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铁蹄征服世界时有多少重骑兵?还有着哪些武器

蒙古铁蹄征服世界时有多少重骑兵?还有着哪些武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67 更新时间:2023/12/23 0:51:23

在影视学作品中,蒙古人都被描绘成喜好“弯弓射大雕”的射箭民族,世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假象,那就是蒙古骑兵全部都是弓箭手,他们靠着高超的骑射技艺一路横扫欧亚大陆。

其实蒙古的弓箭就相当于现代战争中的火炮或是狙击手,不管前期怎样火力覆盖,最终的胜利都是需要通过步、骑兵的冲锋来获得的。

美国学者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考证,蒙古军队中手持弓箭的轻骑兵虽然多,但也只占六成,其的都是装备刀枪的重骑兵。关于蒙古骑兵近战装备,《黑鞑事略》记载道:

“有环刀,效回回样,轻便而犀利,靶小而褊,故运掉也易;有长、短枪,刃板如凿,故着物不滑,可穿重札。”

自环首刀在汉代被发明出来后,由于其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相比于剑,在劈砍时不易于折断,而且还容易破开敌方铠甲。当环首刀大规模装备部队后,剑就成了彰显身份的一种象征,不再用于实战。

与中原的环首刀不同,蒙古的环刀受西域“大食刀”的影响,刀身有一定的弧度。弯刀的优势在于骑兵冲锋时,可以借助战马的速度来增加劈砍的力度,但却不会被巨大的冲击力震飞脱手。

弯刀在高速劈砍时,借助手臂的配合可以从敌人身体上划过,这样切割的伤口更长、而又不致于使刀身深入敌方身体无法拔出。直刀则必须增加自身的重量才能增加杀伤力,反而会进一步增加骑兵的负担。

除了弯刀,枪矛也是蒙古军队普遍装备的制式武器之一。蒙古人称长枪为“只塔”,长矛为“苏勒德”。苏勒德是用最好的牡(雄)马身上的马鬃系在长矛的刃口之下,代表着蒙古民族的守护神和军队的战旗。由此可见,枪矛在蒙古人心中和战场上的作用并不比弓箭逊色。

随着战车的没落和铠甲等防御性武器的发展,以勾啄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戈逐渐被长矛取代。枪作为矛的变体,虽然枪头变短了许多,没有了“扫”和“劈”的功能,但和骑兵战术结合起来,则获得了更强大的灵活性和刺杀力。

蒙古军队装备的枪上有一个钩子,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著作《出使蒙古记》中记载:

“在他们之中,有某些人有矛,这种矛在铁颈上有一个钩,如果他们能够的话,他们就用这个钩把敌人从马鞍上拉下来。”

这种带钩子的长枪在蒙古西征时,与弓箭密切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欧洲重装骑兵的强悍防御力,蒙古军队先是用轻骑兵骚扰和引诱敌方,待其筋疲力尽之时,再派出重骑兵冲击对方阵地。即便长枪无法一下洞穿敌方装甲,但只要能将其拉下马,厚重的装甲自会压得他们无法动弹。

除了带钩子的长枪,蒙古人还有一种两头都有枪头的双头枪。很多学者考证,《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就生活在元末明初,他受元代蒙古兵器的影响,因此创作了董平的双枪和宁的钩镰枪。在长枪和环刀外,蒙古军队还有许多辅助型武器,诸如斧子、骨朵、狼牙棒、套索等。

作为一个小小的草原部族,蒙古人要想征服整个欧亚大陆,必然要选择用最小的方式换取最大的胜利,他们从不轻易与敌人贴身肉搏。弓箭作为远程杀伤武器,因此成为蒙古军队重要要的武器,但是以武开国的蒙古人知道长枪和环刀等近战武器才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标签: 蒙古元朝重骑兵

更多文章

  •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我国相比为什么如此大的反差 原因有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联,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改革

    二战后历史来看,说到能够影响世界局势的大的变革,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联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个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两个世界最大国的改革,结果截然相反,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分崩离析,直接一份为十五,而我国的改革开放,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真实原因有三点

