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元帝司马睿为什么不支持祖逖北伐?

晋元帝司马睿为什么不支持祖逖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8:54

祖逖北伐,有基础:北人南渡之初,上下同仇敌忾,要求驱逐胡人;有机会:当时北方匈奴与胡羯石氏相争,形势有利于东晋;有成果:北伐八年,连战连捷,收复了几乎全部黄河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迫使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但就是这样千载难逢、利国利民的壮举,东晋最高统治者晋元帝司马睿不仅不予支持,反而给予掣肘牵制,祖逖因此忧愤而死,北伐也功败垂成。每每读史至此,扼腕叹惜之余,总也愤愤不平,疑惑萦绕:晋元帝为什么不支持祖逖北伐?

网络配图

巩固皇权比北伐重要。东晋政权是西晋门阀地主统治的继续和发展,出现了几家北方士族轮流执政的局面,皇帝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晋元帝司马睿作为开国之君,中兴之主,也不例外。西晋末年,司马睿移镇建业,在北方士族大家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

317年,司马睿依靠北方和江南大族建立东晋,军政大权全归王氏:政治上由王导主持,军事上依靠王敦。司马睿第一天登皇帝位,竟让王导同坐;元帝对王敦,有过“请避贤路”的表示,故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言。皇权不显,帝威不扬,臣强君弱,为历史所罕见。司马睿对大权旁落自然心怀不满,引用刘隗、刁协、戴渊为心腹,企图排斥王氏权势。刘、刁维护皇室威权“崇上抑下”,如大批征调大族家的奴僮和依附客,以充兵役,欲与王氏相抗。当然,巩固皇权必将遭到当权士族大家的激烈反对,而且从结果看,这种努力也并未成功。但是从东晋初年晋元帝的主要活动来看,巩固皇权当推首位,自然比北伐重要得多。

政局动荡,无意北伐。东晋偏安江南,江南虽无西晋末年战乱之祸,却也并不安宁。阶级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南北的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非常复杂的政治局面。东晋政权便是建立在各种矛盾之上的。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离心离德,勾心斗角,为争掌权力经常火并,使东晋政治极不稳定。比如: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几近水火不容。对统治特权的分配和规定,南方士族颇多怨恨。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矛盾也很复杂。“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既反映了王氏扶持在南方尚未站稳的司马氏政权,也反映了东晋一代皇室与侨姓大族的斗争。君弱臣强是“共天下”的基础,君强则自然会改变这种局面。

网络配图

这方面的斗争也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元帝为加强皇权,内疏王导,外远王敦。王敦为发泄不满,在王导纵容和南方士族的援助下,积极准备内乱,与朝廷相争,元帝也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此外,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之间也矛盾重重。总之,面对东晋初年政局的复杂动荡,元帝也无多少良策,时常陷入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的尴尬之中。为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对北伐也就无多少热心。

祖逖实力大增之后,司马睿疑忌北伐。祖逖早在东晋建国之前就向司马睿力主北伐,司马睿不便拒绝,任命他为空头的豫州刺史,只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军队则自行招募。但祖逖并不灰心,率部曲百余家渡江,屯兵淮阴,铸造兵器,募得二千人,以此北伐。以这不象样的武力,谁能说大有成功?但祖逖居然大获成功。其间原因很多,除了本文开头介绍的以外,有必要指出的是,祖逖对于北伐功莫大矣。

他有坚毅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不蓄私产、不循私情的高尚人格,审时度势、周密决策的能力。祖逖北伐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是故由弱变强、由小变大。但祖逖实力的发展引起了东晋元帝的不安,害怕势力大了难以控制,乃派吴若思牵制,祖逖感北伐大业难成,忧愤而死,北伐功亏一篑。元帝由于自己不掌握兵力,对于手握重兵的将领一方面有所倚重,另一方面又心存疑惑,这本身就是君弱臣强政治的反映。但元帝显然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明显缺乏一种驾驭复杂政治局面的能力。

网络配图

以北伐为例,祖逖实力发展是一个事实,但倚重他既可防土着豪族的专横,又可防北方胡人的南进,可以说祖逖的力量对于驭内御外,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法码。值东晋政权初立,根基尚浅,而国家又正处危难之际,对祖逖的正确使用上可安社稷,下可抚百姓。可以说天下安危系于祖逖,其说法也不算太过分。更何况,祖逖对晋元帝如果有威胁的话,当时也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而不是现实的因素,而且北伐尚未最后成功。可惜的是,晋元帝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封建君王,他对祖逖的牵制而导致北伐的失败,其后果惨不忍睹,河南尽为王勒复收,322年王敦叛乱,在武昌起兵,直扑建康,晋元帝忧愤病死。这完全是自食其果,咎由自取,可谓一招失策,千古遗恨。

