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同兵变是怎么发生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大同兵变是怎么发生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66 更新时间:2024/1/4 20:10:15

太祖皇帝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然而终大明一朝,让大明走向灭亡的很大原因就是粮食。赶上饥荒时期,百姓吃不上饭造反可以归结为天灾没办法的事,那个时候没有联合国也没有人道主义援助,一个国家出现饥荒,尤其是四周都是附属国的一个大国只能自己的朝廷想办法。但是大明的军队吃不上饭就不是天灾的事了。军队吃不上饭造反就叫哗变,怪不得明末明朝百万大军光听见数字了,真正打仗一个人也看不见,农民军吃不上饭,正规军也没粮食,索性一块当强盗。

明朝军队因为吃不上饭的问题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太祖朱元璋真正穷人当皇帝,不想给老百姓添加负担。想法固然好,实行卫所制度。军队一边种地一边打仗保家卫国,政策初衷是好的,可是老朱死了,后边的事就变了味。本来用于军屯的田地开始都被皇帝的近侍、外戚、朝臣等以各种名义侵占。本来军人自给自足的包干逐渐变成了当兵的成了地主贪官的佃户,本来古代生产力就没那么高,在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官吏的驱使让士兵像暴躁的饿狼早晚有天会惹出麻烦。

公元1524年就是明嘉靖三年的一天,大明朝的九边重镇之一的大同发生了一次士兵哗变,原因很简单士兵连树根都吃不上了,当官的还贪婪成性。倒霉的这个官是大同府巡抚都御使张锦,首先他是个贪官,然后让造反的士兵杀了。造反的士兵首先打开仓库,发放粮食,为啥平时都饿的不行。然后顺手就把大同城给占了。

这群士兵说真的也谈不上造反,就是饿急了,加上贪官在恶语相加,头一热就反了。其实他们也没反皇帝,明朝皇帝后来派人把几个闹事的处置了,这事算是暂时解决了。可是过了不到9年大同这边又反,了曾经当过山阴总兵的朱振,又组织王福胜等士兵首领在大同发动兵变,火烧总兵府,总兵李道自杀。后来明朝派总督刘源清与总兵郜永带兵前去镇压,逼朱振自杀,又把带头的王福胜等30多人杀死这件事才算解决。

可是大同兵变的背后的隐患并没有引起明政府当局的重视。明朝的政治仿佛就是皇帝跟一群大臣斗法斗心眼。朝堂之外多腐败,下面什么情况没几个皇帝真正了解的。嘉靖信道炼丹,万历直接旷工,天当木匠,也没出一个微服私访的。卫所制的自给自足早已经不是老朱刚开锅的那般模样了,老朱在的时候据说杀了15万贪官,老朱一死,该t贪的还贪,加上朝廷的大臣没几个真正关心戍边的军士的。边关经常欠响,军队的土地都被贪官们略去,连饭都吃不上了。这个问题就一直没解决,等到想干点事的崇祯皇帝上位了,一切都晚了。这也是为啥李自成打北京就没费啥劲的原因之一。

标签: 大同兵变明朝嘉靖

更多文章

  • 大同兵变:深刻影响国运的不起眼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同兵变,明朝,嘉靖

    正德三年三月,明武宗正德皇帝因南巡落水,染疾而驾崩。他逝后无子嗣,原本只是藩王的兴王朱厚熜,被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迎立为皇帝,并定年号为嘉靖,世称嘉靖皇帝,即明世宗。(嘉靖皇帝画像)年仅十五岁的嘉靖帝,治国理政的经验很是匮乏,但在首辅杨廷和的辅助下,君臣齐心,针对正德朝的弊政进行了改革。例如废弃正德帝

  • 更定祀典后嘉靖帝下令修建了哪些建筑?都有些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更定祀典,紫禁城,嘉靖,明朝

