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中殖产兴业带来了什么经济繁荣

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中殖产兴业带来了什么经济繁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4/1/21 19:43:17

1871年11月至1873年9月,明治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伊藤博为首的勋臣分批到欧美考察。远赴欧美的日本使团不断地写信回国,提出“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以此作为明治政府的改革方略。明治政府于1870年12月成立工部省,于1873年11月成立内务省。在经济方面,明治政府强推“殖产兴业“殖产兴业政策,希望通过国有资本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明治政府将矿山、工场、纱厂、铁路都收归国有,在西方技术的帮助下,建起了一批批的模范工厂、模范产业,但也导致那些工商业转型失败的贵族、武士迅速破产。于是,明治政府内部出现了保守与改革两派。依靠地方武装起家的明治勋臣西乡隆盛开始同情没落的武士阶层,提出日本东亚战略,实施对外扩张。

以西乡隆盛为首的一帮明治大佬开始琢磨:到底是攻打朝鲜,还是攻打台湾。而明治政府认为,朝鲜只是大清帝国的属国,台湾却归入了大清帝国的版图,所以打朝鲜更容易得手。美国人听说后相当高兴,德隆希望华盛顿政府能够支持自己,让自己来驾驭日本这只小猎犬。

副岛种臣,“佐贺七贤”之一、明治政府勋臣,和西乡隆盛一样,都是扩张主义者。1872年8月,在副岛种臣的强推之下,明治政府居然把驻朝鲜釜山的草梁倭馆转归日本外务省直接管理。但就在此时,前往欧美访问的岩仓具视、大久保利通等人回到日本,他们想将从欧美学来的、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改革全面推进,让日本先强大起来再对外扩张。于是,西乡隆盛与副岛种臣进兵朝鲜的计划便一拖再拖。

欧美之行令岩仓具视等人深受刺激,他们发现,不仅英、法、德、俄等欧洲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连丹麦、瑞典这些弹丸小国也都拥有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当时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在与日本使团把酒言欢后提道:“国际政治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罗马角斗场,普鲁士从一个小国走向了统一的大德国,唯一的诀窍就是通过军事强权去获取国际上平等对话的权利。”

俾斯麦酒后的一通慷慨陈词令岩仓具视一行激动不已。岩仓具视在德国考察期间意识到,德国人先是通过战争勒索了法国人50亿法郎和矿山,然后又将大量的战争赔款投入到银行和矿山中,令德国经济以火箭般的速度直冲而上。因此,岩仓具视认定德国的军事强权是“富国之本”,而英、法的工商业经验则是军事改革的重要保障,日本要成为大国也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岩仓具视在欧美考察期间听到不少关于中国的言论。例如,俾斯麦就根本不看好中国的改革。没错,在围剿太平军的过程中,清政府就开始摸索着国有资本的改革。但在俾斯麦看来,中国的改革只注重技术层面,对政治体制与社会制度改革却重视不够,失败早已注定。

俾斯麦对中国改革的悲观态度令岩仓具视感到振奋。他觉得日本一直活在大清帝国的阴影之下,一旦通过改革超越中国,东亚强国之远略指日可期。不过,岩仓具视很快就冷静下来,他意识到以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为首的汉族官僚集团开始将改革从国有资本扩大到民营资本,中国富国强兵的全面改革也已经开始了。一旦日本出兵朝鲜,中国为了维护龙兴之地东三省的利益,一定会出兵帮助朝鲜这个属国,日本扩张的锐气将受到严重打击。

1873年,副岛种臣带着李仙得来到北京,参加同治皇帝的亲政大典。到北京后,副岛种臣大半夜跑到总理衙门,要求享受与欧美使臣一样的觐见礼遇,结果遭到奕的拒绝。期间,李仙得不断在北京活动,拉拢欧美各国公使,为日本出兵台湾寻找借口。

标签: 日本伊藤博文殖产兴业

更多文章

  •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失败后给国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莱比锡战役,法国,莱比锡会战

    以前让整个欧洲胆寒的法国军队在经过远征俄罗斯、萨克森战役和莱比锡战役的失败后,元气大伤。许多优秀的法国士兵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场,长眠异域。现在,军队剩下来的士兵有一半是战斗经验不足的新兵,在对抗强大的敌军时,战斗力明显不如那些老兵。法军将领们厌倦了战争,在以前的战争中,他们跟着拿破仑东征西战,虽然也

