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1/14 14:13:45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仍是个谜。目前,坊间传闻很多霍去病的死因,我们一一看看真假如何?

霍去病的战绩惊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可以领兵打仗,首战便攻克了当时强大的匈奴骑兵。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打通了河西走廊。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后,再次领兵出征匈奴。由于他的勇猛和用兵如神,将匈奴大军打的一败涂地,以致匈奴人听到“霍去病”的名字便已经“吓破胆”。

网络配图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霍去病任骠骑将军出征时路过霍仲孺家,便命人将其请来。霍去病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汉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霍去病21岁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战场经验丰富,用兵不拘一格,令其舅舅卫青都汗颜。之后,二人在武帝的命令下,再次领兵出征匈奴。由于霍去病在此次战争上的出色表现,回朝后被封为大司马。

人孰无过?霍去病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漠北大战时,李敢曾随霍去病出战匈奴。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李敢因其父李广之死,怨恨大将军卫青,打伤大将军卫青。卫青为了大局考虑,隐藏了这件事。但这件事却被霍去病知道,或许是年轻气盛的缘故,有仇必报的霍去病在甘泉宫射杀了李敢。事后,武帝虽然知道了这件事,但惜于霍去病的军事才能,也就大事化小了,足见霍去病在武帝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试想一下,古往今来,有哪位将领能在20岁左右,就能成为三军统帅?答案是没有,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个传奇的人,就是霍去病!可惜的是,就是这么一名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却早早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霍去病23岁的时候,也就是声名鼎赫之时,他离开了人世,离开了重视他的汉武帝刘彻,亦离开了需要他的大汉王朝……

对于霍去病的死因,民间传闻很多。主流说法是病死的,但是什么病,怎么得病的,却没有记载,就连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没有任何记载。其中,对霍去病去世的葬礼却描述的非常详尽。

网络配图

有流传,霍去病是在出征漠北时喝了河里的水,染上了瘟疫病毒并潜伏了两年之后发作身亡,这种“死法”被电视剧《汉武大帝》所用。染上瘟疫,时隔两年才病亡,这种说法未免不能服人。

也有流传,霍去病是死于当时的传染病,若是如此,这么轰动的大事,我想司马迁或是其他史学家会记录在案,可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发现相关的佐证记录。

亦有人大胆揣测,霍去病是被汉武帝杀死的。这种想法本编觉得更是大大的不可能了:

第一,霍去病是当时三军统帅卫青的外甥,其本身职位也和卫青平起平坐。若是将霍去病杀了,会惊动三军,卫青就算是再“老实”,也会对汉武帝心存怨恨,对日后攻打匈奴是十分不利的,汉武帝这么英明的君王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杀了霍去病是百害无一利。

第二,当时,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不然,外有匈奴未平,由于常年征战,内部也并不稳定。“卫青”、“霍去病”是当时唯一能震撼匈奴王庭和三军的统帅,若是废掉一人,那么便是废掉一臂,更何况两臂之间又存在亲属关系。

网络配图

第三,《史记》中对霍去病去世后的葬礼描述的非常清楚,足以证明是得到了当时的统治者汉武帝刘彻的允许。从另一点上,也能看出,武帝对霍去病的离世非常悲痛,才会如此重视霍去病的葬礼。为纪念他的战功,武帝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

第四,武帝临去世之前,任命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刘弗陵。足见武帝对霍家的信任。

本编认为,霍去病染病而死的可能性最大。或许是天妒英才,一个非常成功的将领,在他人生最高峰的时候,却悄然陨落,这确实令人觉得惋惜。但这就是历史的抉择,正因为如此,才会让历史的走向发生转折。若霍去病不死,武帝的儿子刘据也不会发生“巫蛊之祸”、七万汉家儿郎也不会因为李广利的冒进而身首异处、其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也不会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历史是不可逆转的,也没有那么多假设。所以,作为后人的我们惋惜一代“战神”陨落,但他的死也造就了更多豪杰的出世。

