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篡汉的影响: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曹丕篡汉的影响: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03 更新时间:2024/1/16 23:49:44

曹丕篡汉背景

曹丕篡汉也称曹丕废汉称帝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

曹丕篡汉影视剧照

曹丕篡汉是发生于特定背景的历史事件,那么曹丕篡汉背景是怎样的呢?

第一,时间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此时由于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汉室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政府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第二,要从曹操的成功说起。曹操为何能在汉末兴起,成为一统北方的霸主?曹操深谋远虑,知人善任,用兵如神,获得了广大的士人的支持,他果断实行屯田制,重视经济和军事的发展,人才的网罗。此外,他一开始就看出了皇帝的重要性,“奉天子以令不臣”,汉室虽然衰微,但在建安初年,依然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董卓公然废掉少帝,结果引来天下诸侯的集体讨伐,虽说讨伐军因内部斗争而失败了,可汉室这个旗帜的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就算是在曹操的支持者中,也有一大部分是忠于汉室的官员。历经数十年征战,在战争频繁的北方脱颖而出,统一北方,曹操被封为魏王,掌握汉末实权。即使这样,曹操都终身不敢有违自己标榜的信义“有生之年绝不篡汉”。

那么曹丕又何以篡汉呢?这与曹丕继位后面临的情况有关。首先,曹操对于汉室以及追随自己多年的部下,是有着非一般的感情的,曹操当年是举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必须要顾及到自己言行。而曹丕不同,曹丕的权力是从曹操手上继承过来的,江山是曹操打下的,手下的人也只忠于曹家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朝中已经没有了强大的反对派,没有哪位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政治力量可以和曹丕抗衡。曹丕也没有曹操那么重的道德束缚,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还有就是,是汉献帝实力实在无法同曹家抗衡,而且汉朝早已实力不济,汉献帝做傀儡皇帝由来已久,此次曹丕篡汉也不过是扯掉最后的那层遮羞布。

曹丕篡汉反对者

曹丕篡位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的事件。

曹丕篡汉影视剧照

这改朝换代虽然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但是曹丕篡汉到底有没有反对者呢?他们对曹丕篡汉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曹丕篡汉反对者是谁呢?

事实上反对曹魏取代汉氏江山的反对者是肯定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种反对者是东汉的拥护者,以恢复汉室为己任。像这种类型的反对者,曹丕的爹曹操时代的荀彧就是典型的代表,荀彧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荀彧出身于汉朝的士族地主阶级,家里祖辈父辈多人在汉朝做官,那么荀彧的政治理想就是兴复汉室,他建议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他本来是希望曹操帮东汉把江山夺回来,等东汉王朝恢复起来以后,再把江山交给东汉皇帝。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曹操要做魏公了。而荀彧认为曹操一旦做了魏公,就意味着曹操要篡汉了。他只能选择痛苦的离开了曹操。他们在政治上已经分道扬镳了。

第二种反对者,就是曹魏氏的竞争对手。也垂涎于东汉江山的比如刘备等人。当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后,世上传汉帝己被害。因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汉室宗亲,所以当时他手下的众人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刘备见了众人的劝进表,大惊曰:“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耶?”再当有人讲到曹丕篡汉时,刘备斥:“孤岂效逆贼所为!”并拂袖而去。后来刘备手下还是一再的劝刘备登帝皇位,刘备终于说出心里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刘备其实是极想位登皇位的,可是为了不落话柄,一而再再而三地演戏,这不是“欲显长厚而似

伪”了吗?

