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国的?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89 更新时间:2023/12/27 18:28:51

导读: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很重视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冰受到了他的重用。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统治?”

李冰说:“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只要你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造福,他们就会支持你。”

昭襄王对李冰的回答很满意。于是就派他到蜀郡去做太守。

李冰到蜀郡后,立即着手了解民情。他看到成都平原广阔无边,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非贫穷。开垦的田地也不多。他很纳闷,就问当地的百姓,一位老人指着穿成都平原的岷江告诉他:“就是因为这条害人的河,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年年泛滥,不光庄稼颗粒无收,连村庄都要整个整个的被淹没。大人要晚来几年,恐怕连人也要搬完了。”

李冰恍然大悟。他决心要征服这条河流,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

他先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几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踪岷江的源头;不畏长途跋涉,沿江漂流,直达岷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掌握了关于岷江的第一手材料。他发现岷江在发源地一带,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源丰沛,水流湍急;而到了灌县,地势一下变得平坦,水无遮拦,往往冲决堤岸;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水流无处排泻,常造成东旱西涝。这些都是成都平原水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李冰想,要消除水患就必须在平原上广修渠道,一则可以泻洪,一则可以灌溉,发展生产;而要使水能灌入渠中,又必须凿开玉垒山,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

经过周密策划,李冰决定先从玉垒山开始。他亲自带领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然后在江心用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堤堰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他还亲自规划、修建许多大小沟渠直接宝瓶口,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这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

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可充分保障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还有效地冲刷了沉积在宝瓶口前后的泥沙。这些辅助设施使都江堰成为一个宏伟而缜密的系统工程。

李冰为此耗尽了心力,可他还不满足。他还为工程的维护和长久的使用作了考虑,制定了一系列维修和监控办法,有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沿用。都江堰建成后,使得成都平原杜绝了水患和旱灾,生产迅速发展起来。

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在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他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在广都主持开凿了盐井。这些都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李冰一心为百姓谋福利,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还修有“川主祠”,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怀念。

更多文章

  • 秦韩陉城之战:白起率先发动的一场斩首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陉城之战

    秦韩陉城之战,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前264年,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率领强大的秦军进攻韩国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韩国陉城等九座重要城邑,斩杀韩军五万,完成了灭六国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步骤,是为战国时代的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闪电战”。秦韩陉城之战关于秦韩陉城之战的起因,还得从

  • 陉城之战:这场攻韩“闪电战” 白起是怎么打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陉城之战,魏冉,白起

    秦韩陉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4年。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占韩国陉城等九座城池。在这场战役中,秦军势如破竹,动作十分迅速地斩杀韩军五万,这场战斗实力对比太过悬殊,所以打成了“闪电战”。那么这场让韩国触不及防的“闪电战”,白起是怎么打得呢?在说这场战役之前,要先说一个人。这个人本是魏国人,结果受到魏国国相

  •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 华阳之战的几个阶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阳之战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就是秦与三晋.交战一方是谋求强兵富国的秦,而秦是当时战国后期的一大强国。另一方则是三晋,三晋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 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山西省的别称。白起画像追求富国强兵的秦国在这次战役中运用计谋巧取其他各国。在华

  • 捕鱼儿海战役:二十万蒙古铁骑终被明军击溃(捕鱼儿海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役,捕鱼儿海之役

    捕鱼儿海战役: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历史,随着元朝被推翻,元朝在中原的百年统治就此结束,但不等于元朝完结了,元的残余势力依然打着大元的旗号集结在草原上与明帝国对抗,史称北元。网络配图由于北元对明帝国的辽东地区不断袭扰,虽被明朝的辽东都卫马云、叶旺等多次击败,但明朝皇帝依然在公元1387年派出大将军冯胜、

  • 捕鱼儿海之战:明朝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捕鱼儿海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决战,捕鱼儿海之役

    导读:察罕帖木尔一死,朱元璋觉得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尽全力和南方各支汉人武装大打出手。明朝彻底终结元朝的最后决战,明朝在击败元朝统一关内之后,这时候的朱元璋并未放松,首先在西北、西南与东北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上孤立北元,在塞外日削月割地盘,为夺取元明战争的全面胜利铺垫了道路。1387年(洪武二十年,天元九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

    陈友谅是元代著名人士,他是农民起义的首领,也是陈汉政权的建立者。他和朱元璋在争夺政权中,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最终败于朱元璋。陈友谅出生在一个渔民之家,当地有一位风水大师拜访了陈友谅,大师对陈友谅说,那是一块风水宝地,陈友谅以后必定会大有作为,甚至可能成为天子。后来陈友谅在县衙做小吏,对此陈友谅并不满足

  • 元末农民起义为什么元朝其它汗国不出兵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农民起义,元末农民起义

    元朝的末期,由于各种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农民军起义最终爆发,深深的撼动了元朝的统治地位。但是元朝作为宗主国,元末农民起义为什么元朝其它汗国不出兵?元末农民起义图片关于元末农民起义为什么元朝其它汗国不出兵这个问题,还要从蒙古西征以后开始说起。那时候三大汗国共同奉元朝为宗主国,但其实元朝只是一个空有

  • 元日战争的结果如何?最后胜利的一方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日战争

    元日战争是发生在1274年和1281年,是元朝皇帝忽必烈和属国高丽的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参战方是元朝和日本。这两次侵略战争在日本合称为“元寇”或者“蒙古来袭”,也或者按照当年日本的号称抵御元军所进攻的第一次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以十万兵力战胜

  • 宋元战争旷日持久:中国史上最惨烈的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海战,宋元战争

    宋元战争旷日持久,从1235年至1279年,打了45年。宋元战争,1271年之前又叫宋蒙战争,是蒙古帝国(1271年改国号元)对南宋的战争,从第一次1235年-1241年和第二次1253年-1259年,到第三次1268年-1279年。与蒙灭西夏之战和蒙金战争不同之处就是蒙古对南宋战争曾因中间内乱与南

  • 揭秘宋元战争史:宋元战争的结局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元战争,古代战争,宋朝

    宋元战争的结局改变什么?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