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衣冠南渡是什么意思?(衣冠南度)

历史上的衣冠南渡是什么意思?(衣冠南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02 更新时间:2024/1/21 1:28:45

衣冠南渡是什么意思?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语出唐史学家刘知几《史通》“邑里”篇。该文原仅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士族相随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南迁。后衣冠南渡逐渐演化为熟典,代指缙绅﹑士大夫等避乱南方并落地生根的之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3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唐 "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其中,史学界亦有只认可西晋末与北宋末这两次为“衣冠南渡”,但在文学应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经济的中心。伴随着战乱、政局动乱、人口、政权所作地的变迁等,中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心的转移,文学界一般皆描述为“衣冠南渡”,但史学界一般仅仅特指中原政权南移的永嘉南渡、建炎南渡为特指的“衣冠南渡”(历史研究者也有三者皆称的),通常在该词之前加前缀限定,如“晋衣冠南渡”、“宋衣冠南渡”,“永嘉衣冠南渡”、“建炎衣冠南渡”,等,以示区别。

1、永嘉之乱,衣冠南渡

这是中原政权和文明首次南迁,由西晋京师洛阳南渡至建康(今南京)。西晋晋怀帝晋愍帝时期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后西晋渡江后,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史称东晋。中原汉族士族等臣民相随南逃,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导依赖南渡的北方士族,团结江东豪强,协助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

晋统治者衣冠南渡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是第一次比较重大的南移事件。

2、安史之乱,衣冠南渡

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史称“安史之乱”,这次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自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起,至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结束,前后7七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随后,北方的胡族攻入中原,唐朝进入战乱和藩镇割据时代,以及之后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间,从安史之乱的“明皇幸蜀”到黄巢起义时的“僖宗幸蜀”,四川成为了唐王朝最后的回旋之所,也成为了人口迁移的另一个主要方向,之后朱温篡夺大唐正朔,另一只旁系的李氏子孙占据南方小部(即李煜的那个南唐,南唐李氏本姓却是徐),大量中原人口向南方迁移,南方地区与北方中原的差距开始缩小。有学者甚至认为,南北人口甚至已接近均衡。

一般认为,中晚唐至五代十国的这次衣冠南渡,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江南的经济和人文基础。

3、靖康之难,衣冠南渡

1126年(靖康元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宋都城汴京。1127年(靖康二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统治者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南宋。中原汉族大量向南方迁移。之后蒙元又占领中原,中原地区破坏很严重。南方的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统治中心区域取代中原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此次南渡,发生在1127年(即赵构建炎元年、靖康二年),故也称建炎南渡。

一般认为,经过这三次主要的大规模南移,经济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更多文章

  • 一山洞藏庞大村落遗址:或为避战乱修“桃花源”(桃花源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遗址,桃花源记

    近日,遵义县毛石镇的偏僻处,发现一个藏有庞大村落遗址的山洞。在这个山洞中,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城墙和道路系统等。村民说,这个“山洞村落”是他们祖上躲避战乱时生活过的地方,沿用的时间估计有上百年之久。网络配图藏在洞里的村子这一村落遗址位于遵义县毛石镇大梨村境内,洞口在一处石岩之下,村民们称这个山洞为“上洞

  • 秦始皇陵竟是片桃花源?先秦后人在此生活避难(桃花源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陵,桃花源记

    从秦始皇陵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了,这些年以来,秦始皇陵一直没有挖掘。秦始皇陵内部究竟有什么秘密。这么多年无人敢挖?考古学家透露,秦始皇陵之所以不开挖,不是因为他有多危险,而是应为在秦始皇陵的内部,可能存在着一个部落,皇陵的内部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网络配图考古学家在扫描秦始皇陵时发现,在

  • 揭秘: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桃花源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陶渊明,桃花源,东晋,,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真真假假描写了一个叫“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并且背后隐藏着辛酸的经历。东晋时,中原混战,世家大族及作为其家产的农奴纷纷南下江南圈地,建立新庄园。晋皇族司马氏在南方推举司马睿建立东晋以后,皇帝手里一没有大军,二没有钱

  • 参合陂之战失败是因为将领慕容宝的骄傲轻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背景是指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那时候前秦灭亡后,北方重新分裂,慕容垂复国后燕,继而拓跋珪在他的支持下建起北魏,本来鲜卑慕容部和拓跋部是世家姻亲,然而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哪里会有持久的和平共处呢。参合陂之战画像因为后燕无理扣留拓跋珪的弟弟,两国关系渐渐僵化,待到势力日渐雄厚时,北魏联合西燕与

  • 解析参合陂之战背景 参合陂之战过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背景是指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那时候前秦灭亡后,北方重新分裂,慕容垂复国后燕,继而拓跋珪在他的支持下建起北魏,本来鲜卑慕容部和拓跋部是世家姻亲,然而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哪里会有持久的和平共处呢。参合陂之战画像因为后燕无理扣留拓跋珪的弟弟,两国关系渐渐僵化,待到势力日渐雄厚时,北魏联合西燕与

  • 参合陂之战后燕失败是因太子慕容宝轻敌所致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

    参合陂之战背景是指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二阶段,那时候前秦灭亡后,北方重新分裂,慕容垂复国后燕,继而拓跋珪在他的支持下建起北魏,本来鲜卑慕容部和拓跋部是世家姻亲,然而在群雄逐鹿的时代哪里会有持久的和平共处呢。因为后燕无理扣留拓跋珪的弟弟,两国关系渐渐僵化,待到势力日渐雄厚时,北魏联合西燕与后燕对立,但是

  •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诞生(刘裕篡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刘裕篡晋

    363年4月16日,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诞生。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自幼

  • 南朝第一帝王刘裕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刘裕篡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裕,刘裕篡晋

    如果给中国所有的皇帝做一个排行榜,刘裕其实应该能排到前十名。后人对于这位南朝帝王知之甚少,实际上刘裕政绩颇大,除了夺晋登基外,刘裕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其能力并不比后世的唐太宗差。因此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王’。网络配图大凡开国君王往往出身贫贱,若刘邦不过亭长,朱元璋乃为和尚,刘裕的出身也

  • 永明之治:虽然失败但也不能完全否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永明之治

    中国古代的小康社会是永明之治时期出现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盛世时期,和贞观之治不同的是,这个时期之所以被记录,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稳定,人们生活比较安逸,和现在的小康社会是如出一辙。那么,永明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呢?南齐武帝萧赜图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皇帝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社会,这

  • 永明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 永明之治的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永明之治

    永明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中国古代的小康社会是永明之治时期出现的。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盛世时期,和贞观之治不同的是,这个时期之所以被记录,是因为这个时期社会稳定,人们生活比较安逸,和现在的小康社会是如出一辙。那么,永明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呢?南齐武帝萧赜图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皇帝创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