第三种反对者,是东汉皇族的人,这是曹魏代汉被取代的群体,最是切肤之痛的群体,没有之一。可惜当时皇族没落,无所依附,毫无力量。让位于曹丕的汉献帝最后纵有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也得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而且曹丕还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这禅让来的皇位。

曹丕篡汉的影响

曹丕篡汉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篡汉的影响。

曹丕画像

首先,曹丕篡汉的第一个影响是改朝换代,结束了历经一百九十余年东汉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三国时代曹魏王朝。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东汉朝皇权衰落,中央政府政治统治黑暗,中央对地方过度放权,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不臣”持汉献帝,历经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被封为魏王,丞相,掌握汉末实权。其实,在当时,真正掌权的是曹操,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一个工具。

曹操去世后,公元220年十月,在曹丕的设计下,令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先是故意做出推辞之状,直到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十月二十九日,曹丕受禅,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是为魏文帝,追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十一月一日,曹丕封退位的汉献帝为山阳公。

其次,曹丕篡汉的第二个影响是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魏国成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当时的汉朝王室很是衰败,手中没有什么资源和力量去让国家得到更好的发展,而曹家不一样,整个江山都是曹操打下的,曹家权倾天下,兵强马壮,富甲天下。朝堂之上,都是听命于曹家的官员。曹丕当上皇帝以后,会尽曹家的全力去发展国家。所以,曹魏王朝的版图在曹丕篡汉后得到了进一扩大,在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地都设置有管理部门,还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西域长史府也归他们管理,还攻克了高句丽,朝鲜半岛有一半地区都并入了曹魏的版图。北部幽州的地境也达到了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上依秦岭、淮河各与汉、吴相接,户达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

再次,不能不说,曹丕篡汉本身,对曹魏王族来说也有负面影响,导致曹魏亡国。后来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氏一手掌控。263年司马昭为篡位而建立军工,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效仿曹丕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

曹丕篡汉的评价

曹丕篡汉又称为曹丕废汉称帝、抑或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的事件。

曹丕篡汉影视剧照

虽然此处用“篡”一字,但是,曹丕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算太差,而且,曹丕在废汉后建立的曹魏向来被认为是正统,那又究竟是为什么呢?世人对曹丕篡汉究竟是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首先,曹丕篡汉里的汉献帝的本身的帝位的合法性就有争议。帝位来源并不正,汉献帝登上帝位是权臣董卓废掉汉原来的少帝后,扶植上台的皇帝,本身就是僭位称帝的。其实严格来说,汉朝在董卓乱政时就已经灭亡。所以曹丕篡汉不过是取代了一个本身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

其次,曹丕篡汉的方式是合法的,是以禅让的方式来完成改朝换代的,这样等于说就是向天下人昭示,曹魏的政权并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心甘情愿让给我的。曹魏可是正统,至少于礼法合,同时,也在形式上走过了五德终始说所规定的必不可少的流程。

第三,曹丕篡汉里所谓的”汉”,不过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统一了北方。汉献帝实际上只是傀儡,实权都是由曹操掌握。而实际上曹丕所继承的天下,东至兖州、徐州,北往幽州、冀州,西到凉州,南至荆州北部等,几乎就是曹操一生用血汗所打下的天下,东有黄巾、吕布、陶谦,北还有有袁绍、乌桓及董卓等余党,南有还有袁术刘表,西还有马超韩遂张鲁。另外还有刘备、孙权、刘璋等人自立抵抗等,甚至荆州南部及汉中被夺,否则原本可继承更多的范围。其实对于曹氏父子来说,整个天下几乎都是白手起家,一寸山河一寸鲜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从来就没有从汉献帝的手上篡到过一座城池或一块土地,而正好相反是,还是曹家军团供给汉献帝数十年的温饱,解救献帝汉于饥寒交迫之中。

所以说,世人对曹丕篡汉并没有太多负面的评价,曹丕篡汉不过是政治自然的选择罢了。毕竟当时所谓的汉朝天下,徒剩其名了。曹丕实际上是继承了他的父亲曹操的天下,并不是汉献帝的天下。虽然名为汉君,实际上没有什么人听命于汉献帝,相反的,汉献帝所任命的官员反而会被各地诸侯躯逐出境,那也就是因为汉献帝无权又无势,没有人肯服从命令,当时曹操可以说,只要不支持汉献帝,汉献帝当场就失去天下了。

标签: 曹丕曹丕篡汉

更多文章

  • 曹丕篡汉的故事:篡权之后曹丕为何不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丕,汉献帝,曹丕篡汉

