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美国派航母瞄准印度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美国派航母瞄准印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4/1/1 6:19:37

1971年,南亚次大陆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美苏在这场战争中分别站在巴印两边,让人仿佛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影子。限于许多档案尚未公开,对美苏涉入其中的程度说法不一,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方面最新解密的件显示,美国在那场战争中对印度的敌意远比人们想像的强烈,甚至做好了攻击印军的准备。

对巴印从平衡到“倾斜”

在1970年之前,美国对印度巴基斯坦两国采取平衡策略,与两国都建立了盟友关系。但随着印度与苏联走得越来越近,美国开始警惕起来。1971年3月,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下令对东巴基斯坦要求自治的孟加拉民族主义者实行军事镇压,大量难民涌出。这一事件给了印度打击宿敌的良机,印巴局势顿时剑拔弩。此时的美国尽量在印巴之间搞平衡,美国巴基斯坦表示,应该以政治方式解决东巴基斯坦的自治和独立问题。7月7日,尼克松的助手基辛格在秘密访问中国途中前往新德里,一方面表示同情东巴难民给印度带来的负担,一方面保证“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美国都将支持印度对抗来自中国的压力”。

但美国的这种平衡是有限度的,考虑到巴基斯坦在开中美外交关系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印度向苏联的靠近,美国的天平明显向巴基斯坦倾斜。1971年7月19日,基辛格在与巴方官员谈话中说:“很显然,我们和巴基斯坦有某种特殊关系。”同一天,基辛格通过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向印度传话,希望印度不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10月9日,基辛格再次约见多勃雷宁,要求苏联阻止在印受训的4万游击队员返回东巴。

此时的印度积极为自己寻找国际支持。8月,印度与苏联签订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条约”,10月-11月,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访问欧美6国。但访美经历很不愉快,基辛格称那次会面是“尼克松和外国领导人最不幸的会见”,两人“谁都听不进去对方的意见”。尼克松希望印度保持克制,英迪拉不屑一顾,开始给尼克松上起历史课,结果下一场会见尼克松让英迪拉等了45分钟。会后,基辛格确信,印度的目标就是毁掉巴基斯坦。

抽调第七舰队威慑印度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同时在东巴多个地区向巴基斯坦发起进攻。经过两周战斗,印军占领了整个东巴基斯坦。12月3日,巴基斯坦从西边对印度发起袭击,引发全面战争。由于印军在军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美国不得不有所行动。尼克松给苏联领导人写信呼吁:“必须在西线立即停火。如果不停火,我们将不得不认为这是针对整个巴基斯坦的侵略行为,而巴基斯坦是我们对之承担义务的友邦”。12月10日,基辛格在与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老布什和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的会谈中,明确表明美国要保证西巴基斯坦的独立和完整,决不能让印度彻底击败巴基斯坦。基辛格表示:“我们将派遣军舰进入该地区,并从约旦、土耳其、伊朗等地向巴基斯坦秘密转运军事援助物资。”

此前一天,华盛顿接获情报部门的报告,获悉印度计划攻入西巴境内。形势危急,华盛顿命令从第七舰队抽调力量,向孟加拉湾派遣包括航母在内的舰队,华盛顿认为这支舰队将表明美国要介入南亚冲突的决心。12月15日,美国“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和7艘驱逐舰以及一艘核动力潜艇组成第74特遣编队,进入孟加拉湾,2000名美军陆战队员也跟随舰队而来。

对于美国的军事行动,印度的解读是“核恐吓”。印度外交部最新解密的机密文件称,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下令让三支海军陆战队随时待命,以威慑印度,同时命令美国“企业”号航母瞄准印度军用设施。有关文件称,美国动员第七舰队开赴孟加拉湾,名义上是疏散美国侨民,实际上是准备攻击印度军队。当时美国虽宣布对印巴都实施军事禁运,却通过其他渠道支援巴基斯坦。“我们大使馆的评估显示,印度被(美国)贴上‘侵略者’的标签,派第七舰队到孟加拉湾是尼克松的个人决定”,“‘企业’号航母上的轰炸机得到授权,如有必要,将轰炸印军通讯设施”。

不过,事后看来,美国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起到作用。通过各方协调,在美国舰队进入孟加拉湾的第二天,战争就结束了。但美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却留下很多话题。

孟加拉湾的危险游戏

据说有这样一段插曲:在英迪拉·甘地主持的一次简报会上,印度海军参谋长提醒说,美国舰队正驶入孟加拉湾,但英迪拉毫无反应。海军参谋长以为总理没有听到,过了一会又重复一遍,结果被英迪拉当即打断:“将军,你第一次说我就听到了,让我们继续开会。”在场的军官全惊呆了。

美国记者、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他写的关于基辛格的传记里,对“企业”号航母向印度示威一事也有过生动记述。他写道,基辛格在处理危机时很喜欢发信号,之前中东出现危机时就曾向东地中海派遣航母,这次他绕开国防部长,命令上将祖沃特把“企业”号从越南调到孟加拉湾。问题在于,孟加拉湾有英国、苏联等国各种各样的船只往来穿梭,没人知道美国军舰跑去具体是传递什么信息。1989年,祖沃特访问印度时拜访已退休的印度海军司令,问及印度海军当时是否感到威胁,这名印度将军回答说,没有,他给舰队下的命令是,“如果碰上美国军舰,把他们的军官请来喝一杯”。

