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故事简介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故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4/1/17 8:46:30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自《水浒传》第三回。

北宋年间,好汉九纹龙史进来到渭州,结识了小种经略府的鲁达鲁提辖,两人意气相投,一起去喝酒。路上,遇见好汉打虎将李忠,于是三个人一起去喝酒。

到了酒馆,刚喝了没几杯,就听隔壁传来一阵阵啼哭。听了一会儿,鲁达心里烦躁,把手里的酒碗往地下一摔,酒保赶紧过来赔罪。 鲁达说:“那是谁在隔壁打扰我喝酒,你把他们给我叫过来。” 片刻,酒保带进一个白头老翁,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刚才就是他们在隔壁哭泣。鲁达让他们别哭了,有什么委屈说出来听听,那女子这才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原来,父女二人姓金,女儿名叫金翠莲,是郑州人。和父母来到渭州投亲靠友,没想到亲戚家搬到南京。母亲在此地病死了,父女二人回不去家,只好在酒楼卖唱。 有个“镇关西”郑大官人,看到金翠莲有些姿色,就强行找媒人作媒,纳她为妾,还写了三千贯彩礼钱的文书。可这三千贯钱,一文都没有给。 金翠莲嫁到郑大官人家不满两个月,就被他老婆赶了出来,还追着讨要彩礼钱。老父亲当初连一文钱也没得到,如今哪里来钱还他。不得已,父女二人只好在酒楼卖唱,每天的收入被他们家人拿走大半,这几天酒客稀少,赚不到钱,父女俩人想到又要受他家人打骂,又伤心又害怕,这才哭了起来。

鲁达说:“不就是那个卖肉的泼皮,还好意思称‘镇关西’,你们等着,我去打死他就来。”说完拔脚就要出门。 史进和李忠赶忙拦住,劝了半天才又坐下。鲁达从身上掏出所有的银子,又让史进和李忠凑了些,凑足十五两银子,给了金翠莲父女,让他们第二天一早回东京去。

送走了金翠莲父女,鲁达越想越生气,快步来到状元桥。 到了郑屠户的肉铺前,郑屠户正坐在里面喝茶。看到鲁达来了,郑屠户赶忙起身,笑脸相迎,招呼伙计搬了个凳子给鲁达坐。 鲁达不动声色坐下说道:“奉小种经略相公之命,来买点肉,要十斤精肉,半点肥肉也不要有,细细剁成肉酱。” 郑屠户说:“那好办,提辖稍坐,我让伙计们立刻去办。” 鲁达说:“不,你亲自来剁。” 郑屠户选了十斤上好精肉,一点肥的也没有,细细地剁成肉酱。直忙活了半个时辰,这才弄好,包在荷叶里,让伙计给经略府送去。 鲁达说:“先别送,再要十斤肥的,半点精肉也不要有,细细剁成肉酱。” 郑屠户说:“瘦肉馅可以包馄饨用,肥肉馅用来干什么呀?” 鲁达说:“相公吩咐,谁敢问他,让你剁你就剁好了,问那么多干什么?” 郑屠户没办法,又细细剁了十斤肥肉馅包好,这一趟又是半个时辰,搞得身上大汗淋漓。 鲁达又说:“还要十斤寸金软骨,半点肉也不要,细细剁碎。” 郑屠户笑着说:“提辖不会是来捉弄在下的吧。” 鲁达拿起剁好的两包肉馅说道:“洒家就是来捉弄你的。”说着,把肉馅往郑屠户脸上一扔,就好像下了一阵“肉雨”。 郑屠户心头火起,操了一把尖刀,恶狠狠扑过来。鲁达一把擒住他手腕,一脚踢在小肚子上,郑屠户扑通一下倒在地上。鲁达用脚踩住郑屠户胸膛,骂道:“你这狗一样的人,也敢叫镇关西,你是怎么骗了金翠莲的。”说着,一拳打在郑屠户鼻子上,就好像开了个油盐铺,酸甜苦辣都冒出来了。

郑屠户手里的刀也扔到一边,嘴里大叫:“打得好。” 鲁达说:“还敢应声,没打够你。”照准眼上又是一拳,这次好像开了个染坊,红的黑的紫的都冒了出来。 这回郑屠户开始求饶了,鲁达说:“你不求饶,硬到底洒家就不打你了,求饶还打。”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这次就像开了个乐器铺,锣鼓铙钹一齐响。 郑屠户挺在地上,一下子不动弹了,鲁达说:“你这家伙装死,洒家还打。”正提拳要打,看见郑屠户脸色渐渐变了,果然被打死了。 鲁达寻思:“这小子不禁打,看来要吃官司了,还没人给送饭,不如趁早撤退。”心里想着,鲁达站起身来,大步离开,一边走,一边回头喊道:“你这小子装死,回头再找你算账。

