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拿破仑的骑兵将领缪拉:英俊帅气却好勇少谋(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的骑兵将领缪拉:英俊帅气却好勇少谋(拿破仑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3/12/6 6:50:20

在拿破仑一众马仔里,缪拉的相貌显得太过出众。史料记载,此人身材挺拔,举止优雅,器宇轩昂。比之秃顶的达武,他有一头自然卷的长发;比之老迈的乌迪诺,他至死都称得上翩翩一少年;比之小白脸马尔蒙,他有着1米90的傲人海拔(此处拿破仑闪退)。想像一下,在四眼狗兼候补码农的阵营里,突然闪出一位踏着死飞的体育生。女生们难免要开卧谈会研讨的,琢磨他最多的是拿破仑最小的妹妹卡罗琳。

缪拉不是样子货。此人能打,上马冲锋,下马肉搏,无所不能。他20岁入伍,从士兵到将军,每上一级台阶,都意味着他在一次短兵相接中将对手轻松拿下。据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里,缪拉一人对付20个哥萨克,全身而退。

1799年是缪拉军旅生涯的关键年份,他干了两件大事:其一,在阿布基战役中生擒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斯塔法(参见格罗另一作品《阿布基之战》);其二,助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而后,缪拉摊上两件好事。其一,当上了拿破仑的近卫兵团司令;其二,娶了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两件好事貌似有莫大关联,其实,跟人们想像的完全相反——缪拉能娶卡罗琳,不是拿破仑赞成,而是拿破仑反对。怎么说呢,卡罗琳垂涎缪拉不假,但拿破仑反对也不假,他讨厌“这种卿卿我我的小格调”。鉴于兄妹俩性格都叛逆,可以想见,拿破仑愈是反对,卡罗琳愈是铁了心非缪拉不嫁。至此,商量纯属多余,婚礼于1800年初举行,证婚人是这场婚姻的反对者拿破仑。

解释一个重要的小问题:为啥拿破仑反对缪拉娶卡罗琳?有点难以齿,缪拉喜欢当着众人的面炫耀一件事:约瑟芬(拿破仑妻子)早先是俺相好。

谁都看得出,缪拉是个什么货色,委婉的说法是“聪明的蠢货”。“聪明的蠢货”婚后几年运势不错,毕竟是拿破仑的妹夫。1804年5月19日,也就是拿破仑加冕次日,缪拉在荣军院被授予帝国元帅军衔。他是首批18位元帅之一。1808年8月1日,缪拉被封为那不勒斯国。他是元帅中唯一当上国王的。一个法国大革命版的李元芳,凭无敌的武功和长相,成了人生的超级赢家。

问题在于,他得到的太多了。李元芳干李元芳的事,手拿把攥;李元芳干狄仁杰的事,智不配位。缪拉就是一个皮相绝佳的莽夫,打打杀杀在行,但需要他作战略层面谋划时,你会发现长在他脑子里的也是肌肉。

以政治家(那不勒斯国王)面目周旋于19世纪初欧洲政治舞台的缪拉,简单讲,是一次因智商欠费而最终被停机的事故。拿破仑是个压力重重的施与者,梅特涅是个巧言令色的诱惑者,缪拉则是个自由电子,在法兰西帝国和反法同盟之间来回碰撞。叠加在这种状况上的是缪拉野心勃勃、见识浅陋的老婆卡罗琳。卡罗琳的立场,一如前言,拿破仑赞成的,她就反对。反之亦然。

总之,作为政治家的缪拉,被历史记一笔的,是一个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小人。李元芳堕落成了吕布。当然,缪拉的结局亦同吕布相似。

像所有的末路英雄一样,缪拉最终在自己领地,被自己治下的草民拿下,梅特涅操盘的反法同盟判处他死刑。时间是1815年,地点是那不勒斯南部的卡拉布里亚。面对行刑队,缪拉的诉求符合他“莽夫+帅哥”的特质,他命令士兵:瞄准心脏,放过我的脸。

缪拉死时,他心心念念的卡罗琳早就带着四个孩子弃他而去。后来,又带着孩子改嫁给了缪拉当初深为不屑的麦克唐纳。

伤心之事不提也罢,还是说说缪拉的光辉形象。1812年,缪拉随拿破仑东征帝俄。为提振士气,格罗创作了《缪拉骑马像》,画中的这位英雄一身猎骑兵元帅服,胯下黄骠马,虎皮马鞍,弯刃马刀,远处背景烽烟已燃……