标签: 司马睿祖逖北伐

更多文章

  • 东晋著名北伐将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祖逖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祖逖,祖逖北伐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国当时的朝代是晋朝,有一个大将军叫祖逖,字士稚,范阳人。当时祖逖身处的历史环境比较混乱,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西晋没落后,大量的政治内部矛盾恶化,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往南方迁移,祖逖也不例外。祖逖祖逖祖上世代为官,但是祖逖小时候并不用功读书,直到成年才发奋,后被举孝廉、秀才。

  • 东晋时期名将祖逖为何一生致力于北伐?(祖逖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祖逖,祖逖北伐

    祖逖在东晋统治被推翻,东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时,毅然请求君主北伐,在祖逖的再三请求之下,君主任命祖逖为威奋将军。祖逖自己开始筹备兵器,召集人马,抱着破釜沉舟之心,开始北伐。但是最后却以祖逖逝世,北伐宣告失败而告终。祖逖(网络图)祖逖是东晋名将,当时东晋因为内乱,给了戎狄之人可乘之机。戎狄之人夺取了

  • 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介绍 祖逖北伐启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祖逖北伐

    祖逖是从小就有大志向的人,他很勤勉。祖逖生活在政局动荡时期,有报效祖国,光复中原之志。祖逖游说君主,最后他在君主的任命之下,开始北伐。那么祖逖北伐的背景是什么呢?祖逖祖逖是勤勉的,他夜半听见鸡鸣,开始起身拔剑起舞。他忧心国家社稷,之前西晋朝变乱,朝廷内乱,使得戎狄之人趁机发兵并夺取政权。当时晋朝遗民

  • 西晋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西晋灭亡时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晋,西晋灭亡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在历史上和东晋并称为晋朝。但是在历史上,对于西晋的描述并不是很多,西晋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西晋灭亡时间是什么?羌人分布地区图西晋王朝从公元266年开始,但是如果以灭东吴的时间来算的话,那么便是公元279年开始。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在灭吴之后,司马炎开始以洛阳为中

  • 解析西晋灭亡后天下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晋灭亡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在历史上和东晋并称为晋朝。但是在历史上,对于西晋的描述并不是很多,西晋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呢?西晋灭亡时间是什么?羌人分布地区图西晋王朝从公元266年开始,但是如果以灭东吴的时间来算的话,那么便是公元279年开始。西晋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在灭吴之后,司马炎开始以洛阳为中

  • 西晋灭吴的主要功臣是谁 揭西晋灭吴的功臣(西晋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晋,西晋灭亡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汉之后又一大一统的王朝。据记载,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农民百姓不堪不堪重荷,终于爆发了黄巾之乱,而后,各地方好强拥兵自重,群雄割据。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时期,那就是三国,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

  • 女娲补天所用的五色石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娲补天

    在河南西华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座女神像赫然耸立,这座神像有三米之高,造型非常之美,她是位什么神呢?这位女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女娲。女娲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美丽仙子,她出现在开天辟地之后,是人类的始祖。女娲补天雕像上古时期,水神和火神打仗,一方失败后不小心将周山撞倒。于是天河之水奔流而下,整个华夏大地

  • 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真实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女娲补天

    导读: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说过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是女娲补天,我们都被女娲的精神所震撼,但是我们谁也没有怀疑过,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真实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网络配图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

  •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女娲造人的民间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女娲补天

    中国神话故事种类繁多,有些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比如盘古开天辟地、神农伏羲,女娲补天、造人都是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千年。为华夏文化添上了炫彩的一笔。在这里,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回味一下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的故事。关于女娲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女娲补天、另一个就是女娲捏泥造人,不过

  •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关于母亲神女娲的几则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神话,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女娲,中华民族的母亲神,相传她抟土造人,炼石补天。我们从小都听说女娲补天,可是你知道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吗?你能够完整的想朋友和同学们讲述关于女娲不天的故事吗?别急,小编整理了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大全,以供各位了解交流和分享,还在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阅读吧~说法一:传说盘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