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河西走廊对中国历史有多重要?专家只说出了一半

河西走廊对中国历史有多重要?专家只说出了一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3/12/25 16:34:40

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从金城(兰州)出发,越过黄土高原与河西平原的分界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东端凉州(武威)、甘州(张掖)、嘉峪关、肃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二百公里。

这个地方,东周春秋时为被西戎占领,战国先秦时被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领建城池。

汉代以前,河西走廊已经有了经贸和宗教往来的古道,后汉武帝刘彻初设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张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其并入华夏版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关于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这些年,专家只愿说出了一半。

河西走廊示意图

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为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对于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季羡林评价: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

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另外是,关于西汉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功绩专家们给出的答案是:

扩大了汉朝对古代新疆的政治经济影响,促进了新疆统一于汉朝;将河西游牧区建设成为农业区,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方便条件;发展了河西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封建文化。

这只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专家们一直不愿意说出。

即是河西走廊这一狭长的区域,在充当文化与经贸输血管的同时,也把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分成了一东一西两个部分,使他们相互得不到有效的联系互动,甚至将他们完全孤立了起来,从而减轻了他们对于中原王朝的入侵压力。

几乎是在刘邦建立汉帝国的同时,匈奴的冒顿关于也统一了中国北方草原。但是,当时的汉帝国根本没法与匈奴抗衡,在匈奴的入侵、骚扰下只能忍辱负重。

为什么呢?连成一线的北方草原民族就是一个强大的整体,兵强马壮,来去自如,而汉朝则在建立之初,由于战乱等原因,不但在军事上,甚至在经济上也处于弱势。

今天,匈奴人问你要钱粮,不能不给;明天,匈奴人要你嫁公主,也不能不答应。

刘邦原想定都

洛阳,后迁往长安,这就让匈奴对汉朝始终造成黑云压城之势,只要你惹他不高兴,他可以随时来攻,而且,只要一过今宁夏固原这个地方,到长安是数百公里的平原地带,无险可依,匈奴人打垮汉朝似乎也不需要多少力气。

然而,占领河西走廊之后的形势,对汉朝来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是河西走廊如同一块长长的楔子牢牢地打入了现在被我们称为东疆的哈密、吐鲁番一带,而汉朝对于当时西域(最初不包括今天的新疆北疆地区,仅限于新疆南疆地区)经营和占领,一方面打通了贸易与文化的通道;

另一方面出河西走廊越过罗布泊沿昆仑北麓向西,无形中使位于生活在青藏高原,尤其是青海高原古代羌族等民族处于孤立的境地,完全切断他们与匈奴的联系。

这实际上等于将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实力一切为二,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后来汉王朝对今青海东部的经营,基本已使曾与与匈奴联手、共同对付中原王朝的古代羌族生活在名符其实的“苦寒之地”了。

这是大汉王朝在河西走廊走出的一招高棋,而中一招分明来得更猛、更狠,即是出河西走廊向北,进入北疆地区联合乌孙,与汉朝对于河套地区的经营组合在一起,使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陷入漠北之困境,要么被汉朝灭亡,要么臣服汉朝。

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构想,真正现实它的是河西走廊这个地方。

汉武帝是分南北两步走的,一方面让李广利征大宛,另一方面让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

春秋战国以前,乌孙曾在现今宁夏固原一带游牧,其后他们逐渐迁徙到河西地区,后来又西迁伊犁河流域建立起了一小政权。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与大月氏人结盟夹击匈奴,可是无功而回。

随后,汉武帝展开反击匈奴的战争,在占领河南后,又发动河西之战,汉军节节胜利,至公元前119年终于迎来了“而金城(兰州)、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空无匈奴”的局面。

同年,张骞认为联合乌孙国强大,能切继匈奴右臂,向汉武帝建议拉拢乌孙国,“可厚赂招,令东居故地,妻以公主,与为昆弟,以制匈奴”。三年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向乌孙建议返回敦煌祁连间故地,以便与汉朝共同对抗匈奴。

