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伦会盟的历史背景:为了遏制准噶尔部的势头

多伦会盟的历史背景:为了遏制准噶尔部的势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60 更新时间:2024/2/14 0:25:49

清初的蒙古形势

明末清初,在戈壁大漠的南面、北面和西面,蒙古主要分为三大部:漠南蒙古(内蒙古),又称察哈尔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漠西蒙古(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

漠南蒙古(内蒙古)问题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已经解决。康熙帝亲政后,面临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西蒙古)的问题。

漠北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他们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们早在皇太极时期,已经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在康熙朝出现漠北蒙古(外蒙古)的问题要从一桩血案说起 。

一桩血案

两部血仇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祖先本是兄弟,彼此相邻友善,后来却发生两部大汗的血案。

事情是这样的:康熙元年(1662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因私怨被部属所杀,发生内乱。许多部民,为避战祸,逃到土谢图汗部。事后,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衮承袭其兄为札萨克图汗。后札萨克图汗要求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归还其收留的本部逃亡部民,土谢图汗拖延不办。札萨克图汗多次上疏康熙帝,要求土谢图汗归还部民。康熙帝进行调解,并指出:“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不论人民困苦,即两汗岂能并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土谢图汗仍然迟迟不还。统一台湾后的翌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官员,到喀尔喀蒙古共同调解两部的纷争。康熙帝强调:“恐两部不和,必致有攻战之患。”所以,要尽释旧怨,言归于好。于是,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悬挂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当永远和协。”

噶尔丹、沙俄的阴谋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尔丹率领三万劲旅东进,突袭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不敌,部众或遭俘杀、或逃散,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之弟)的居帐也遭洗劫。土谢图汗率部败退,溃卒部民,弥漫山谷,昼夜不绝。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也随部东溃。清朝赴尼布楚谈判代表团翻译张诚在日记中写道:“

喀尔喀鞑靼人携带家眷和牲畜逃难。”这时,土谢图汗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商量是投奔俄国,还是投奔清朝?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说,清朝皇帝遵奉喇嘛教,又同喀尔喀友善,投清朝!土谢图汗清廷告急求援,康熙帝闻讯震怒,于是遣使责问噶尔丹。噶尔丹礼遇清使,但将战争责任全推到土谢图汗身上,调停没有结果。于是,土谢图汗部、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所属等,奔向内蒙古,到了长城边外。噶尔丹也借口追赶土谢图汗而到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境的乌兰布通。

噶尔丹这次发动东侵喀尔喀的战争,是同俄罗斯勾结,受到沙俄暗中驱使的,以此干扰中俄尼布楚谈判,直接影响边界画定。清廷原本要与俄国在外蒙古地方,谈判雅克萨战后签约问题;但因此次战争而使得道路受阻,无法谈判,以致改在尼布楚会商,让清廷改变态度,损失不少领土。所以,调解喀尔喀蒙古内部纠纷,是康熙帝的一项紧迫课题。

康熙帝是一位善于把握时机、善于运用策略、讲求实效的君主。他抓住取得乌兰布通胜利、击退噶尔丹内犯之后的有利时机,利用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纷争,采取会盟的高招,来解决喀尔喀蒙古的难题。

标签: 多伦会盟蒙古康熙

更多文章

  • 多伦会盟简介:康熙帝亲赴蒙古调解各部矛盾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多伦会盟,蒙古,康熙,

    多伦会盟又称七溪会盟、多伦诺尔会盟、康熙会盟是康熙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清初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喀尔喀内部纷争,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 于康熙三十年(1691)在多伦诺尔(多伦

  • 解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有什么样的军事成就?(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

    改革编制朱棣统治时期军事组织在武装力量的结构方面经历了四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取消了护卫。第二个变化是把大部分驻在南京的京卫调到北方,并把某些北方的部队提到亲军的地位,这就使驻北京的京卫成为帝国中最大的一支部队。第三个是在京师设营,士兵们通过营定期从地方部队轮换去边境防线服役或进行征战,并在营中操练和

  • 永乐盛世的背景:永乐时期明朝有了多大的疆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准备削除朱棣。结果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

  • 永乐盛世简介:明成祖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明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明成祖雄才大略,在他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因此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这样皇帝非常累。明成祖时,在朝廷

  • 解密:如何评价明仁宗和明宣宗的“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明朝经过朱元璋、朱棣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为“仁宣之治”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仁宣二帝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励精图治、革除弊政、稳定局势,使“天下益归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太平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所以谷应泰在《明史记事本末》中评论说:“创业困难,守成匪易。仁宣之治,非高、成不开

  •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外交成就?(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明仁宗在位期间,他满足于让精干的军事将领守卫北方诸前哨以防东蒙古人的入侵,和继续保持与中亚和南洋各国的纳贡关系。但他主要关心的是安南,虽然安南已被合并了几年,但仍没有平定。他渴望和平,提出一有可能就承认黎利的政权;但因为这样做时机不成熟,他就继续执行其父朱棣诱降黎利的政策。他断定黄福为人过于谨慎,不

  •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文化成就?(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在思想上,明仁宗崇尚儒学,褒奖忠孝,他统治期间儒家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明仁宗还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常与儒臣终日谈论经史。明仁宗非常善于纳谏,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明仁宗在后宫之中也不恋女色,除皇后张氏之外,仅谭妃一人

  •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经济成就?(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与民休息由于仁宣时期正处四海威服,民心思定之时,明仁宗即位后积极推行与民休息政策。他告谕户部说:“农者生民食衣之原,耕耘收获,不可失时。自今一切不急之役,有当用人力者,皆侯农隙,前代盖有不恤农事而以谣役妨耕作召乱亡者矣。不可不谨。”明宣宗即位后同样延续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他曾说:“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

  •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军事成就?(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整顿军务明宣宗试图清除军事的腐败现象,以大力建立文官统治。在历次征战中,贪污的军官只动员穷人而向富人出售免征券,在征用物资时,向黎民百姓过分勒索。他们非法地使用士兵作为自己的私人奴仆,侵吞他们的军饷和口粮,扣发他们的冬装。这样的非法勒索和苛刻待遇败坏了士兵的士气,助长了开小差,进而破坏了整个军事组织

  • 解密:明朝仁宣两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政治成就?(仁宣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仁宣之治,明仁宗,明宣宗,

    明代经朱元璋和朱棣的经营,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社会经济获得了大发展,并且击败了北方蒙古入侵势力,巩固了边疆地区,使明朝出现了一个小康局面。但是在繁荣兴盛的背后也隐伏着社会危机。朱元璋的严刑峻法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而明朝所处的封建社会后期时代也使得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不断深化,阶级矛盾日趋紧张。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