俄罗斯方面披露的文件则展示了这些轶事背后的惊险游戏。有资料显示,在印巴战争全面打响后,苏联情报部门发现,有英国军舰在靠近印度领土的海域活动,为首的是英国“鹰”号航母。为帮助友邦印度,苏联海军出动一支舰队。“我接到命令追踪英国海军,我指挥战舰在孟加拉湾做好准备,守候英国航母。”舰队指挥官弗拉基米尔·克鲁格亚科夫回忆说。为了能同英国航母抗衡,苏联又从海参崴调来巡洋舰、驱逐舰和核潜艇。见此情形,英国航母主动退却,南下直奔马达加斯加。

之后,苏联人又迎来美国航母“企业”号。据克鲁格亚科夫说,他得到命令,不能让美国舰队接近印度的军事基地,“我们包围它们,导弹瞄准‘企业’号。我们封锁海路,既不让它们去卡拉奇,也不让它们去吉大港和达卡”,“上级还命令我让潜艇浮出水面,以便美国海军或卫星看到它。这样做是为了表明,我们在印度洋拥有可使用的一切手段。”苏联海军对美国舰队的尾随追踪在印巴战争结束后仍持续了20多天。

更多文章

  • 花间派创始人温庭筠 空有一身才华却不会做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温庭筠,花间派

    他的名字叫温庭筠,字飞卿,开创的词派叫花间派。看他的那些词作,那是何等温软旖旎。所有这些,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他是如何倜傥潇洒、玉树临风。可实际上他是个大大的丑八怪,在他的多个外号中,最有名的就是“温钟馗”。连鬼见了钟馗都要被吓跑,仅从这个绰号就知道他起码属于严重影响市容那个类型的。乃至有传闻说,这哥们

  • 《天工开物》一书堪称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为何却被清朝禁掉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天工开物》,明朝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明末著名的百科全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工开物,作者,古代书籍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1587~?)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科技巨人。他一生淡泊功名,专心从事生产技术的考察,随时把考察所得记录下来,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记述了直到明代为止的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所以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分上、中、下三集,从专门技术的角

  • 南燕平原公主的一生:她有过几段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十六国,南燕,平原公主

    死后当埋我于段氏墓侧,若魂魄有知,当归彼矣。——《晋书》这是《晋书》中的一句话,大意是我死后要把我埋葬在段氏坟墓的旁边,如果这世界真的有灵魂存在,那么我死后就要去找他。不必知道这句话的具体语境,其间痛彻心扉的爱情我们就已经领略一二了。虽然寥寥数语不及中国历史上那些优秀的爱情诗篇艺术水准高,但就是这样

  • 鲁班把毕生所学都写成的鲁班书为什么会被禁呢 为什么看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班,鲁班书

    说到鲁班,大家就会想到能工巧匠四个字,鲁班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鼻祖了。当然很多爱玩游戏的小伙伴会鲁班七号的强大,历史上的鲁班发明了很多工具,像打仗用的云梯、钩强,还有日常生活中用的一些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把毕生所学都写成了《鲁班书》,这部书被誉为奇书,也是一部禁书。这部书蕴含了鲁班一辈子的心血,

  • 北魏四十万大军灭后燕,慕容农为什么输掉了江山?(北魏攻后燕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燕,十六国,北魏攻后燕之战

    北魏登国十一年(396年)11月,身受重伤的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回到都城中山,他带来一个坏消息:“晋阳被北魏占领了。”北魏雄主拓跋珪亲率四十万步骑兵,兵分三路,逐鹿中原。晋阳首当其冲,后燕司马慕舆嵩趁慕容农带兵出击之际,关闭城门,临阵降魏。北魏和后燕同出鲜卑,世为姻亲,为什么会撕破脸皮,大打出手呢?北

  • 萨尔浒战役为何会失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萨尔浒战役,明朝

    提起大明王朝万历皇帝,人们总会想都的是,此人三四十年不上朝的“感人”故事,要不说清朝的统治者总是拿明朝的皇帝当反面典型呢,因为清朝的统治者在昏庸,也不会这么的怠政,可是小编要说的是,即使再怎么不上朝,明朝皇帝对于日本就一句话“不怂,就是干”,明朝万历年间的三大战役中的朝鲜战役,那就是扬我国威的例子。

  • 隋唐洺水之战对当时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洺水之战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为了消除刘黑闼军队势力,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率兵讨伐刘黑闼。洺水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下,窦建德死后,刘黑闼

  • 洺水之战的评价:对历史的影响就如多米诺骨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洺水之战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为了消除刘黑闼军队势力,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率兵讨伐刘黑闼。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下,窦建德死后,刘黑闼自立

  • 朱棣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迁都燕京的 迁都燕京简介(朱棣迁都燕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朱棣,朱棣迁都燕京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背景迁都前的南京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