  •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为什么失败了,震惊了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俄国,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共拯救苏联社会主义的最后一次尝试,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苏联的改革跌宕起伏,不仅深深影响了苏联,更震惊了世界。戈尔巴乔夫时光倒退到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他踌躇满志,准备把苏联带

  • 中古世纪基督教在历史上的转折——米兰敕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伊斯兰教,基督教,米兰敕令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跟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而这三大宗教的信徒可以说是占了全球绝大部分的人口,曾经对世界的各个地方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不管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的。虽然说起来现在的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没有以前那么虔诚,但是不可否认宗教的影响力还是存在

  • 米兰敕令:欧洲史首个具有宗教宽容色彩的合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米兰敕令

    米兰敕令的历史背景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基督教的发展和君士坦丁一世的上位,在颁布米兰敕令之前,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它的前身就是犹太教,公元元年的时候犹太教分化成了4个宗派,所以基督教就是其中之一。君士坦丁一世雕像基督教在传播进入罗马之后,立刻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所以基督教的势力在古

  • 橘奈良麻吕之变的发动者:橘奈良麻吕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橘奈良麻吕之变,日本

    橘奈良麻吕,约生于721年(养老7年),卒于757年7月(天平宝字元年七月),是奈良时代的贵族,左大臣橘诸兄之子,官至正四位下参议,赠正一位太政大臣。740年(天平12年),橘奈良麻吕的官位升为从五位下,同年中又升为从五位上。741年(天平13年),橘奈良麻吕出任大学头。父亲橘诸兄深得圣武天皇的信任

  • 揭秘:橘奈良麻吕之变的经过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橘奈良麻吕之变,日本

    橘奈良麻吕之变是发生在奈良时代的政变。橘奈良麻吕企图消灭藤原仲麻吕,另立天皇,遭人密告后败露,政变尚未发动之前即中止。经过政变的策划与泄露橘奈良麻吕不满于藤原仲麻吕的专横,计划集合所有不满藤原氏的人铲除藤原仲麻吕。同年6月28日(7月22日),山背王向孝谦天皇密告:"橘奈良麻吕计划举兵包围藤原仲麻吕

  • 橘奈良麻吕之变发生于什么时候?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橘奈良麻吕之变,日本

    橘奈良麻吕之变是发生在奈良时代的政变。橘奈良麻吕企图消灭藤原仲麻吕,另立天皇,遭人密告后败露,政变尚未发动之前即中止。757年(天平宝字元年),橘诸兄之子橘奈良麻吕为了打倒掌握实权的藤原仲麻吕,联合大伴氏、佐伯氏、多治氏等旧贵族,企图废除藤原仲麻吕推举的大炊王为皇太子,结果事情败露,橘奈良麻吕被捕入

  • 隋文帝改革主要在哪些方面?政治和军事方面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文帝改革,隋朝

    政治改革确立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废除不合时宜的北周六官(天、地、春、秋、冬、夏)制,北周的官僚体制基本上是效仿原来西周时期的《周官》即《周礼》的形式,很原始、极混乱。六官制,称谓复杂,职掌不明,办事效率低下。杨坚恢复了汉魏时期的体制,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杨坚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三师、三公只

  • 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隋文帝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改革

    杨坚为中华民族大一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公元581年从少数民族手里夺得了政权,创立了隋朝政权,结束了汉族几百年被异族统治的局面。他把年号设为开皇,重新建立汉族政权,勤政爱民,以身作则,他所统治的时代被历史学者称为开皇之治。治,代表朝代兴旺,表示明君之治。历史上成为治的君主并不多,隋文帝用他睿智,英明

  • 隋炀帝陵墓中陪葬品曝光 全身就只剩下两颗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隋炀帝,隋炀帝陵

    说到隋炀帝,很多人的第一想法的就是暴虐残忍,荒淫无道。而之后隋炀帝就被宇文化及给杀害,之后隋炀帝的墓穴纠正了千古之谜,但是在江苏的一个房地产现场去发现了一个隋唐时区的古墓,经过专家的鉴定之后发现,这就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墓穴。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隋炀帝墓穴陪葬品曝光,十分的寒酸,最后遗骸只剩两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