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加战争的意义:不值得夸耀反而值得深思

美加战争的意义:不值得夸耀反而值得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03 更新时间:2023/12/12 22:42:58

美加战争是美国同英国展开的第二次战争中的一部分,美国趁英国在欧洲与拿破仑缠斗的时候侵略加拿大,美加战争过程是非曲折的,最终美军被加拿大的原住军民配合一部分英军打退了美军。

美加战争画像

美加战争过程起初是1812年6月1日美国正式英国宣战,开始了第二次美英战争,美国发动这次战争喊出的口号是要维护美国航海的自由,但是美国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此占领英国控制的加拿大。当时英国与拿破仑在欧洲的战争胶着,很难分出精力对付美国,当时英国在美国的军队不足两万人,在加拿大的军队也只有4500人,局面对美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战斗前期,美国把军队扩大到6.5万人,加拿大有7000英国军队原住的1万民兵以及一部分印第安人。美加战争过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1812年10月12日,英军仅仅用1000人就击败了3000人的美军,致使许多美军在还没有交火的情况下就开始逃跑,美军的进攻更是因为民兵的不配合而半途而废。英国在1813年开始派遣大批海军支援,夺回了制海权。1813年美军分三路进攻底特律,把英军赶出了底特律,并且在10月5日追上英军的1600人,歼灭英军500人,俘虏英军600余人。之后美国的1.3万士兵兵分两路进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但是被2000余名英国和印第安人的联盟击败,被赶出了加拿大。

美加战争背景

美加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后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的一部分,美国在独立之后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趁着英国在欧洲陷入与拿破仑的战争中对加拿大进行的一次侵略战争,最终加拿大在原住兵、原住民武装和部分英国军队的联合下打败了美国军队,让美军退出了加拿大。那么美加战争背景是什么呢?

美加战争画像

美加战争背景是美国在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后,不满足于当时的领土,打算开展拓疆运动,于1803年从法国手里花费1500万美元买下了路易斯安第州,从而使美国的国土扩大了整整一倍,美国并没有因此满足,英国得知消息后也非常震惊,因此决定袭击骚扰美国的海上贸易来防范越来越强大的美国。

美国虽然成功开拓了疆土,但是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到了英国压制,海上贸易再次受到英国压制之后,美国对英国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英国还通过加拿大向与美国抗争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很多武器,更是将双方矛盾更加激化,美英两国开始战事不断。当时英国对美国的压制主要是以加拿大为依靠,这让美国决定对加拿大动手,但是英国在加拿大有众多兵力,使美军不敢轻举妄动,这是美加战争背景。1812年6月1日美国正式对英国宣战,英国因为在欧洲要面对拿破仑这样的大敌,没有很大的精力对付美国,美国趁机向加拿大进攻,开始了美加战争。

美加战争意义

美加战争是美国趁英国在欧洲与拿破仑缠斗的时候侵略加拿大的一次战争,属于第二次美英战争的一部分。那么美加战争意义是什么呢?

美加战争画像

美加战争意义对于美国跟加拿大是不同的,美加战争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一次遭遇敌军入侵的战争,美加战争关乎着加拿大的生死存亡。美加战争促使加拿大英国和法国两大殖民地联合起来反抗共同的敌人美国。美加战争美军的失败也使美国用武力吞并加拿大的企图彻底破灭,美加战争意义最大之处在于加拿大法案中修改宪法的权利回到加拿大手中,加拿大原本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美加战争之后1867年正式成为加拿大联邦,直到1982年英国政府把修改加拿大宪法的权利交到了加拿大的手中。这是重要的美加战争意义。

加州大学的教授、历史学家伦泰勒觉得1812年美加战争不是一次可以值得夸耀的胜利,更不是一场令人深思的失败,对于双方来说应该是一场虎头蛇尾的平局,这场战争对于喜欢将战争塑造成爱国主义的美国人来说,美加战争的结果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战争胜败是以战争的结果来定的,美军最终失败被赶出加拿大就注定是失败的一方。美加战争的作战双方都觉得自己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美军获得了领土,加拿大击退了美国侵略军。美加战争后美国和加拿大再也没有发生战事。

