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清朝刑部的黑暗,一般人不知道的7个秘密

揭秘清朝刑部的黑暗,一般人不知道的7个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3/12/19 15:06:16

我们在清朝的影视剧作品中,经会听到“三法司”这个词,而且一旦发生了大案要案,还会出现“三司会审”这样的超大阵仗、豪华场面,

三法司在清代包括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地方就是清朝的执法衙门,故此,被称为三法司。

其中都察院的权责最轻,它主要的职责是评议官员,类似今日的纪、委,并有权监督刑部裁决的案件;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法、院,负责对刑部报上来的案件进行审核,其权力为中等。而刑部是一个负责抓、审和判的一线司、法机关,其职权范围最广,权力也最大。

“无召不得擅入,非相关人员不得擅入,违者严惩!”当初,刑部的门口,就竖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一下浓雾弥漫的刑部,究竟都有哪些我们不了解的秘密:

1、刑部的构成

《清史稿》有这样的记载:外省刑案,统由刑部核复。故此,刑部的部权特重,远超都察院和大理寺。刑部的老大是满尚书一人,汉尚书一人,其工作的内容包括:复核各省徒罪以上案件、审理京师徒罪以上案件、会同复核各省秋审案件、会同复核京师朝审案件,下设十八司,比如直隶清吏司,奉天清吏司和江苏清吏司等等,每一个片区的案子,都有主管这个片区的刑部郎中负责审理,可谓责权分明,条理清晰。

2、刑重、刑轻的疑问

刑部作为清朝最终的法律机关,每年都有新到的部员入职,这些新到的部员,到职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熟读《大清律典》《刑案则例》和《洗冤录》等书,一位心怀公正的年轻部员,在观看大清律时,觉得“仆人与主妇通奸者斩立决,主人奸仆人妻则罚俸三个月”这一条律法明显的不公,当时的满尚书大人听到下面的意见,他笑一声道:“谁定法谁说了算!”

3、处决犯人先改名

刑部处决犯人,如果犯人的名字中有“吉、祥、宏、大、光”等,需要将其加偏旁部首,照例要加刀字旁,家水字边,比如光,变成了赖文洗,林青最后变成了林清,洪大全被改名为洪犬全等等。通缉孙、文的时候,孙、文的名字被写成了孙汶,结果一个名叫孙淦的商人,被驻日公使馆的人当孙、文的弟弟给抓了起来……

4、刑部大牢的黑暗

刑部衙门坐西朝东,在这座衙门的西南角和西北角皆设有监狱,就是刑部大牢。沈荩本是天津英文版《新闻西报》的记者,因为在报纸上发表《中俄密约》内容,令慈禧太后大怒,沈荩被捕到了刑部大牢后,慈禧下旨,将沈荩立毙杖下。

刑部因为不对犯人行仗,故此,没有仗毙人的经验,他们做了一个巨大的板子,可是打了两百多下,也打不死沈荩,最后狱卒用绳子,将沈荩杀害!……

5、清代窃这几样东西是重罪

自从有人类开始,不劳而获的窃贼,便始终如同“苍蝇”一般的存在,但清代和现代的法律不同,在清代,窃贼这几样东西是不敢偷的,一旦下手,那就是重罪。

(1)、城门钥匙,谁要敢盗窃京城的城门钥匙,直接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2)、军营的兵器。谁要敢对这东西下手,直接流放或者绞刑。

(3)、窃取皇陵的祭祀用品,一律砍头,啥都不唠。

6、因为这事儿狱卒不敢为难犯罪的官员

刑部大牢的制度非常黑暗,狱卒的传统是勒索罪犯,特别是下狱的官员,更是他们敲诈和勒索的对象。

曾经有一位工部的官员,关押刑部大牢后,受尽狱卒的欺凌,后来他平冤出狱,调到刑部,成了主管监狱的官员,他就开始疯狂报复狱卒,甚至一天之中,打死了几个撞在枪口上的狱卒,从此以后,这些凶恶的狱卒,再也不敢为难当官的罪犯了。

7被判了两次死刑的刑部尚书

阿克敦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因为处理过几个“有权有势”的广东人,而遭到对手的举报,被朝廷定罪为“斩监候”。

雍正皇帝为了保阿克敦,就让他罪立功,去苏北水道疏浚工程。乾隆皇帝登基后,将阿克敦召回,并让他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第二年,就开始任刑部尚书官职,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不知道是哪个白痴翰林,竟将满文 “皇妣” 译为“先太后”这可是大不敬之罪,阿克敦又被连累,关进刑部大牢,再次被定罪为“斩监候”。

6天后,乾隆又赦免了阿克敦的死罪,并让他开始代理刑部尚书,一直到他卸任!

