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路易十四(遗产战争)

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路易十四(遗产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6 9:58:07

路易十四(法语: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e),自号太阳(法语:le Roi

Soleil),是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纳瓦拉国王。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法国宰相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在红衣主教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他把大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决策权。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法国大革命时期。

在他执政期间(1661年-1715年),法国发动了三次重大的战争:遗产战争、法荷战争和大同盟战争,和两次小规模的冲突,使他在1680年开始成为西欧霸主;后两场大战对上荷-英-奥的三强联盟,大同盟战争因双方厌战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后由法国王孙继承王位,但战争负担使他亲手缔造的伟大形象的超高民气在晚年丧失殆尽。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出生。母亲是奥地利的安娜。1615年,在玛丽·德·美第奇王太后的主导下,其父路易十三与西班牙公主安娜结婚(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于奥地利,所以习惯上称安娜王后为奥地利的安娜)。1617年黎塞留崭露头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赏识,后来被任命为枢机主教,黎塞留在内政方面推行君主专制。1642年,黎塞留去世。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四即位。就在路易十四即位之初,法国贵族重新活跃起来,形成了以孔代亲王、谢弗勒斯夫人、隆格威尔夫人为核心的投石党人,这是路易十四即位时的严峻形势。

由于路易十四即位时尚不满五岁,故由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但是掌握实权的是黎塞留的忠实接班人马扎然。此时马扎然不仅是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同时也是摄政太后的情人。其位尊权重,可想而知。马扎然接受朝政之时,恰恰是法军在三十年战争中决胜关头。

马扎然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而金融家预支款项,并以允许他们征收捐税和收取国家的收入作为交换条件。这些包税商从中获得巨利,引起了贵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愤怒。

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一夜之间就筑起了1200个街垒,他们用"福隆德"射击马扎然拥护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发了反政府的起义。1648年10月,国王路易十四从京城出走,马扎然被第一次流放。

此次暴乱一直到1652年10月21日,路易十四才得以返回巴黎。这就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投石党运动"。

路易十四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的国家,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

历代评价

奥尔良公爵夫人在回忆录中对路易十四的言谈举止大加称赞:"他的讲话受到极大的欢迎,似乎有一种使人愉快的技能,举止自然得体,没有任做作。"

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坦诚:即使是在危险的场合下,路易十四常也表现的很淡然,"在死亡的最后时刻,国王仍可很从容地安排一切事物,似乎死亡仅是另一场旅行"。

宫廷女官莫特维尔夫人评价说,在公正、仁厚、宽大、自制、严明方面,当代与历代所有的君王都赶不上路易十四;法国贵族学者圣西门伯爵则认为,路易的性情是温和谨慎的,行动与言语都极有节制;包含伏尔泰在内的批评者,把路易十四的晚年错误归咎于骄傲自大,认为他对权势与荣耀的喜好,导致法国社会的贫困与灾难;杜克洛说:"许多市民在他的灵柩经过时,甚至认为不值得去侮辱一番"。

圣西蒙在回忆录中指出:给我一只手表和一本年鉴,即使远隔千里我也能掌握路易十四的情况,足以表明路易十四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条理性。柯尔伯提到路易十四每天工作6―8小时,政务繁忙时甚至翻倍,对于正常人来说8小时已经接近极限,何况国王。当时的外交件多用用拉丁文,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外交信息,读懂外交文件,路易十四甚至苦学拉丁文。当一个人有了权势和地位,仍在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很多事就会变得很简单,路易十四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法国带到欧洲的鼎峰也就顺理成章了。

同时代德意志的新教哲学家莱布尼兹评论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德国文学家歌德称赞说:"他是自然造就的帝王中的完美样本,但是这样做,却使他自身耗竭,且毁掉了模子"。

反对波旁王朝的拿破仑赞美路易十四说:"路易十四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在国际中的一流地位,自查理曼以来又有哪位君王能够与他相比?"(暗示只有自己可与查理曼和路易十四相比)

