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襄阳之战第一阶段:宋蒙盟约破裂 蒙古大军南下

襄阳之战第一阶段:宋蒙盟约破裂 蒙古大军南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40 更新时间:2024/1/21 11:10:35

宋理宗时期,南宋与蒙古结成同盟,一致来攻打曾经灭亡北宋,给宋王朝带来不世羞辱的金国。到公元1234年,金哀宗在蔡州被宋蒙联军击败自杀,金国彻底覆灭。历史总是会不断循环,早在北宋徽宗的时候,宋王朝也是与金国联合共同灭了大辽,不久就被兵强马壮的金国铁骑攻灭了都城、掳了二帝,后世称作“靖康之耻”。宋与蒙古联合灭金之后,宋蒙联盟马上就破裂。宋蒙战争拉开了序幕。

公元1235年,蒙古大汉窝阔台,集合了蒙古、女真、西夏、渤海等各部人马共计50万以上,兵分三路攻宋,终于开始了历时45年的灭宋战争。其中由窝阔台三子阔出带领的中路军,兵峰是直指南宋的军事要地,就是京湖地区襄阳重镇——襄阳。

第一场交锋,宋军是失败的相当窝囊。当时襄阳的镇守将领是宋京湖安抚制置使赵范。当时在赵范部下有一支原属于金国的降兵组成的“克敌军”。赵范这个人有个缺点就是贪杯中之物。因此当蒙古军队与“克敌军”联络作为内应,赵范还做着酒梦。于是“克敌军”一哄而起,打开城门,把蒙古军队引入。赵范没办法只身逃出襄阳,襄阳失陷了。

这次襄阳失守是在从岳飞从伪齐政权下收复的第一次失陷,这对南宋朝来讲是后果很严重,损失很巨大。直接的损失来自襄阳失陷的官民物资。数万人被掠走,30万石粮食、24库精良兵械,尽入敌手。

而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败更加惨重。

襄阳作为战略要地,是南宋王朝的“国之西门”,是南宋在荆襄防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襄阳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之险不足恃。长江天险不再是天险,门户洞开之后便是大片土地是无险可守,直接威胁到首都临安。因此襄阳失守后不到一年,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军,有七个州军全部失陷。

在当战局对于南宋十分危急之时,有两个人扭转了形式。一个就是蒙古军队中路军的主帅阔出;另一位就是南宋著名将领孟珙。蒙古军的主帅在1236年秋天突然得重病不治身亡;而孟珙在蕲州、江陵等地,接连击退蒙军的进攻。这样由于双方的形势对比转化,使得当时的襄阳战场形成了胶着状态。

标签: 南宋襄阳之战元朝

更多文章

  • 襄阳之战背景:蒙古大汗忽必烈意图吞并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襄阳之战,元朝

    南宋末年,权臣贾似道当政,对内欺君误国,对外屈辱求和。蒙古皇帝忽必烈有意吞并天下,一改以西路四川为主战场的传统战术,决意自中路襄阳突破。襄阳之战是南宋与蒙古之间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战争,蒙哥死后,忽必烈从鄂州匆匆北归夺了汗位。也就是这一时期,灭宋战争的进攻重点改为襄阳,实现了由川蜀战场向荆襄战场的

  • 扬州叛乱经过:武则天是如何平定李敬业叛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扬州叛乱,武则天,徐敬业,

    武则天执政前期,武氏亲属掌权,唐皇族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惋惜。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都因事获罪,李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李敬猷被免官,唐之奇被降职为栝苍令,骆宾王被降职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职为黟县令。杜求仁就是杜正伦的侄子。魏思温曾任御

  • 扬州叛乱背景:为何李敬业会起兵反对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扬州叛乱,武则天,徐敬业,

    公元684年9月,61岁的武则天自知年事已高,在洛阳加快了改朝换代的步伐。为了能尽早称帝,武则天做了4件事。而同时,一股反对她的势力正在暗中酝酿叛乱。助武则天改朝换代的4件大事:囚禁皇帝,临朝称制武则天在嗣圣元年的二月六日,将自己的三儿子李哲拉下皇帝之位,又扶立了她最小的儿子李旦当皇帝。李旦当皇帝后

  • 解密:神童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出自于哪一场战斗?(扬州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徐敬业,,扬州叛乱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是骆宾王的代表作。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其罪。借此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据《新唐书》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

  • 李渊攻取长安经过:李渊是如何入主国都大兴?(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长安,大兴,,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末诸侯纷争,战乱连年,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自太原出兵。八月,在霍邑之战大捷后,乘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大战之机,即沿汾水(今汾河)挺进,连下临汾、绛郡(治今山西临汾南、新绛),进至龙门(今河津东南)。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领兵数万屯河东(今永济西南),阻挡李渊军。此时司马刘文静引突

  • 唐灭百济之战经过:百济王国被唐新联军所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灭百济之战,唐朝,朝鲜,

    朝鲜半岛上曾经也存在着三个国家,百济,高句丽,新罗。唐初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据守熊津

  • 唐灭百济之战的背景:新罗被高句丽 百济围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灭百济之战,唐朝,朝鲜,

    朝鲜半岛曾经存在着三个国家,其中百济、新罗同为唐朝藩属。唐高祖时,曾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武装冲突不断。唐太宗诏谕扶余璋,劝其勿侵新罗,扶余璋阳奉阴违,不肯奉诏。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年),百济王扶余义慈与高句丽、靺鞨联兵攻新罗,夺新罗三

  • 唐灭百济之战简介:唐朝大军消灭了百济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灭百济之战,唐朝,朝鲜,

    唐灭百济之战,是660年发生在百济和唐朝、新罗之间的战争。原因是百济联合高句丽,阻碍新罗和唐朝交通与进贡事宜。唐高宗屡次下诏威吓百济无果,在新罗的一再请求下,唐朝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新罗武烈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苏定方率兵从成山渡海,百济

  • 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独立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美国,独立战争,影响,,美国独立战争

    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这一胜利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立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推

  • 美国独立战争经过:美国是如何脱离英国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78),主战场在北方,英军掌握主动权。英军的总战略是以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同时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尚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殖民地方面力量薄弱,基本上采取避免决战、保存实力、相机破敌、争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