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己巳之变的胜利竟然是取决于君臣之间的信任度?

己巳之变的胜利竟然是取决于君臣之间的信任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66 更新时间:2024/2/5 23:03:30

己巳之变背景

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

己巳之变形势图

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后金,以及以崇祯皇帝为主的明朝。双方在这场己巳之变发起的时候,各自背景都并不相同。

从后金方面的背景来看,由于皇太极的父亲,也就是后金的第一代可汗努尔哈赤在攻打山海关的时候病逝了,而皇太极虽然得到了汗位,也是在按照努尔哈赤之前定下来的攻击路线在打,但是他手里的权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集中,因为与他一起掌权的还有三位大臣,所以至少是在政治上皇太极是受着压制的,而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军事上的力量,但这个时候的后金其实已经因为长期征战导致四周都是敌人了,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想要继续攻打明朝的京都是很有难度的。

另外,那个时期后金的经济背景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饥荒的影响,难民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在这种各个方面都对他不利的大背景下,皇太极一方面做出要和明朝和谈的样子,另一方面快速出兵解决东西两面的争端,这个举措,就是在为之后的己巳之变打下一个基础。

而己巳之变的背景在明朝方面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崇祯皇帝虽然从上位开始就表现出了他的政治才能,但是他对军事方面的认知却并没有这么敏锐,明朝当时守边关的是袁崇焕,这个人在行兵方面是很有才能的,所以他曾经两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将蓟门安排重兵,但是都没有受到皇帝的重视。

以上这些就是己巳之变背景的简单描述了。

己巳之变过程

清朝原本的国号是后金,而在清朝还是后金的时候,皇太极率领的清军和明朝之间展开过数次大战,其中意义最大的就是己巳之变,也就是清军进攻京城的这场战争了,那么己巳之变过程是什么样的呢?

己巳之变经过

己巳之变的过程可以分为四步来看:第一,皇太极想要成功的夺得京城,就一定要突破长城,作为边塞地区的一到守护线,长城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皇太极最后决定从蒙古绕到长城边缘,对长城发动突袭并成功之后,后金部队很顺利的就走到了距离京城才150公里的遵化;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明朝方面的反应其实也并不慢,明朝大将袁崇焕迅速派兵前去遵化,但是他派去的兵马全部都在路上就被灭了,袁崇焕又立刻反应过来,亲自带兵去到蓟州,想截住皇太极的兵马,但是皇太极却带兵悄悄潜过去了,当袁崇焕得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就已经直奔京城而去了;第三,皇太极到达北京城外之后,就在他第一次发动进攻的时候,袁崇焕到了,第一次的交锋,后金损失严重,在双方的第二次交锋中,皇太极用了一招反间计,目的就是为了让明朝的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的忠心,从而打破对京城久攻不下的僵局,这个计谋最终成功了,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亲自拿下;第四,虽然袁崇焕这个明朝大将已经被拿下了,但是面对依旧守卫坚固的京城,皇太极看似是以失败告终,但其实,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这个时候能不能攻下京城就已经不是最要紧的了,于是后金军队开始向北撤退。

己巳之变的过程,其实重点就是皇太极和袁崇焕双方的对决,而在这个过程中,袁崇焕没有输给皇太极,而是输给了君臣之间的不信任。

己巳之变结果

后金在1629年开始举兵向明朝国都京城,也就是北京展开进攻,而且一度兵临城下,这一大事件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结果是什么?

己巳之变中的袁崇焕

己巳之变结果是后金并没有成功攻下北京,并在之后主动撤回北面,对于这个结果,看似北京是被明朝方面成功的守住了,而且还让后金撤了兵,这应该是一场明朝方面取得胜利的战斗,但事实上并不是。己巳之变中,双方有两个最主要的人物,一个是后金的可汗皇太极,一个是明朝的大将袁崇焕,一方攻一方守,两个人最终结果却完全相反,皇太极当然是率兵回了北方,而袁崇焕则是被明朝崇祯皇帝下令压进了大牢,袁崇焕的入狱,可以说给明朝方面带去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作为明朝还能拿得出手的几名大将之一,袁崇焕的本事可以说是有目共睹的,他曾经多次打败过后金,但最终这位战功显赫的将军,还是没有得到他所效忠的皇帝的信任,而袁崇焕被压进大牢的时机,其实对皇太极来说也是很有利的,他所攻打的辽东地区,因为没有了主将而逐渐溃散,所以皇太极才能继续领兵在北京附近进行掠夺,虽然最终并没有成功将北京攻下,但因为在中途得到自己打下的数座城市又回到了明朝手中,于是皇太极又对这些城市重复的进行了一遍攻打,并都留下了满人看守,即使是在战争中,皇太极也没有忘记对明朝官员进行招降,更重要的是,就在1630年的八月,袁崇焕被皇帝下令处决了。

《明史》对这场己巳之变结果其实早就有了定论,明朝输了,因为可以守住明朝的人却被明朝的皇帝亲自下令杀了。

己巳之变的评价

后金在1629年开始举兵向明朝国都京城,也就是北京展开进攻,而且一度兵临城下,这一大事件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世人是己巳之变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己巳之变形势图