  • 什么是莱比锡大会战?一场决定德意志民族独立的关键战役(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

    法军在1812年侵俄战争惨败后,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便急速汇集起来。英国的工业资本主义与东欧的农业封建主义、西班牙的教权主义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各国的君主主义与民主主义,组成了不协调的反法大联唱1813年3月,有英、俄、西、葡和瑞典参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在春季的战役中,俄普联军渡过维斯杜拉河和

  • 拿破仑时代最惨烈一战:莱比锡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莱比锡会战,法国,拿破仑

    莱比锡大决战以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骑兵战拉开序幕。10月13日,驻扎克勒贝恩一带的缪拉所部,包括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八军、维克托的第二军和劳里斯顿的第五军以及克勒曼和帕若尔的骑兵军,统共32000步兵、9800骑兵和156门大炮。维特根施泰因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团前锋正从南边逼近莱比锡,他估计前方是掩护

  • 特拉法尔加战役双方兵力如何?怎么评价这场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特拉法尔加战役,英国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英法此战中的指挥者正是一对历史上最著名的对手——具有传奇色彩的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Horatio Nel-son)和维尔纳夫。1805年10月21日,双方舰队

  • 特拉法尔加战役的背景是什么?伤亡情况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特拉法尔加战役,英国

    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战。1793年的土伦战役,初出茅庐的拿破仑第一次面对英国。他还不了解他的对手是什么样子的,就已经用大炮的火蛇扫荡

  • 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纳尔逊:英国海军第一人(特拉法尔加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特拉法尔加海战,拿破仑,纳尔逊,,特拉法尔加战役

    在世界海军史上,纳尔逊子爵可是一颗无比炫目的超级巨星,如果说拿破仑是陆地上的猛虎,那么纳尔逊就是大海里的蛟龙!这位只有一只胳膊一只眼睛的将军指挥英国皇家海军把拿破仑的舰队打了个稀巴烂,将拿破仑侵吞英国的迷梦砸得粉碎,而拿破仑对这位强劲的对手还相当崇敬,他下令所有的法国军舰上都要悬挂纳尔逊的画像。纳尔

  • 大理寺和刑部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权力更大(刑部尚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刑部尚书,六部

    大理寺和刑部有什么区别?一个审判冤假错案,一个负责审判罪犯。这个得分时期,主要可以划分为隋唐和明清两个时期,隋唐时期的大理寺的刑部更多只是个执行机构,而大理寺才是主审部门;直到明清两代,刑部权力开始加大,承担审判的责任,而大理寺则负责对冤案、错案的驳正和平反。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实行三法司制度,即刑部、

  • 刑部尚书主要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刑部尚书,六部

    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曾经听说过刑部尚书的名号,但是仅仅限于一个配角而已,古装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往往由兵部尚书来担任,考察官员功绩一般由吏部尚书来担任,给皇帝建造个宫殿啥的,由工部尚书来担任,但是刑部尚书是干啥的呢?有人说顾名思义,就是谁犯了错负责抓人施以刑罚的,这种说法并没啥问题,在明朝之前,

  • 吏部尚书都有哪些?都分别担任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吏部尚书,唐朝

    相当于组织人事部长的吏部尚书有多大职权吏部尚书,位列朝廷“六部”之首。吏、户、礼、兵、刑、工,此为国家中央六大部,其长官,为尚书,朝中“六卿”。吏部,作为六部第一部,其最高长官吏部尚书,实权在握,位尊名显。在明朝洪武十三年至正统年间至少六位皇帝时期,吏部尚书,实际权力与实际排位,是紧跟皇帝之后。似是

  • 诺亚方舟遗址被考古发现 能不能揭开传说中的诺亚方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诺亚方舟,土耳其,诺亚方舟遗址

    诺亚方舟,传说是一只方形船,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躲避一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灾难。关于诺亚方舟的传说和记载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圣经·出埃及纪行》、墨西哥古代的《编年史》、巴西西部的古老传说,不仅如此,各古国都有相似的记载。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几乎都流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