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是如今的哪个城市?(天京保卫战)

解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是如今的哪个城市?(天京保卫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70 更新时间:2024/1/8 6:54:02

天京即今日的南京。明清两代交替期间,南京城并未遭到什么破坏,清政府在此设立了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3省,仍然保持了南京作为东南重镇的地位。在清代前期,南京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丝织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清政府特设江宁织造署来管理丝织业,著名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曾经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官近60年之久,从而构成了《红楼梦》书中内容的重要历史背景材料。

1853年3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太平军进抵南京城。天洪秀全直接进至两江总督署,不久即就此改建为“天朝宫殿”(1853-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期间,曾经在此颁布了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在太平军内部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并设立诸匠营和百工衙等统一管理各种手工业的机构,还实行了解放妇女和逐步开放商业的政策。由于太平天国政权的种种失误,使清政府得以重新聚集力量来反扑。1864年7月天京终于被攻陷。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此后,南京又被清政府用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并根据被迫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将南京下关开放为商埠。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50年间,清政府在南京开办了几处以军火工业为主的近代机器的印刷、发电等工厂;兴建的宁沪、津浦两条铁路,分别于1908年和1911年通车,又兴办了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高等学堂,以及三江师范学堂(后改称两江师范学堂)等等近代化教育机构。我国近代的鲁迅,曾于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北伐简介:挺进华北的一次战略尝试(太平军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北伐,洪秀全,太平军北伐

    中国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至五年间,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1814-1864)在广西金田村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后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

  • 斯巴达克起义的经过:斯巴达克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 (约前120年~公元前71)色雷斯人。在反抗罗马征服的战争中负伤被俘,沦为卡普阿角斗士训练学校的角斗奴。前73年春夏之交密谋暴动,事泄后领70余名角斗士逃往附近的维苏威山起义。远近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纷纷响应, 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千人。斯巴达克被推为领袖,克里克苏和恩诺麦伊为其副手。起义

  • 解密:斯巴达克的职业罗马角斗士是怎么回事?(斯巴达克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我敢打赌,拿长剑的准能得胜。”“拿匕首的能赢,瞧,他体格多健壮!我赌20塔仑。”观众席上的罗马贵族们正在热闹地争论着。两名年轻的角斗士被带进比赛场,开始残酷的格斗。他们用盾牌护着身子,寻找机会,用手中的武器刺向对方。突然,一方被刺,鲜血从他的肩部流了下来。“好,好!”“再来一刀,再来一刀!”观众台

  • 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角斗士持续遭受着生命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 ,强迫奴隶成对角斗 ,并让角斗士 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

  • 亚历山大东征经过:强大波斯帝国是如何崩溃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亚历山大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乘胜率远征军沿小亚细亚西海岸南下,先后占领吕底亚、卡里亚、吕基亚等地,随后北上安哥拉(今安卡拉),东进卡帕多细亚,再南下奇里乞亚。前333年10月,远征军在西利西亚东部的伊苏斯之战中击败大流士三世所率12~13万大军,打开了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大流士逃过幼发拉底河收拾残部,同时派出使者

  • 亚历山大东征背景:亚历山大觊觎波斯帝国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亚历山大东征,波斯,亚历山大,

    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乘机运用外交手段、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手段插手希腊事务。前337年,腓力二世确立对全希腊的霸权后,在科林斯召开各邦大会,宣布各邦间停止战争,建立以他为盟主的泛希腊同盟,并以“复仇”为借口决定对波斯宣战。前336年夏

  • 亚历山大东征简介:亚历山大帝国从此开始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征服希腊各邦。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历时十年,经过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最终建

  • 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字军东征,基督教,耶路撒冷,

    十字军远征总体上说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参加者的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上极不统一。身裹甲胄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

  • 解密:先后八次十字军东征到底分别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字军东征,基督教,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侵(拉丁文:Cruciata,英文:CrusadesExpeditions,又译十字军东征)是1096~1291年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收复阿拉伯入侵占领的土地名义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有八次

  • 十字军东征简介:基督教国家企图夺回耶路撒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十字军东征,基督教,耶路撒冷,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以收复阿拉伯入侵占领的土地名义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有八次。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