明朝在己巳之变后,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原因就是在这场战争过后,明朝的官员损失很大,单是战死和被俘的武将就有六名,更不用说还有被崇祯皇帝亲自下令斩杀和下牢的官员了,另外,京城周围建起来的防御系统,几乎全部都遭到了重创。在后金退回北方后,并没有吸取总结己巳之变的经验和教训,反而开始了内乱,整个明朝上下都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皇帝更是下令斩杀了可以和后金一决上下的大将袁崇焕,就连内阁的官员也都遭到了大批革职,新上任的则是一批奸臣。从这些可以看出当时的明皇帝在面对外敌时的无能和昏庸,明朝气数已尽,己巳之变也是起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可是己巳之变中,无数的财宝被劫,无数的人民被杀,可以说只要是后金军队到达的地方,就一定是生灵涂炭,这次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而己巳之变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反思。可能有些人会为皇太极的那并不高明的计谋拍掌叫好,也会有很多人,为袁崇焕的死感到唏嘘哀叹,可能还会有些人在想,如果己巳之变没有发生,如果袁崇焕不死,那么明朝还会延续下去吗?从表面上看,是袁崇焕的死,导致了明朝的快速灭亡。其实,即便没有己巳之变,即便袁崇焕还活着,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因为明王朝在那时已经不得人心,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所以说世人在评价己巳之变的时候要从多方面来看,不可绝对的批评或赞扬。

标签: 己巳之变

更多文章

  •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大梦被皇太极戳破:己巳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崇祯皇帝,五年平辽,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发生的背景:历史学家通常把皇太极于崇祯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称为“己巳之变”。这次战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从宏观上来说,它标志着双方战略形势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明朝的堡垒推进、经济封锁和外交联盟政策都在此役后逐渐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战略主动。从微观上来说,此役又

  • 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的意义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伯利克里改革,伯里克利,雅典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泛希腊事

  • 伯利克里改革发生在什么时候?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伯利克里,伯利克里改革,雅典

    这场改革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达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改革者是主政的伯利克里,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利克里,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连续十四年当选为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是雅典名将之后,他父亲曾经担任过雅典军

  • 雅典十年战争中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伯里克利的生平简介(伯利克里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雅典十年战争,雅典,伯利克里改革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杰出的代表者,古代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伯里克利毕生致力于经营奴隶主民主政治,扩张雅典的势力。他促进了雅典奴隶制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繁荣,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倡导的泛希腊事

  • 发现6万年前猛犸象化石 90骨架完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猛犸象化石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8月26日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农民在家族采砾坑中发现6万年前猛犸象化石,其90%的骨架均保持完整。网络配图今年5月,德州农民马蒂·麦克尤恩(Marty McEwen)与外孙伊森·比斯利(Ethan Beasley)在家族采砾场工作时,用挖掘机挖出1.8米长巨大象牙。他们

  • 揭秘世界上最后一只猛犸象竟是被渴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猛犸象

    在大陆上的猛犸象灭绝之后,生活在阿拉斯加岛屿上的猛犸象又苟延残喘了几千年。新的研究指出,这批猛犸象遗老最终灭绝的原因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淡水枯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Russell Graham和他的同事分析了来自一个淡水湖底的数千年来的沉积层。猛犸象DNA和有机体的存在(和缺失)暗示洋面上升和淡水缺乏

  • 简述文艺复兴背景:黑死病和佛罗伦萨人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艺复兴,黑死病

    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文艺复兴是一场从神性回归人性的运动,也就是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小编查找资料后认为可以主要归结两个原因,分别是黑死病的肆虐和精明

  • 黑死病原来是他们传播的,鞑靼人占据克里米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黑死病,鞑靼人

    克里米亚鞑靼人对于熟悉东欧历史的人,可谓是耳熟能详。在蒙古帝国的大征服之后,整个欧亚大陆大部分的土地,都被蒙古的黄金家族踩在了脚下。在征服过的废墟之上,蒙古人除了元帝国之外,还建立起了四大汗国。不过这四大汗国很快就被当地的穆斯林同化,并

  • 世界的噩梦黑死病究竟多可怕:欧洲差点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黑死病

    黑死病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噩梦,是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开始于十四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或中亚,随后传入欧洲,开始在全世界肆虐。黑死病造成全世界7500万人死亡,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达到4000万左右,差点就摧毁了整个欧洲。黑死病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

  • 蒙古没能征服世界:黑死病毁了第一次全球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蒙古,黑死病

    蒙古人的扩张统一了欧亚大陆中心的大部分地区,使得大陆两端的欧洲和中国自罗马帝国崩溃之后再次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次统一大业开辟了中国和黑海、地中海之间的北方贸易通道,促进了贸易扩张,加上从地中海到中东再到印度洋和南海的南方通道,一个准全球化体系正在形成,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也呼之欲出。然而,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