    从北京城大的格局来看,地坛筑于紫禁城东北部,天坛设于紫禁城东南方,两坛南北遥相对应,符合中国古代天南地北之说。天坛主体建筑为圆形,地坛则呈方形,是中国古时天圆地方的体现。据阴阳学说:“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所用建材,如石块、台阶、柱子等,均为奇数(阳数)。地坛则采用偶数(阴数)。如方泽坛的台阶为八级

  • 更定祀典的原因是什么?明朝嘉靖帝为什么要更定祀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更定祀典,紫禁城,嘉靖,明朝

    祭地和祭天一样,都是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农业生产,后来成为典章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周礼》中“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成为历代地坛规制和祀典的理论基础。汉武帝时,在汾河汇入黄河处建后土祠。西汉末年又按阴阳方位在都城长安南郊和北郊分建祭祀天地之坛。自此祭地之坛成为都城必不可少的建筑项目,由于历代对儒家经典

  • 更定祀典:标志着古代都城形制最终完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更定祀典,紫禁城,嘉靖,明朝

    1521年,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礼制变革。嘉靖九年(1530年)二月,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典礼。有82人主张分祀;84人主张分祀而又以

  • 岑猛之乱中岑猛是怎么被自己的老丈人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岑猛之乱,岑猛,嘉靖

    岑猛之所以敢在田州地界如此嚣张,完全是仗了岳父岑璋的势力。岑家是当地望族,有非常大的本土威望。大家也考虑到一旦动刀兵,会引出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情,所以慎之又慎。当然这个岑家是岑璋,而不是岑猛。当时岑璋的多年好友赵臣在沈希仪手下为官,沈与赵在讨论计划的时候认为:如果利用岑璋的力量来打败岑猛,这样的结果

  • 岑猛是谁?岑猛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岑猛之乱,岑猛,嘉靖

    岑猛,字济夫,是明朝广西田州同知。明代初年,广西的西部地区一直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土司所管辖。该地的田州,在洪武初年时,元朝的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明朝,朱元璋十分嘉奖岑伯颜的这一举动,遂决定任命岑家为田州的世袭知府,世代承袭田州知府一职。1499年,岑家的执掌人岑溥被其子岑猇弑

  • 岑猛之乱:明朝中期西南地区的土司变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岑猛之乱,岑猛,嘉靖

    岑猛之乱是发生在明朝中期西南地区的一场土司变乱。嘉靖五年(1526年),“莫偕总兵官朱麒等发兵八万,以都指挥沈希仪、张经、李璋、张佑、程鉴等,五将军统之,分道并进”。在大军开进的同时,沈希仪等人还沟通了岑猛的岳父,时任归顺州土知州的岑璋,约定共同对付岑猛。在战斗中,岑猛向其岳父岑璋处逃跑,被岑璋杀死

  • 九层妖楼:“东方金字塔”血渭一号大墓将揭开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九层妖楼,血渭一号大墓

    九层妖楼: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有望揭开神秘面纱,青海省有关部门正计划将它开发成为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网络配图血渭一号大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都兰吐蕃古墓群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墓葬,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属唐代早期吐蕃墓葬,也

  •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九层妖楼是“血渭一号大墓”的俗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九层妖楼,血渭一号大墓

    靳东、陈乔恩主演的电视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正在热播,《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九层妖楼到底是什么东西?不少网友都被古墓之中的精绝机关震撼,除了精益求精的制作之外,还有对原著剧情的尊重,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涉及到的九层妖楼是什么东西?现实生活中真的九层妖塔吗?原型是什么?对于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这部作品来说,特

  • 研究甲骨文的“甲骨四堂”指哪四个人?分别有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甲骨文,甲骨四堂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古老文字,在占卜吉凶记事时往往会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文字,被称为“最早的汉字”。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现甲骨文后,清末兴起了一股甲骨文研究的热潮,最先是学者孙诒让考释甲骨文,其后大批学者也加入了甲骨文研究的行列,其中以“甲骨四堂”最为著名,他们对甲骨文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