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的战略是什么

秦国远交近攻策略 远交近攻的战略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6:51

“远交近攻”是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是秦国的宰相范雎向秦昭王提出的策略,建议秦国将地理位置离的最近的韩、魏两国作为秦国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距离稍远的齐等国保持良好的联盟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没有其他的顾虑。这个策略使得秦国能够兼并六国,实现了秦国的大统一。

这个策略是范雎为秦国量身定做的,是占领别国的土地为目标。那么秦国有哪些先天的条件呢?首先,秦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日渐强盛,吞并六国,实现大统一是他的目标。其次,在力量的对比上,秦国的实力是强于其他任意一个国家的,但是秦国的实力又弱于六国联合的实力。因此,秦国在吞并六国的时候,并不能特别着急,他也只能选择一个一个进行吞并。

那么六国中,到底要先打哪一个,后打哪一个呢?这就是范雎为秦国考虑的地方,范雎认为需要隐藏自己的战略目标,对远方的国家表示友好的态度,先攻打自己的邻国。因为选择进攻,打下的土地就是秦国的,但是如果要打远方的国家,即使打下了也未必能让秦国所占有。而且,如果同时树立好几个敌方,会迫使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这样秦国会失去自己有利的军事力量。范雎的“远交近攻”正是为这个秦国吞并六国提供很好的策略,也让秦国有了先后要消灭的战斗的目标,最终六国被秦国一一击破,统一了华夏。

远交近攻战略

“远交近攻”是指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期范雎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所提出来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历史上有许多战争都采用了“远交近攻”的这种战略,如袁绍夺取冀州就是运用这种“远交近攻”的战术。袁绍先与公孙瓒进行联合,让公孙瓒攻打冀州,对韩馥造成正面的打击,然后自己率领同时压向冀州,让韩馥走投无路,又派出了说客进行游说,最终韩馥选择投降,让出了冀州。但袁绍并没有因此而感谢公孙瓒,反而将下一步的目标对准了公孙瓒。与公孙瓒进行合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达到了目的,便开始兵戎相向。

上面一个例子是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比较成功的案例,但是历史上也有许多运用失败的例子,尤其在宋朝。先犯错误的是北宋,北宋末年,宋国的北边的邻国是辽国,而在辽国以北的地方就是新兴的金国了。北宋的皇帝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金国进行联合选择灭掉辽国,想讨回自己的领地,但结果在灭掉辽国之后的金军长驱直下,对宋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幸好有长江为庇护,才算是保住了宋朝的半壁江山。之后的南宋又犯了一个与北宋同样的错误,在南宋末年,南宋的皇帝又搞“远交近攻”,派使者与蒙古结盟,夹攻金国,金国虽被灭了但是南宋也被彻底灭亡了。

从以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来看,“远交近攻”虽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军事策略,但是需要用在恰当地方上,不能盲目使用。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庄蹻入滇 春秋战国时期庄蹻入滇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庄蹻入滇

    庄蹻入滇是一次春秋战国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打开了云贵高原开发的序幕。那么到底什么是庄蹻入滇呢?庄蹻入滇首先应该明白,庄蹻是个人名,所谓的入滇,就是迁居到云南一代。庄蹻是一位楚国的将军,也是楚庄王的后代。在公元前279年的时候,庄蹻奉楚顷襄王的命令,带领军队从黔中郡向西南进攻。庄蹻经过沅水,又向西南进

  • 屈原的“吃货”生涯:创作楚辞不忘提及各种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屈原,楚辞

    周朝人吃什么用现代流行语来说,屈原很可能是个吃货。在没有微博的年代,即使在一部神神叨叨的《招魂》里,他也不忘在描述完天堂地狱之后直奔吃的主题:在大米、小米、黄粱等主食之外,肥牛蹄筋又软又香,有酸苦风味调制的吴国羹汤,烧甲鱼、烤羊羔还加上甘蔗汁,醋烹的天鹅、焖野鸡、煎肥雁和鸧鹤,还有卤鸡和炖龟肉汤。而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楚辞通释及研究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楚辞

    王夫之是明清两代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很多著作流传后世,其中有一本《楚辞通释》可以说是《楚辞》学史的巅峰之作。这本书是王夫之先生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对整个楚辞研究中地位极为重要。王夫之画照这本书成书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作为王夫之先生的著作被保存下来。直到康熙和雍正时期才开始有人研究这本书

  • 渑池之会的故事 渑池之会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讲的是蔺相如的故事。渑池之会的故事在历史上让巧舌如簧的蔺相如和足智多谋的廉颇闻名天下,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渑池之会图片渑池之会的故事被记录在列传里。渑池之会发生在公元前279故事讲述了秦王想和赵王和好,但赵王害怕实力强大的秦国而不想去。但赵王有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位大大的

  • 秦昭王与蔺相如的渑池之会是怎样的?有何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昭王,蔺相如,春秋战国,秦国,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两块地方。第二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惠文王在西河外的渑池见面,互修友好。赵惠文王害怕秦

  • 解析唐朝的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羁縻政策

    唐朝的羁縻政策是指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以羁縻州为主体的政策,是汉族统一以来相对开明的一次以少数民族为对象实施的民族政策。它的实行是以秦汉之后,民族之间团结友善,国家统一为背景。虽然各国统治者之间的战争会不时引起民族矛盾,并发动战争,但各民族之间交流从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唐代疆域图唐朝的羁縻政策得以实行的

  • 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羁縻政策,汉朝

    羁縻政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那么羁縻政策是什么呢?提到羁縻政策是什么,就需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说起,自秦朝建立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原的华夏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各民族在华夏族的带领下共同发展,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为了一己私利,意图脱离中央的统治,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

  • 刘邦“约法三章”具体指的是哪三章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约法三章

    当各路诸侯攻破武关(在今陕西丹凤东南),离咸阳不远时,赵高派心腹把二世杀了。赵高想自己即位,又怕进关的诸侯不服,就把二世的侄儿子婴立为秦王。子婴明白赵高一肚子坏水,非常危险,就设计杀了赵高。项羽想借着咸阳内乱连夜进军,又怕投降过来的秦军叛变。大军到了新安城南(今河南新安),楚军把投降的二十多万秦兵都

  • 刘邦最终成功原因:约法三章和抵挡金钱美女诱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最终成功原因,约法三章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私、有恶、有暴、有贪,只不过有的人外露,有的人内敛;有的人抑制,有的人放纵;有的人志向远大,面对欲望抑制如困兽囚笼,有的人意志薄弱,面对欲望放纵如疆场跑马;有的人忍得一时之气,最终实现了鸿鹄之志;有的人事事追究、计较、逞能、使性,拿大炮轰蚊子,把精力和才华在一些鸡毛蒜皮的意气小事

  • 揭秘汉匈河南战役背景 汉匈河南战役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河南战役

    汉匈河南战役发生的地点是为河南地,也就是现如今我们所提及的位于内蒙古一带的河套平原,汉匈河南战役是一次汉匈之战对抗的大战役,具有历史重大意义的战争,那汉匈河南战役背景是怎么样的呢,在怎样的大背景下,汉匈河南战役被发动的呢。汉匈河南战役的图片首先河南地是被黄河贯穿的一块平原,航运十分的便利,因为有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