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元节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关于中元鬼节的由来(三元节)

中元节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关于中元鬼节的由来(三元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71 更新时间:2024/1/7 6:07:05

中元节由来: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那么中元节是如形成的呢?

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人。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万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成了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祖先报告秋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更多文章

  • 明朝午门血案, 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午门血案,明朝午门血案

    明朝午门血案,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明朝午门血案,是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癸酉(1449年8月23日)北直隶京师午门的一起血案,此案为朝廷官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锤死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此血案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恶性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

  • 午门血案结果如何为京师保卫战打下基础?(明朝午门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午门血案,明朝午门血案

    午门血案背景午门血案发生在明朝,时间是1449年8月23日,地点是北直隶京师午门,这次血案是指在没有得到统治者允许的情况下,众大臣当着监国郕王朱祁钰的面将马顺、毛贵、王长三人群殴致死的事件,可以说当时的朝臣已经完全的失去了理智,场面失去了控制,之后在于谦的斡旋下,众大臣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下面说一下

  • 明朝的午门血案是怎么回事?午门血案事件概况(明朝午门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午门血案,明朝午门血案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虏,王振被乱军杀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瓦剌军进逼明都北京

  • 明朝最严重的一次朝堂斗殴血案:数人被群殴而亡(明朝午门血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土木堡之变,王振,,明朝午门血案

    “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果遭遇惨败。八月壬戌(十二日),瓦剌兵追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混乱中明英宗被抓了俘虏,王振被乱军杀死,明军几乎全军覆没。随后,瓦剌军进逼明都北京

  • 晚清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神机营,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咸丰,明朝神机营

    清代的神机营创设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它和明代的神机营不太一样,它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清初以骁勇善战出名的八旗军队到了清末已成颓废之势,尤其是英法联军侵入京师时,驻防八旗已形同虚设,无力承担拱卫京师的职责,因此清廷亟需建立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军队。二、

  • 曾经无敌的神机营为何沦落到被满清骑兵欺负(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神机营,明朝神机营

    明朝神机营在历史上占据着极高地位,可以轻而易举置蒙古骑兵于死地,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敌不过满清骑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军户制度的限制和蒙元对百姓的肆意搜刮,使得百姓无法生存,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很多百姓不得不聚集起来奋起反抗,红巾军起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网络配图明朝之所以能够建国,很大一部分原因

  • 神机营实被吹上天?明朝火器或只是个神话(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机营,明朝神机营

    今天小编无意中看到了明朝当年的宣战书,顿时被其中的气势震撼了。想想明朝漫漫数百年,从未割地求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实在是可歌可涕。明朝同样也是一个不缺乏创造力的朝代,明代统治者十分注重与西方的交流,时刻吸取先进技术。尤其在热武器方面,明代早已取得了很多突破。对比之下,后代的清朝“闭关锁

  • 大明王朝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军营,明朝神机营

    明军三大营是明朝军队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内卫京师,外备征战.一﹑五军营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为中军、左军、左掖军、右掖军、右哨军,这支部队是从各个地方调上来的精锐部队,担任攻击的主力。二﹑三千营三千营主要是由

  • 最早的火器部队神机营:比欧洲火枪兵早了100年(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火器,神机营,明朝,,明朝神机营

    在地球上,战争比和平更早出现。从人类开始出现,为争夺食物、栖息地,而发展出战争。战争从未曾长久停歇过,它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过。中国各个朝代的灭亡与崛起,军事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在土木堡战役中大败明军,之后,浩浩荡荡率军进攻北京。当时明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

  • 明朝朱棣创建的神机营是干什么的?(明朝神机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神机营,明朝,明朝神机营

    明朝的神机营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就好像今天的战略导弹部队一样,也是战场上的“杀手锏”。它是1410年征交趾时,明成祖朱棣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命名为神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