鲁达回到家里,收拾了些衣服,拿了一条齐眉棍,出了南门,一溜烟走了。 外面官兵搜捕,鲁达无处可去,只好跑到五台山出家避难,起法名鲁智深。但他生性豪爽,喜好饮酒吃肉,耐不住清规戒律,没几天就因喝酒闯下大祸。寺院主持给东京大相国寺主持写了一封信,让鲁智深去那里修行。

人物名片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北宋年间,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身长八尺,长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与史进、林冲武松杨志等交好。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家当和尚,后与杨志、武松占领二龙山担任大头领。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梁山上司职步军总大将。死后追封义烈照暨禅师。

更多文章

  • 武松电视剧第9集剧情:拳打镇关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松,拳打镇关西

    武松电视剧第9集剧情介绍外面下着大雪,武松回家要告诉大郎自己要出差一个月。武大出去卖炊饼只有金莲一人在家。金莲真心将武松叫进屋内。金莲听说武松要出差赶紧拿出为武松做的鞋和衣服。金莲对武松仍是念念不忘。这时武大回来了,大郎回家金莲也很是热情,大郎告诉武松现在金莲听话多了,对自己也好多了。吃饭时武松告诉

  • 扶余国出现于什么时候?简介其历史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余国,春秋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

  • 梁山好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双手把树连根拔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水浒传中不少经典打斗桥段,描写这些威猛大汉的经典小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就是其中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不仅在小说中,甚至在中学生的课本中也引入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网络配图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

  • 武松醉打蒋门神 仅仅只是为了替施恩出头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武松,醉打蒋门神

    我们现在知道,如果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评价的话,施恩和蒋门神是一路货色。他们的行径符合黑社会的所有特征:政治上有靠山,施恩的靠山是他亲爹,老管营。蒋门神的保护伞是张团练。采取暴力的方式巧取豪夺,简单来说,他们两个都是孟州这个地方的黑社会大佬,他们之间的恩怨就是两个黑帮之间因为“抢地盘”(快活林)而发生的

  • 武松醉打蒋门神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松,蒋门神,水浒传,醉打蒋门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个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醉打蒋门神的主要内容:是说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武松为给哥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

  • 醉打蒋门神的是谁?武松和蒋门神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蒋门神,武松,醉打蒋门神

    导读:蒋门神,本名蒋忠,作为走狗和帮凶,自己并无什么特殊的背景,但因身长九尺,一身好本领,使得好枪棒,曾自吹自擂是“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所以有了作为走狗和帮凶的资格和本钱,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下级官吏之间为私利而相互倾轧中充当了一方的打手。人物评议谈谈施恩与蒋门神。在这两个人身上,《水浒传》的作

  • 五千步兵大败十万铁浮屠的人不是岳飞 而是一个叫做刘琦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铁浮屠

    公元1139年,这是南宋建国的第12年,宋与金朝又一次罢兵议和,这是第五次签订停战协议,根据规定,这一次,金朝应该退还,河南,陕西,南宋向金朝再一次纳税无数。可是仅仅不到一年,金军立马撕毁协议,派完颜兀术带领10万大军南征,这回气势冲冲,10万大军皆是精锐之兵,赫赫有名的铁浮屠,金军刚刚归还的陕西,

  • 中国古代四大部队盘点 铁浮屠排行第二,第一名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秦军,铁浮屠

    盘点历史,每个朝代的更迭都离不开一只强大的军队,他们名字不同,编制不同,人数也不同,但他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战无不胜,使敌军闻风丧胆,甚至只闻其名便可不战而屈其兵,笔者为大家整理出了四个最具威名和特点的部队,只是客观排名,孰强孰弱还需看官自行斟酌。汉朝铁军汉朝的军队的强弱可以根据匈奴军队进行

  • 郾城大捷是怎么打的?岳飞是怎么对付铁浮屠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宋朝,铁浮屠

    提及岳飞与岳家军的郾城大捷,爱好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此战岳飞大破金兀术引以为傲的精锐重骑兵——铁浮屠。但具体这仗怎么打的,因为史料的缺失,今天的我们对于此战已经所知不多。而本文努力结合古今中外的相关史料,还原这一惊心动魄的大战。▲《精忠岳飞》剧照“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

  • 白耳兵的名声到底有多大 猇亭一战百人将士击退上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备,白耳兵

    三国时期蜀汉有一支精锐部队,也是刘备麾下的近卫军,归陈到统帅,此军曾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后又镇守蜀汉东部,立下赫赫功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耳兵,也即“白毦卫”。“白毦兵”的说法出自《诸葛亮集》: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所谓白毦兵,就是用白色旄牛尾作为装饰的部队。《通俗文》:毛饰曰毦。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