    曹丕篡权之后为何不杀汉献帝?曹丕是为魏国的汉献帝,历史上是他篡夺了大汉政权,改国号为魏。不过对于亡国之君汉献帝,曹丕还是表现的比较宽容,那就是除了给汉献帝吃好的、喝好的,还让他做山阳公。所谓公是当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中,公是第一位的。曹丕为何没有杀掉汉献帝,难道他就不怕汉献帝死灰复燃吗?江湖参照历史

  • 洗衣院是什么地方?为何北宋“靖康之耻”要将贵妃公主们送入此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洗衣院,靖康之耻,北宋

    洗衣院,顾名思义就是宫女从事洗衣等劳役的地方,实际上也确实是。但还有另一项屈辱的活动,为供金国皇族选女人以及收容宫女的地方,其中大多数女人都是靖康之耻被抵卖到金国的贵妃公主们,相当于金国皇宫中的妓院。这些贵妃、公主们在这里受到了屈辱的待遇。靖康之变后,钦徽二宗被俘。为了凑足赎金给金国,开封府派官吏直

  • 靖康之耻公主后宫被羞辱,为什么不自杀?(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洗衣院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

  • 中国史上最惨的皇后,被送进洗衣院,凌辱12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宋徽宗,洗衣院

    在整个宋朝,从赵匡胤第一位皇帝算起,到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昺(宋卫王)止,宋朝一共经历了十八个皇帝,历经317年。这其中比较倒霉的是宋卫王赵昺,在位一年就被陆秀夫背着跳海了,这倒是一了百了,省得遭人羞辱,比赵昺还倒霉的是宋朝第九位皇帝钦宗赵桓,在位二年就被金兵抓去了,受到百般污辱,他想了结都不能。也许是

  • 靖康之耻最惨的不是皇帝 而是他们的妃子公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洗衣院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二月六日金主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另立同金朝勾结的原宋朝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四月初一日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满载而归。北宋从此灭亡,这

  • 靖康之耻发生的原因 靖康之难和王安石的关系(洗衣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康之耻的原因 ,洗衣院

    靖康之耻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北宋和辽国同时衰落,使得崛起的金国趁虚而入,导致了辽国和北宋的先后灭亡。靖康之耻的画像在北宋晚期,蔡京、童贯等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但是在辽国,也几乎出现了同样的状况。因此金国方面渡海来到北宋,和北宋签订了“海上之盟”,约定了从南北两线夹击辽国的军事协议。北宋方面以为可以

  • 同是北宋六贼,为什么高俅和蔡京结局却完全不同?(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俅,蔡京,六贼当政

    蔡京是北宋“六贼”之一。“六贼”出自于太学生陈东给宋孝宗的上书,当金人兵临城下,包围汴京,眼看亡国,陈东将国家的危难归结于宋徽宗手下的六个大臣,说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开启兵衅),朱勔结怨于东南(兴花石纲役),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说他们是祸国殃民、让国家遭受苦难的罪魁祸

  • 北宋六贼是哪六个人?北宋六贼结局是怎么死的(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六贼,蔡京,童贯,李邦彦,六贼当政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基本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这六个人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导致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北宋六贼之首是蔡京。“六贼”之名最早出於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

  • 靖康之变怎么发生的? 靖康之耻究竟是什么耻?(六贼当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靖康之耻,金朝,宋徽宗,六贼当政

    北宋靖康之耻具体过程金第一次攻宋公元1125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公元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

  • 清末四大奇案之首张汶祥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汶祥刺马案,清末四大奇案

    张汶祥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首,这一案件在当时的关注度非常的高,不仅仅老百姓非常的关注这一案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对这一案件的关注也超出了正常的范围,这一案件在慈禧的关注之下,派出了清朝最得力的官员曾国藩前去审理,即使是这样张汶祥刺马案结果也迟迟不能得出,拖延时间长达一年多,堪称罕见。张汶祥刺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