标签: 美加战争

更多文章

  • 约翰·布朗是怎么死的?约翰·布朗起义有何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约翰·布朗,约翰·布朗起义,美国

    约翰·布朗(John.Brown)(1800-1859),美国人,白人,约翰布朗起义的发动者。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方的雇佣劳动制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异常尖锐,废除奴隶制,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1859年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1

  • 美国约翰·布朗起义的过程是怎样的?约翰·布朗起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约翰·布朗起义,美国

    约翰·布朗起义 (John Browns Rebellion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反奴隶制的起义。约翰·布朗是这次起义领导人,故名。 1800年,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熏陶 。成年后,他从人道主义出发,积极投身于美国废奴运动。1856年布朗参

  • 约翰·布朗起义是怎么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的爆发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约翰·布朗起义,美国

    约翰·布朗起义是指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反奴隶制的起义,以起义人约翰·布朗命名,布朗为了筹措起义资金及争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废奴主义者的合作,多次奔走于新英格兰各地,得到北方一些废奴派人士道义上和经济上的支持。1800年,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熏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历代君主有哪些?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英国,德国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父系祖先为韦廷王朝。而该家族起源于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的韦廷镇,由当时的麦森侯爵(Markgraf von Meißen)于1089年创立。1675年,萨克森-科堡-阿尔滕堡公爵虔诚的恩斯特一世逝世,公国在1680年被他的七个儿子瓜分。而其小儿子约翰·恩斯特继承了萨克森-科堡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统治过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英国,德国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英文: Saxe-Coburg and Gotha,德文: 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个源自德国,曾经统治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1826年-1918年),比利时(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 年),保加利亚(1887年-1946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英国,德国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英语:Saxe-Coburg and Gotha,德语:Sachsen-Coburg und Gotha)是一个源自德国,曾经统治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1826年-1918年)、比利时(1831年至今)、葡萄牙(1853年-1910年)、保加利亚(1887年-1946年)和

  • 如何评价瓦尔密战役?瓦尔密战役在世界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瓦尔密战役,法兰西

    18世纪末的法兰西共和国,是一个由革命理想主义催生的政权。1792年,一名法国军人在蓬图瓦兹喊出"自由、平等、博爱,否则去死!"的口号,清晰地表明革命已经深入人心,任何革命的反对者都将被视作敌人来对待。在革命政府统治期间,过去的雇佣兵也换上了"国民士兵"的头衔,并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卫士。法国革命军

  • 瓦尔密战役伤亡情况怎么样?瓦尔密战役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瓦尔密战役,法兰西

    瓦尔密战役(Battle of Valmy) 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为一方,奥普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为另一方,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双方在10天交战期间基本上就是大炮对轰,最后联军因后勤问题自动撤退。伤亡情况:法军伤亡

  • 瓦尔密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瓦尔密战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瓦尔密战役,法兰西

    瓦尔密战役(Battle of Valmy) 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革命军队为一方,奥普联军及入侵法国企图扑灭革命力量恢复君主制度的法侨保皇党分子支队为另一方,在瓦尔密(法国马恩省的村庄)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双方在10天交战期间基本上就是大炮对轰,最后联军因后勤问题自动撤退。18世纪末的法兰西

  • 学者: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非洲人才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顶洞人

    部分中国和美国的学者们经过对比和研究认为:在今天人类诸种族中,蒙古人种(包括现代中国人)是最晚形成的一个。毫无争议的蒙古人种类型的遗骨,只出现在距今1万年之内的考古记录中。更早的都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当然1万年之前东亚就有智人,比如山顶洞人等等。上世纪的中国人类学家们倾向于把他们与蒙古人种的祖先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