刑部原本是清朝的执、法机、关,可是法、律在某些人面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等于摆家家,当儿戏,清朝不灭亡,那可就是怪事了。

标签: 清朝,刑部

更多文章

  • 万历插手刑部破案,锦衣卫地位从此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万历,刑部

    万历十五年(1587年)发生了一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事:几个艺人在京城东市夜宵摊子上醉酒喧哗,并妨碍城管执法,被大兴县知县打了屁股。明朝时,大兴县管辖京城的东城区,县令是正六品。一般来说,副厅级领导依法打了艺人的屁股,小事一桩,打了也就打了。可是打狗还得看主人。艺人的主管单位是太常寺。太常寺主管朝廷的

  • “都察院左都御史”是“从一品”的待遇,权利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都察院

    左都御史这个官职,最早是在明朝时候产生的,专门用来行使监督权责。清朝也以这套制度实行监督。皇太极在关外的时候,就用它监督王公百官。不过,左都御史这个名字是到顺治时期,入关后才确立的。它的官阶,也经历了多次变动。最高时是正一品,后来又调到正二品,到最后才确立为从一品。左都御史成为都察院的长官,右都御史

  • 部堂、抚台、藩台、臬台、道台,这些都是什么官呢?(都察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官职,都察院

    在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抚台、道台、臬台等称呼,这些都是别称,他们具体的官职名称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部堂:是总督的别称,正二品。依例加兵部尚书(从一品)、都察院右都御史,故部堂。又因为其节制地方绿营军队,所以又称制军、制台、总制。总督是地方地位最高的官职,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事务,

  • 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现代主义音乐,浪漫乐派

    现代主义音乐 (modernist music)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所创作的有特殊风格的作品,并非指所有写于20世纪的作品。原因十九世纪末至今,近90年的时间里,西方音乐的风格、流派十分繁杂,演变也非

  • 曾经建立后赵的羯族,为何在历史上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赵,十六国

    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共享国三十二年。提到羯族,人们立即会想到石勒。他建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王国,地盘涵括今日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如今已经没有羯族的影子。那么,羯族为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呢?羯族实际上是匈奴族的一个分支,也称为“匈奴别

  • 后赵建立于什么时候?其发展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后赵,十六国

    后赵(319--352)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后期改国号为"卫"。历经七主,共享国三十二年。319年,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立,称赵王,史称后赵。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330年)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旋称帝。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卒。次年其从子石虎篡位,称居摄天王。335年,

  • 在哪些领域可以看到表现主义?都有着怎样的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表现主义,印象主义

    视觉艺术以下为20世纪初一些重要的表现主义视觉艺术家:德国:埃米尔·诺尔德、弗兰茨·马尔克、昂斯特·巴拉赫、埃里希·赫克尔、卡尔·施密特-罗特卢夫、艾恩斯特·路特维希·基希纳、马克斯·贝克曼、奥古斯特·麦克、马克斯·佩希斯坦奥地利:埃贡·席勒、奥斯卡·柯克西卡俄罗斯:瓦西里·康定斯基比利时:康斯坦特

  • 前凉皇帝张祚的变态行为:竟强占自己的亲姐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祚,前凉

    张祚非常有治国才能,但是他是庶子,不能继承老爸的王位。在他弟弟前凉恒王去世后,他十岁的侄子继位。张祚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他拉拢了他弟弟曾经的宠臣赵长。赵长假传恒王的命令,让张祚辅佐幼主。赵长更提出现在是乱世,幼主不能够承担国家大任,应立年长的人为王。张祚为了得到他弟弟母亲马氏的支持,还与她通奸。马氏

  • 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后凉出现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后凉,十六国

    后凉(386年-403年)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东晋太元八年(383年)苻坚淝水兵败后前秦瓦解,吕光据有姑臧(今甘肃武威)于386年称大将军、凉州牧。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

  • 十六国时期的“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前凉,十六国,后凉

    东晋十六国时期,华夏大地上国家林立,许多国号都是一致,在一段时间内,曾经有过五个以“凉”为国号的国家,按照建国时间先后,分别为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凉1.前凉---固守西北的汉族割据政权公元316年,长安被匈奴军队攻破,西晋灭亡。北方大地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开始,各族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