19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阿克顿勋爵则认为,他是现代国王中最有能力的一位。

伏尔泰颂扬他的统治是一个"永远值得怀念的时代"(伟大的时代)。

标签: 路易十四法国遗产战争

更多文章

  • 法荷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法荷战争的结果及影响(遗产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法荷战争,法国,荷兰,遗产战争

    法荷战争,发生于1672年-1678年,是一场欧洲战争,一方为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瑞典及德意志境内的明斯特主教区、科隆主教区和英国,另一方为荷兰共和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奥地利、勃兰登堡和西班牙。战争结束于1678年《尼姆维根条约》的签订。法国获胜,开始独霸欧洲,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被称为"太阳王",号称

  • 遗产战争的历史背景 遗产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遗产战争

    关于遗产战争简介,遗产战争爆发于1667年,是因为法国和西班牙上层王室贵族由于遗产继承问题爆发矛盾,所以挑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遗产战争一共进行了21年。最后战争以双方签订了一个和平的条约而结束,但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两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对比,法国成为欧洲传统强国,而西班牙的陆军实力却大受打击

  • 泗水海战参战双方军力如何?有着怎样的编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泗水海战,日本

    鉴于日本海军的猖狂,盟军司令部接受教训,于 2 月初开始组织一支海军舰艇的联合突击编队,由荷兰海军少将杜尔曼指挥。杜尔曼少将时年53岁,在荷兰海军中任职已36 年,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尤其重视海空配合作战。 日本海军司令官是高木武雄,时年50 岁,海军生涯已达34 年,曾在潜艇上服役13 年。也是一

  • 泗水海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泗水海战,日本

    泗水海战或者爪哇海海战的结果确实是日本海军完全胜利。但是在这场被人称为是一次大战的日德兰海战以后唯一的一次大型海战中,三十年来成天在做着巨舰大炮对轰迷梦的日本海军交上来的试卷到底如何呢?首先在海战中日本海军命中率之低令人目瞪口呆,第五战队的两艘重型巡洋舰那智和羽黑各带有2,000发八英寸炮弹和24枚

  • 泗水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泗水海战,日本

    联合突击编队组成后,杜尔曼将军就积极地抗击日军舰队。然而,日军却按照自己的军事意图,一个又一个地攻取战略要地。日本海军航空队发挥了巨大作用,不断向联合突击编队发动袭击,而盟军方面的空军却始终没能与海军达成配合。2 月 19 日,联合突击编队与日本舰队在巴塘海峡进行了一次交锋,战果使人大失所望;盟军的

  • 尼德兰革命持续了多久?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尼德兰革命,腓力二世

    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使人类历史的前景出现一抹灿烂的曙光。历史意义独立战争还未结束,联省共和国

  • 尼德兰革命什么时候爆发的?尼德兰革命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使人类历史的前景出现一抹灿烂的曙光。威廉一世(William I;153

  • 揭秘尼德兰革命竟源于一位尼德兰女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发生的原因可以被分成两个方面,其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二是西班牙封建专制的压迫。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尼德兰革命的油画尼德兰在是16世纪在欧洲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据称,当时西班牙有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这个地方,在当时尼德兰已经拥有了超过三百万的人口。由于

  • 阿留申群岛战役:日军逐渐走向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留申群岛战役,美国

    阿留申群岛战役,是1942年6月3日——8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舰队为攻占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诸岛而实施的战役。日本的目的是派遣登陆兵在中途岛、基斯卡岛和阿图岛突然上陆,攻占各岛,在决战中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从而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以达到在太平洋中、北部尔后作战的战略目的。

  • 阿留申群岛战役的意义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留申群岛战役,美国

    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数量对比。短时间内,日军仅剩重型航空母舰1艘再役(祥鹤号还在维修)、轻型航空母舰4艘,虽然美国在此役中,损失飞行员数量超过日方,但其优秀培训制度,轮训制度让其整体飞行员素质不降反升。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