩护派6艘纵火船冲进港内。联合舰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