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屠川事件是什么?张献忠屠川背景揭秘

张献忠屠川事件是什么?张献忠屠川背景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3/12/29 17:10:19

献忠屠川事件

屠蜀又称入川屠蜀、屠川、[蜀祸[,是指中国明末清初之际四川人口的骤减现象,战乱是重要原因。古谚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

屠蜀的凶手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当时的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所为,一种入关之后的清军在四川的连年屠杀有关。现在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入关后的清军所为,而栽赃给张献忠,清朝统治阶级把张献忠诬蔑为“杀人狂”流毒既广且深。

同时造成死亡的因素还有大旱、大饥、大疫;史载“大旱大饥大疫,人自相食,存者万分之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

清初时以“湖广填四川”来解决四川人口的缺口。

张献忠屠川的背景揭秘

进入17世纪中叶的时候,张献忠和清军先后入四川,是四川人的巨大灾难。屠川事件几乎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四川的化与生产力。尤其是对四万贡生——中国文明与文化传承者的屠杀,给后人留下了可以从多种角度理解的空白——从此再无四川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西进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在大西政权前期,虽手段强硬,但军纪尚可。后因四川各地明朝势力反抗强烈,张献忠于是决定杀戮报复。其死后,清军势力开始介入。

标签: 张献忠屠川明末张献忠屠川

更多文章

  • 张献忠为什么要屠川?张献忠屠川的原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献忠,屠川,明末,张献忠屠川

    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起义军里著名的“八大王”,他在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浪中迅速崛起,很快便成为起义军的主力之一。崇祯八年,他和李闯王连手夹攻明朝王室的龙兴之地,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义军一举得手,掘了朱家皇室的老坟,这使朝野极为震惊,崇祯皇帝终于明白,起义军这下子可不是闹着玩的了,他们已经壮大到

  • 揭秘张献忠为什么屠川?屠川真的是为了藏宝吗(张献忠屠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献忠,张献忠屠川,明朝

    张献忠的藏宝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们到底又在哪里呢?张献忠,字秉吾,号敬轩,是起义军里著名的“八大王”,他在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浪中迅速崛起,很快便成为起义军的主力之一。崇祯八年,他和李闯王连手夹攻明朝王室的龙兴之地,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义军一举得手,掘了朱家皇室的老坟,这使朝野极为震惊,崇祯皇帝

  • 张献忠屠川是真的吗?张献忠杀了多少四川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明朝,张献忠,农民起义,张献忠屠川

    导读: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十三年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而四川民间一直流传着“张献忠屠川”的说法,张献忠究竟杀了多少四川人?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具体数字。但他并非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唯一罪魁,更不可能将四川人几乎全杀光。一个有力证据是,张献忠在1646年11月就战死,此后清军用了近20年时间始击

  • 莫高窟的价值:莫高窟有哪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历史价值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

  • 莫高窟的风格衍变:莫高窟经过了怎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北朝时期 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

  • 莫高窟的破坏现状:莫高窟遭遇过侵略者怎样掠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1907年,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在进行第二次中亚考古旅行时,沿着

  • 莫高窟的主要建筑:莫高窟有哪些重要景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

  • 莫高窟的建筑格局:莫高窟是开凿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

  • 莫高窟的历史沿袭:莫高窟历经了多久的开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

  • 莫高窟简介: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莫高窟,佛教,敦煌,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