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佛教与印度教关系 佛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佛教与印度教关系 佛教对印度教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21 9:51:14

在婆罗门教的圣典中,记载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口生出,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由梵天的双臂、两腿及足下生出。种族之间不能通婚,而且只有前三种姓才有资格加入婆罗门教。这种在种姓制度下形成的种族歧视,直到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提出“四姓平等”的主,才给数千年来被奴役的印度人民带来光明。

佛陀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并不赞成婆罗门教的种族制度。虽然他本身是刹帝利的族,但他并不想用刹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佛陀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所以他在菩提树下成道时,宣说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平等主张,告知当时受到种族制度压迫的人民:命非天定,即使上天也没有办法使我们成为贩夫走卒,今天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差异,都是由于自己往昔身口意的造作,没有谁能够主宰我们,能主宰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既然是由我们自己种种的造作,成为种种不同的遭遇,也就明白的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所谓“固定的”、“不能改变的”,或是“永恒存在的”因素,一切事物皆在刹那刹那中变化。因此,其本质是“空性”的,不可能永远是同一种族,四姓人民皆是平等的。

所以,首陀罗不可能永远是首陀罗,婆罗门也不可能永远是婆罗门。例如:优婆离本是一个首陀罗族中的剃头匠,后来在佛陀的弟子中被尊为是十大弟子中的持戒第一。摩登伽女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贱民,她为了爱恋难的美貌,受佛陀的感化出家,而后证得阿罗汉。尼提原是首陀罗族中的一名粪夫,出家后精进,证得罗汉果。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分别是智慧第一神通第一的舍利弗目犍连,原是婆罗门教的领袖,因听闻佛陀所说法:“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作如是说。”皈依佛陀的座下,并证得大阿罗汉的果位。

由于这些事实证明,外在的阶级区分并不能决定人们的解脱与否,每一个人只要透过佛陀所说缘起性空的教法,依着去实践,必定能够到达涅盘解脱的彼岸。

此外,印度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譬如印度教过去认为杀羊宰马,甚至杀人做为祭神供养的牺牲品,自己便可以获得幸福,后来由于佛教业力思想的主张,使他们以不杀生为第一美德;又德拉维达地区的寺院组织和僧侣戒律以及在商羯罗的哲学中,和在纯宗教范围以外的印度逻辑学的发展中,也都同样可以发现到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从以上的论说,我们不难发现:佛教的教义是超越其他宗教的。印度教传统以来的天神信仰,终究无法解决人类身心的苦恼束缚,获得究竟解脱,反而在恪守严格的种姓制度中,泯灭了众生既有的平等尊严。而佛教则着重开发自我内心的觉性,这个“觉性”穷究至极,即是佛性的完成。所以佛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这种平等的对待,来自于佛陀觉悟到:宇宙万法都在缘起之中,彼此互为因缘,就像因陀罗网,一一网珠映现无量光彩,无量光彩又同时摄于一网珠中,彼此互相交摄,重重无尽。所以,没有一法能单独生起,法与法之间是同体而共生的。此缘起无自性的道理,与印度教“梵我”为永恒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了解缘起无我之理,则知万物一体,我即众生,众生即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若能彼此尊重、包容,便能进一步发展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菩萨思想,是为佛教真精神所在。

标签: 佛教印度教印度

更多文章

  • 印度教教义有哪些内容 印度教起源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印度教,宗教

    西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只,且将赞歌编为圣典,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介绍:什么是三女神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印度教,神祇

    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配偶相应地也被称为三女神组合。梵天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诗歌和艺术,集美貌和智慧与一身的女神,传说她是由梵天创造出来的,后来和梵天相爱并且结合,而这就犯下了乱伦之过,为此梵天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个头(梵天为何会失去一个头成为四首有很多种传说,不过一般都认为这个头是湿婆出手毁掉的),看过

  • 印度教主要的神祇是谁 什么是印度教三大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印度教,神祇

    创造神梵天(Brahma)在吠陀神话中的身份是祈祷神,而在印度教神话中正式得名梵天,并且直接和宇宙最高意志“梵”联系起来,一般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梵天,而毁灭时又重新归于梵天,梵天就是宇宙最高意志的人格化体现,在印度教神话中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也被称为“世界之主”。但是实际上梵天受到的崇拜远不

  • 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为什么在中国的影响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佛教,

    佛教自从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比起其他的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是最大的。那么,佛教和禅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它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结果呢?自东汉时期进入中国以来,经过魏晋的初步传播,到了东晋十六国的时候佛教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 佛祖为何成宗教信仰?佛教是如何宣传信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佛教,佛祖,宗教

    释迦族早期修行者互相传送或者传抄“佛陀”涅槃前的言论,北魏太和元年 铜鎏金释迦牟尼像后来随流离王所灭后大部分真言都丢失,现今仅存一些会所存有部分“真言”如桔梗会所等。最著名的是佛开示:即使你没有财富,也可以给人七种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 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

  • 佛教的开创者是释迦摩尼吗?揭开中土佛教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佛教,释迦摩尼

    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三千年前的中印度,佛陀在降生之前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释迦牟尼佛天说法,号「白幢天子」,后因诸佛以天乐等各种庄严,劝请佛陀:如过去燃灯佛所授记,贤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间、说法度众、示现成佛的时机已到,请您以过去生于燃灯佛前,以诸佛殷切之劝请,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间、说

  •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创造了哪些文化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印度,四大文明,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时,印度沙门文化逐渐衰落下去,而婆罗门文化则逐渐重新占优势,并日益在印度人的行为处世、伦理观念、价值评判上取得正统地位。与此相应,印度妇女地位所独有的某些特点也于此时基本形成,印度父系文化观念的强化始于此时。此时婆罗门立法家们对妇女所制定的清规戒律明确化、具体化,包括有很多法律内容的《摩诃婆

  • 古印度孔雀王朝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印度,四大文明,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旃陀螺笈多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其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王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

  • 莫卧儿帝国简介 莫卧儿帝国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莫卧儿,古印度,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波斯语: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Shāhān-e Gūrkānī;乌尔都语:مغلیہ سلطنت‎;英文:Mughal Empire,1526年-185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

  • 印度莫卧儿王朝开创者巴布尔:统一印度的雄主(莫卧儿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巴布尔,印度,莫卧儿王朝,,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印地语:1483年2月14日-1530年12月26日)或译巴卑尔,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其名字“巴卑尔”在波斯语中意思是“老虎”。帖木儿直系六世孙,生于中亚费尔干纳。1494年继费尔干纳王位。1497年夺取撒马尔罕。1501年被乌兹别克人击败,流窜喀布尔。1510年昔班尼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