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局:奥地利走向了衰弱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局:奥地利走向了衰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26 更新时间:2024/1/17 18:20:09

奥地利位继承战争至此已不再有原来的意义,不过战争仍未了结。法国为了统治法兰德斯奥地利和英国开战;法国和西班牙为了意大利的统治权又和奥地利和撒丁尼亚作战;奥地利在意大利的进展正好和法国在尼德兰的战果相互抵消。1746年,法国由于知悉俄国援军即将抵达奥属荷兰,决定与英、奥议和,于是签订《亚琛和约》,征战的双方都因财源枯竭而非对大屠杀的厌恶而签订条约。谈判从1746年4月一直拖到11月才达成协议。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至此以悲剧结束。腓特烈二世夺得西里西亚获得列强一致承认,而这是八年来诸大国唯一看得到的成果。奥地利割让一部分意大利领地给西班牙和撒丁尼亚,虽然萨克斯伯爵胜利,但法国仍将尼德兰南部归还给奥地利君主国,承认汉诺威王朝在英国合法存在,答应把小王位觊觎者驱逐出境,承认在印度休战。列强休战八年,好让妇女努力生产子女来为诸国王侯的竞赛补充下一回合所需的兵力。

领土的变更绝不是这场战争的唯一结果。1741年面临亡国危险的哈布斯堡国家,终于作为一个大国幸存下来了,实际上,尽管遭到一些损失,但某种意义上1748年的哈布斯堡国家比1740年更强大了。它的行政管理和政策都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的军队数量大大增加了;士气也提高了;完全可以预料,只要经过一个短时期的和平,玛利亚·特蕾莎就可以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她领地的战斗力,女王已经证明她是一个伟大的统治者。但拯救哈布斯堡家族的不是她一个人;外国的帮助起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敌人之间的互相猜忌。1741年法国的弗勒里主教不愿尽全力肢解奥地利,而1744年腓特烈的计划又因为他自己的错误而完全失败,1745年的胜利提高了腓特烈的声望,他开始被普鲁士人称为大帝,但在他领地之外,他是小偷和强盗的化身,背信弃义者的典型。他那时已经别无退路,他了解的那个继位前毫无政治素养,只喜爱学和跳舞,一心幻想有个温暖的家的小表妹已经成长为一个天才的统治者,面对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女人,他只能全力提高自己的军备,防范复仇女神随时可能落下的巨剑。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叶,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第一,具有明显的消耗战战略特色。消耗战是18世纪战争在战略思想上的主要特点之一,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则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这一战略思想,从战争目的上看,不是以歼灭敌有生力量,而是以夺占要塞或省份为战争的最终目的。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作战双方只局限于将敌击溃、击退,并不重视是否将敌歼灭。从作战指导思想上看,交战双方尽量避免流血的决定性会战,而是以高超的计谋战和对敌后勤补给的破坏,断敌粮草供应,迫敌不战自退。在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仅进行两次大规模交战。

第二,线式战术已开始由鼎盛走衰退。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发现旧的线式战术运转不灵,难以机动,难以发挥快速性的弊病。尤其在莫尔维茨会战中,普军因转换战斗队形而丧失良机,使普鲁士国王以检讨的目光来看待线式战术,并作了“斜式战斗队形”的尝试。“斜式战斗队形”是对线式战斗队形的一种加强和提高,使普鲁士在以后的“七年战争”中大受裨益。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它既有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思想和方法与落后的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此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上,都在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突破,为以后的“七年战争”,特别是为拿破仑凭借先进的生产力所创造的新的战略战术,提供了借鉴。普军在战争中,还体现了一种防御中的进攻作战思想,这一作战思想被后来许多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加以利用和发展,并由德国军事思想家施利芬将其推向高峰。此外,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面,普军也作了成功的尝试。这些包含新时代萌芽的进步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也正是普鲁士军队战胜奥地利军队、达到战争目的——夺占西里西亚的主要原因所在。

更多文章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经过:这场战斗是如何打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1740年12月,查理六世皇帝的教子,当初曾签署《国事诏书》并庄严承诺将保护他的表妹的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二世派遣特使向玛利亚·特蕾莎说明,要是她肯承认腓特烈对西里西亚部分领土主权的话,他愿意保护她,由于他料到这项提议会被拒绝,因此,他就派遣部分兵力,三万人——前进。这支军队在12月23日,腓特烈的特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背景:女皇登基引发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无男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逝世,并无男性后嗣,而根据查理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君主国所属之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简介:欧洲两大联盟争夺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 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 《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 皮埃蒙特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经过:反法联盟大战法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法国,

    早在1701年,法国军队与奥地利军队在未宣战时已于意大利地区部署。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对法国宣战后,两方部队正式开战。1702年- 1704年,双方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面上不断发生战事,陆上的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包围时才使用。1702年夏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背景:西班牙王位因争议空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法国,

    18世纪初,殖民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发狂的程度。战胜了传统的海外商贸的殖民大国西班牙和荷兰的法国利用军事优势在欧洲称霸,在亚洲印度占据了本地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美洲,除了继续加强在加拿大地区的殖民统治外,又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今美国)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简介:法国试图夺占西班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西班牙,法国,

    1701~1714年英、法、奥地利等国为争夺西班牙王位及其殖民地和海上霸权的战争。16世纪时,西班牙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和奥地利大公(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宗亲,曾是欧洲的殖民强国,但1588年对英国的海战失利,海上霸权逐渐削弱,但陆上还保持强大的军事优势。1648年在三十年战争中对法国和荷兰战

  • 解密:亚历山大港灯塔有着怎么样的建筑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港灯塔,马其顿,

    亚历山大港灯塔(TheLighthouseofAlexandria)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

  • 解密:亚历山大港灯塔经历过怎么样的历史沿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港灯塔,马其顿,

    在总督托勒密一世宣布将建造灯塔之后,灯塔大概于公元前3世纪建造完成,他是埃及的首位马其顿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托勒密一世在亚历山大大帝32岁的时候意外身亡之后于公元前305年称王,并很快宣布了灯塔的建造计划。灯塔在他的儿子托勒密二世执政时期建成。 根据传说,托勒密禁止索斯特拉特(Sostrat

  • 世界八大奇迹中的亚历山大港灯塔建造在何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港灯塔,马其顿,

    亚历山大港灯塔(The Lighthouse of Alexandria),从公元前281年建成点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兰大军征服埃及,火焰才熄灭。这座135米高的巨型灯塔屹立了1000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毁,它日夜不熄地燃烧了近千年,是人类历史上火焰灯塔所未有过的。现在,亚历山大港灯塔的遗

  • 解密:巴比伦空中花园是如何被考古学家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世界八大奇迹,巴比伦空中花园,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前半期,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王统一两河流域,即以此为国都,同时这里成为祭祀马尔杜克神的中心。建筑了巴比伦城(Babylon)。在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约90千米处。巴比伦在阿卡德语意为神之门。后成为加喜特诸王的都城。公元前689年为亚述王西拿基立所毁,不久又经新巴比伦王国重建。新巴比伦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