虽然,汉朝让乌孙回河西走廊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乌孙却与汉朝结成了联盟。

为此,汉武帝不惜拿汉朝的正牌公主与乌孙人换马、和亲。公元前108年,汉朝以宗室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下嫁乌孙王猎骄靡。

然而,乌孙与匈奴在种族血缘上有着说不清的关系,猎骄靡接纳刘细君的仅代表他只是跟汉建立外交关系,并不意味着他与匈奴的决裂。

而匈奴得知乌孙与西汉联姻以后,亦遣派一名本族女子与猎骄靡成婚,猎骄靡立她为左夫人。

一左一右,在这里人们当然能看到匈奴人同样对乌孙的重视,但在当时,匈奴的整体实力已经没法与汉朝抗衡了。

而在公元前105年,刘细君去世后,汉武帝又马上把楚王之女解忧公主嫁给继任的乌孙王军须靡,以维持姻亲关系。军须靡死后,其弟翁归靡为昆莫(王),继娶了解忧公主,而汉朝对于乌孙的影响力日益增加。

公元前71年,乌孙王翁归靡亲率五万骑兵自西进攻匈奴右谷蠡王庭,大胜。自此以后,匈奴由盛转衰,逐渐退出西域,乌孙成为西域最强大的国家,翁归靡决定摆脱匈奴,与西汉结盟。

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愿以汉外孙元贵靡(解忧公主之子)为嗣,得令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叛绝匈奴”,汉朝答允,乌孙与西汉的联盟正式被确立。不过,当时西汉通过联姻保持与乌孙结盟的基础实已消失,汉朝已经凭借自身的力量打败了匈奴。

而汉武帝他老人家那时也已经去世,他派张骞联合乌孙“切继匈奴右臂”的计划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获得成功。

这中间值得一说的是,为了拉拢乌孙,汉朝除用刘细君、刘解忧两位公主和亲外,还向乌孙嫁过另一位公主——相夫公主。

公元前64年,翁归靡再次上书,表示愿立汉朝的外孙元贵靡为嗣,要求再派汉公主联亲,加强汉朝和乌孙的关系。汉宣帝派解忧的侄女相夫为公主,下嫁元贵靡;乌孙也派使者三百人,来汉朝迎娶相夫公主。

相夫公主一行到达敦煌时,得知翁归靡已死,乌孙贵族另立军须靡的匈奴夫人生的儿子泥靡为昆莫。对此,汉朝十分不满,决定迎回相夫公主。

这个亲虽然没和成,但这些和亲公主们,尤其是细君和解忧,都为发展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后人为了纪念她们,或者将她们的事迹载入史册,或者编成故事流传,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她们!

这就是河西走廊对中国的意义,它像一只巨臂,勇猛万里自信地伸入西域,将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整体实力一分为二,减弱了他们对抗中原王朝的能力,促进了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的统一。

而且,在西域,它奇迹般地长出了两个只手,一南一北,将今天的新疆地区温情也有力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新疆成为祖国永远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对于北方少数民族来说也是一样的,丢掉河西走廊,就意味着被分割,没有进军中原的能力。史实也是这样的。

元朝之所以能统治中原地区,也是这么个道理,铁木真先是不惜一代价,打通了蒙古高原与西域,在中亚完成巨额的战争贮备,对控制河西走廊的西夏人进行了历时22年的战争,攻灭西夏,进而灭掉金朝,将中国北方“连”成一个整体,才进一步入侵中原的。

至于清朝,是个例外,一方面有李自成等人的“帮忙”、吴三桂等人的投降;另一方面,明朝当初确也没将他们当回事。而清人入关后,最早也是向明朝称臣的,他们最初连统一中原的梦都不敢做过,更别说敢想统治中国了。

标签: 河西走廊

更多文章

  • 河西走廊对历朝历代都有什么作用呢?原来这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安史之乱,河西走廊

    首先让我们从一段话开始。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事实上自安禄山叛变之后,黄河上游以西的地区已永远被吐蕃占据,边境冲突也经常发生。787年的谈判失败之后,吐蕃部队俘获了一万多中国人交付与其部落为奴。当通过一段峡谷之前,这些吐蕃人让俘虏东向父母之乡辞别,史籍上提及有好几百人哭昏过去,也有不少人跳崖。”这

