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演义》简介:讲述隋唐历史的演义小说

《隋唐演义》简介:讲述隋唐历史的演义小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78 更新时间:2023/12/28 19:28:47

《隋唐演义》的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而终,记说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作者是(清)褚人获。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六万五千字。

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末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

《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歌颂传奇英雄的经典之作。

讲述了从隋朝末年开始,因隋炀帝荒淫无道,陷害忠良,以致朝纲不振,民不聊生,致使天下大乱,群雄揭竿而起;以瓦岗寨众英雄为首的各路起义军,匡扶正义,反抗暴政,推翻了隋朝统治,直到唐王朝建立、李世民称帝这一时期的传奇故事,再现了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历史年代。

标签: 隋唐演义隋朝唐朝

更多文章

  • 解密:《四库全书》所归纳的总共有哪些书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四库全书,清朝,百科全书,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 解密:清朝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如何分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四库全书,清朝,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

  • 《四库全书》简介:四库全书缘何被称为四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四库全书,清朝,百科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

  • 《永乐大典》的作者:永乐大典是由谁主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永乐盛世,朱棣,皇帝,,永乐大典

    解缙(xiè jìn ,1369-1415),著名学者,明朝著名才子之一,永乐大典总纂修。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水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解密:明朝永乐时期的《永乐大典》是如何成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永乐大典,朱棣,百科全书,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

  • 《永乐大典》简介:朱棣命人所编纂的百科全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乐大典,朱棣,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

  • 《孙膑兵法》的创作背景:孙膑逐渐受到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膑,庞涓,孙膑兵法,

    公元前354年,魏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困之下已岌岌可危,而魏军也因久攻不下,损失很大。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击魏救赵。孙膑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今山东省菏泽市或河南长垣)之地。魏国因主力远征,都城十分空虚。魏

  • 《孙膑兵法》简介:战国时期兵家思想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膑,庞涓,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最著名中原军事著作之一,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北),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出土在临沂。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

  • 解密:长篇谴责小说孽海花中有何主题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孽海花,晚清,谴责小说,

    《孽海花》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昏聩无能、封建士大夫的醉生梦死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和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另外,小说着重表现了晚清高级知识分子在“由旧到新”这一历史“大转关”时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反映了同光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的冲突与嬗变,反映了

  • 《孽海花》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孽海花一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孽海花,晚清,谴责小说,

    《孽海花》与《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孽海花》的出版,曾于20世纪初期的文坛引起轰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先后再版10余次,“行销10万部左右,独创记录”(范烟桥《孽海花侧记》)。专家的评论亦颇为热烈,著名小说研究专家蒋瑞藻在《小说枝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