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之前的相关法律过于严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72 更新时间:2024/1/25 6:59:01

梭伦(约前638—约前559),出身贵族,但青年家道中落,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他反对贵族专权,同情平民,主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雅典当时的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中枢。贵族借助这个机构操纵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梭伦恢复了公民大会,使它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邦大事,选举行政官,一切公民,不管是穷是富,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设立了新的政府机关——四百人会议,类似公民会议的设机构,由雅典的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第四等级外,其它各级公民都可当选;设立了陪审法庭,每个公民都可被选为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审理,陪审法庭成为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这一切,为雅典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在梭伦进行改革前,雅典农民的境况是极其艰苦的,借了财主的债若还不清,财主就在借债者的土地上竖起债务碑石,借债者就会沦为“六一汉”,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给财主,自己只有六分之一。如果收成不够缴纳利息,财主便有权在一年后把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在梭伦改革之前,雅典行使的德拉古法以严酷著称、对偷窃水果、懒惰等过失都要判处死刑。人们指责它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梭伦改革了这一酷刑。

他还采取了许多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如除自给有的橄榄油外,禁止任农副产品出口;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奖励有技术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给其公民权;改革币制;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等。梭伦制定的这一系列法律条均刻在木板或石板上,镶在可转动的长方形框子里,公诸于众。

公元前594年,雅典人找到梭伦,希望他来担任首席执政官,调解已经白热化的穷人和富人的冲突。当时贫富悬殊,许多穷人不仅自身贫穷,还欠下富人的许多债,还不起债的人们有一些按契约成了“债务奴隶”,有一些则被迫逃亡异地,于是民怨沸腾。愤怒的穷人希望平分富人的土地和财富;而富人却不愿意放弃自己得到的任何利益,一部分甚至骄奢傲慢,贪婪无厌。激烈的冲突似已不可避免,而一旦陷入内战则可能倾覆城邦。

清晨,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兴致勃勃的人们正急切地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将在此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

只见梭伦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步登上讲坛,环顾四周,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此时,嘈杂的会场立时变得鸦雀无声,人们凝神屏息,视线随着梭伦不约而同地投了那个大木框。

梭伦用手一拨,将架在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便呈现在人们面前。梭伦高声宣读了这项旨在打击没落氏族贵族、促进奴隶制经济发展的法律“解负令”,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契全部废除,被抵掉的土地归还原主,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作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并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声明;“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那些无力还债的农民更是起劲地欢呼,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

改革后,财主再也不能这样做了,广大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那些因欠债而被卖到异邦的人由国家出资赎回了。正如梭伦在诗中所写的,他拔掉了竖在被抵押的土地上的债权碑。梭伦自然因此受到了广大平民的爱

标签: 梭伦古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更多文章

  • 梭伦改革简介:奠定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梭伦,古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首席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

  • 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东印度公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印度,英国,殖民,,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与今天的跨国公司并不相同。东印度公司是从自己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16世纪末17世

  • 解密: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到底是如何解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印度,英国,殖民,,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有三:1.公司职员贪污走私成风,使公司总收入锐减。2.因公司对印度人民的横征暴敛,造成印度人民不断起义。而公司要镇压起义,就需大笔开支。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公司陷于重重危机之中。3.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资本的代表,而工业资本在英国迅速发展壮大,商业资本逐渐失去了

  • 东印度公司的发展过程:殖民地的掠夺是如何进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印度,英国,殖民,,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实力越来越强,逐渐就占领了上面提到的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另外一个城市孟买。在这里设立了三个管区,各设一名省督管辖,把这些地方变成了进一步侵占印度其他地区的根据地。东印度公司训练雇佣军,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拥有,但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实际上是为英国人服务的。它由欧洲军官

  • 东印度公司的历史:这家公司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印度,英国,殖民,,东印度公司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The Company of Merchants of London Trading into the East Indies)。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

  • 罗斯福新政的具体举措:各方面让美国摆脱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y)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2] 。新政的主要措施实施结果:“应当指出,罗斯福新政措施是总统权

  •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美国面临最大一次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Capitalism) 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胡佛政府反危机的失败及之后1、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2、加剧了经济危机危害,使美国经济跌入

  • 罗斯福新政简介:罗斯福主导的经济复苏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罗斯福,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The Roosevelt New Deal)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核心三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也称三R新政。新政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通过国会制定了《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历史影响:该怎么评价该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非暴力不合作,甘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并从1947年开始在印度的长期以来的统治。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

  • 陪都城市的定义:什么样的城市被称为是陪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陪都,两京,制度,

    陪都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指在首都以外另设都城,又称“两京制度”,历史上的陪都建制,大部分学者将西周初年的洛邑视为陪都制度的滥觞,此后,无论大小王朝无不仿照西周的两京制度,且许多王朝与政权不止有两京。1、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