  • 贾充闻到韩寿身上一股异香,心道:不好!古代四大风流韵事之韩寿偷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午,贾充,韩寿,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故事发生在司马懿的重孙晋惠帝这一代,而且还发生在晋惠帝的小姨子身上。此女名叫贾午,是当朝司空贾充的小女儿,是皇后贾南风的妹妹。贾午水灵可爱,貌美如花,当时要不是因为年龄稍小,差点被选进宫当上皇后。这位未出阁的大家闺秀,深居高墙宅院,却与男子夜夜私会,当这个秘密甚至是丑闻公之于众,大家不但没有鄙视和谴

  • 司马相如偷香窃玉之拐带卓文君,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相如,卓文君,古代四大风流韵事

    这里说的文艺青年指的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这可是真正的文艺青年,打鼓弹琴,作诗练武,样样精通。厉害的是,这哥们泡的一手好妞啊!司马相如文武双全,受汉景帝赏识,封其为武骑常侍,但这并满足不了司马相如的鸿鹄之志,便辞官投奔好友临邛县令王吉,临邛县有个大富豪名叫卓王孙,他的女儿卓文君不但美丽聪慧,而

  • 春秋四大风流美女传奇:哪位美女被九个男人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古代美女,四大风流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美女争艳。几个绝世美女的出现,让春秋史变得性感而妩媚。这些美女有的以美貌著称,有的以淫荡见长,有的以祸国闻名。她们传奇般的经历,直到今天仍让我们叹为观止,或垂涎她们的倾国倾城,或惊叹她们的荒淫成性,或景仰她们的巨大魅力。1、西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体味浓郁”的美女女人香,就像个

  • 诸葛亮唱空城计,为何要让四个平凡百姓在大门之外扫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孙子已经说过:“兵者,诡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真假实,变化多端,才能旗开得胜!要灵敏多变,不要照搬兵法,方能成就霸业,打败劲敌!不过在中国近2000年来,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不多,但相对有,此人便是大家最为熟习的神机智囊诸葛亮。诸葛亮由于其变化多端的《八卦阵》,慎重的行军战略《隆中对》良好的创造,木

  • 司马懿是真的没识破空城计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空城计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真的没有看出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原来事实是这样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去看看。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 唐灭后李克用坚持复唐,狂收义子创建鸦儿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克用,鸦儿军

    唐末,沙陀部首领朱邪赤心大破庞勋,建功立业。唐赐姓李,名国昌。后来,他的孙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政权,李国昌便成为后唐献祖文帝。而今天的主角,就是他的儿子李克用。从上得知,李克用并非汉人,他继承了突厥人的凶猛,汉人的智慧,也因为家势顺利的秉承父业成为了唐末的一位名将。如果说他是一名将军,不如说他是一名军

  • 鸦儿军首领李克用简介,独眼龙、脾气暴躁残忍嗜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鸦儿军

    李克用(856~908)本姓朱邪氏,祖上是西北沙陀人,世代为唐王朝拓边守土。唐末,李克用父亲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起义,唐廷赐国姓李。李克用少年时,即追随父亲朱邪赤左右冲锋陷阵。唐末黄巢起义军声势浩大,纵横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官军不能敌,唐廷急调李克用率沙陀骑兵驰援。沙陀是西突厥一部,突厥本是善于骑射

  • 李克用手下的鸦儿军的实力很强么?为什么用沙陀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克用,鸦儿军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的节度使,也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他是少数民族沙陀人。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他骁勇善骑射,15岁即从军。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中和二年(882年)李克用二

  • 镇压黄巢起义的鸦儿军到底有多强?为什么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鸦儿军

    公元880年,黄巢克长安,称帝建号,当时黄巢在关中附近拥有百万部众,能出战的将士多达几十万,一个新的王朝眼看就要建立。虽然唐朝关中附近的节度使与黄巢起义军征战多时,但并没有能力灭掉起义军。就在这时,一支从北方来的骑兵军团出现在了前沿阵地,这批人都穿着精良的铠甲,清一色骏马,杀气腾腾,阵容剽悍。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