但缪拉回头一望,似乎已经看到了什么。东征帝俄,最终以法军的彻底失败告终,这一仗肇始了法兰西帝国的衰亡。缪拉失魂落魄西撤时,一块由卡罗琳向宝玑钟表作坊定制的腕表送到了她在维苏威火山附近波蒂奇的行宫。这是史上有案可稽的第一枚腕表,它戴在了卡罗琳纤细的手腕上,它的时针走动时,也是缪拉末路的开始。

标签: 拿破仑缪拉法国拿破仑战争

更多文章

  • 解密:拿破仑一世的百日王朝是如何建立的?(拿破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百日王朝,拿破仑,二战,,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在厄尔巴岛(Elba)不自在地度过了十一个月。他一直很关心法国的状况。当他得知波旁王朝不懂处理与法国大军的事务时,便感到深深不忿,想不到他的帝国沦落到如此的衰弱。这个时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又蠢蠢欲动,企图与普鲁士共谋波兰与萨克森的领地,差点儿与维也纳会议的其他代表国开战。在众强国不和之际,

  • 维也纳会议简介:拿破仑帝国终结后的分赃大会(拿破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奥地利,维也纳会议,分赃,,拿破仑战争

    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的。其目的在于重划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政治地图。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拿破仑战争时期被推翻的各国旧王朝及欧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战

  • 哪次战役的获胜让拿破仑赢得“欧洲第一名将”荣誉(拿破仑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拿破仑,三皇会战,法国,拿破仑战争

    奥斯特里茨(Austerlitz)战役,史称“三皇会战”,是欧洲第三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05年12月2日,73000人的法军在拿破仑·波拿巴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今捷克的斯拉夫科夫)地域取得的对86000人的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皇弗兰西斯二世率领的俄罗斯—奥地利联军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奥斯特

  • 土伦收复战:拿破仑战争生涯的辉煌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拿破仑,土伦,准将,拿破仑战争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过荣誉和骄傲的城市是不胜枚举的。然而,像土伦这样一直引起人们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1793年,对于拿破仑来说

  • 奥斯特里茨战役:拿破仑战争生涯的顶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奥斯特里茨,三皇会战,拿破仑,拿破仑战争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登位后,积极加强登陆英国本土的战备活动。惊慌失措的英国联络奥地利、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奥俄在东线向法国发起强大的攻势。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放弃了登陆英伦的计划,立即挥师东进,在乌尔姆要塞围歼了奥军

  • 毛遂为何能说动楚王援赵他自荐第二年自杀了吗(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遂,毛遂自荐

    毛遂的故事关于毛遂的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毛遂能在平原进那里潜伏三年,而且不放弃,凭借勇气和胆识,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毛遂是有远见的人。毛遂的故事秦国在扩张领土的时候把魔爪伸想了赵国,赵国国力不算强大,眼看首都邯郸都要被人占领,赵王出此下策,他派平原君前

  • 毛遂的生平简介 毛遂的老师是哪一个(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遂,毛遂自荐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使用一个成语”毛遂自荐“,用这个词来比喻那些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的人。而毛遂自荐的主人公自然就是毛遂了,毛遂自荐的勇气可嘉,到底是什么让毛遂这么有的勇气自荐?毛遂自荐后又发生了什么?毛遂能够得到平原君的赏识,多半是他的勇气,比如他能够鼓起勇气自荐,这就是他的本事。毛遂

  • 毛遂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毛遂最后怎么死的(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毛遂,毛遂自荐

    毛遂其实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小人物,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比我多的不是别的,只是那一点勇气。因为这个勇气,他变得与众人不一样,因此而受到了平原君的赏识。毛遂能够得到平原君的赏识,依靠的是他的勇气,毛遂自荐,就是关于一场勇气的冒险。毛遂人如其名,其人轻如鸿毛般的存在,却能在历史上得到如此

  • 毛遂一番话为何说动楚王出兵援赵?毛遂说了什么(毛遂自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毛遂,战国时期,毛遂自荐

    现在的楚国,拥有方圆五千里的广阔土地,拿着武器的士兵有上百万。这可是称霸天下的君主才有的资本啊。可是现在小小的秦国白起,率领这几万人,就敢进攻楚国。结果第一次进攻,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第二次进攻又烧毁了夷陵,第三次进攻就然毁坏了楚国的宗庙。毛遂看着楚王,楚王目光躲闪。是啊,毛遂说的没错,楚王王宫有许

  • 毛遂自荐之后的事:鲜为人知“毛遂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毛遂自荐,平原君,自刎

    在中国历史上,毛遂是出了大名的。一位普通的门客,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胆识和智慧,自荐出使楚国,促成了楚、赵联合,同时也得到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但是毛遂之死也算得上是一个并非人人皆知的历史悲剧。战国时期,毛遂出生在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让毛遂才华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