标签: 霍去病骠骑将军

更多文章

  • 霍去病简介 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武帝,骠骑将军

    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中国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他少年从军出战,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欺凌西汉。那么,霍去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又和资料,关于他的故事有哪些?霍去病,男,出生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死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享年23岁,葬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

  • 贾疋简介 ,西晋时期骠骑将军酒泉公贾疋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贾疋,晋朝,晋朝大臣,骠骑将军

    贾疋[yǎ](?—312),字彦度,武威(今甘肃武威)人,西晋大臣。少有志向,曾任安定太守,永嘉间,任骠骑将军、雍州刺史,封酒泉公。六年(312),刘曜陷洛阳,转攻长安,他与晋臣麹允、阎鼎等率师屡败曜军,旋奉武帝之孙、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建行台于长安。受任征西大将军。后于讨伐卢水胡首领彭天护(或作彭

  •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有怎样的早年经历(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拓跋珪,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向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次有人想

  •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拓跋珪与刘裕的比较,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对拓跋珪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雄主,他有才能,有远见,但是他也有弱点,他是一个完整的人。拓跋珪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过着这种生活,才使得他很早就已经懂事,并拥有很强的才能。他在16岁的时候把握住机会,当时后秦已经生乱,所以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家。但是他的力量非常小,四周又有强敌林立,所以

  • 强极一时的北魏迅速衰亡真相: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孝文帝,北魏统一北方之战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被浓墨重彩地褒而扬之。可是,传统的教科书掩盖了一个争议颇多的观点:强大北魏的衰亡始于孝文帝改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议呢?孝文帝改革的弊端到底在哪里呢?北魏迅速衰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谁又是北魏改革的真正先行者?果敢勇毅的孝文帝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悲剧人生呢

  • 费城实验的可信度有多高?1943年费城实验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国,费城实验

    1955年10月出版的《不明飞行物案件》一书的莫里斯·凯彻姆·杰塞普(Morris K. Jessup)收到了一封署名卡洛斯·米格尔·阿连德(Carlos Miguel Allende)的奇怪信件。这封字迹潦草、内容缺乏连贯的信讲述的是1943年10月所进行的一次实验。这个实验是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

  • 1943年惊动世界的费城实验真相解析 传说特拉斯爱因斯坦都参与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美国,费城实验

    1943年10月,美国海军在费城进行了一次机密试验,就是著名的费城实验。实验顺利的将一艘驱逐舰以及全体船员投入到了另一个空间,通过启动脉冲和非脉冲器,整个船只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20分钟之后,实验终止,之后才知道船只被移送到了479公里以外的诺福克码头。这次费城实验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神奇的事

  • 美国著名费城实验是怎么回事 据说甚至差点让地球毁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国,费城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目的,许多的国家都在进行着一些秘密实验,有些实验至今连实验地点人们都还不知道,但是下面这秘密实验你一定听说过。这个实验的威力巨大,甚至差点让地球毁灭。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费城实验”。费城实验是一项流传已久的传闻,宣称美国海军在1943年10月28日曾在宾夕法尼

  • 赵云为何能够逃出长坂坡曹军包围?因为武艺超群(长坂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长坂坡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为当世无敌的虎将,一生未尝败绩。而赵云一生最为光辉的一战,是在当阳县长坂坡几进几出救阿斗。可赵云为何能够逃出长坂坡曹军包围?是因为赵云武艺超群,防御冲阵能力超强?不完全是。在书中其实有明言,说明了赵云脱难的原因。赵云能脱难,当然和他高超的武艺有关,但武艺并非是最主要的因素。网

  • 解密真实的长坂坡战斗:张飞利用了曹操的多疑(长坂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张飞,长坂坡,,长坂坡之战

    长坂坡大战是一场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争当中,赵云和张飞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而且这一役是他们的成名之战。有一个朋友看了这一段之后说,张飞肯定是从火星上来的,他吼声都带有超能力,三声吼就吓退了曹军。还有人说,罗贯中肯定是好莱坞大片看多了,几十万人都杀不死赵云,赵云绝对是一个三国版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