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原突围作战:中原军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奇迹

中原突围作战:中原军区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奇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1/3 2:36:59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

中原解放区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我新四军第5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投降前,我军积极发展根据地,缩小沦陷区,使中原根据地扩展到60余县,形成了对战略要地武汉三镇的包围态势。抗日战争结束后,武汉三镇成为国民党自大后方进军华东、华北、东北的战略枢纽。因此,国民党调集了20多个师,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先后占我鄂中、襄西、襄南、鄂东、鄂南、豫中、豫西等广大地区,企图首先消灭中原我军,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进军的通道。1946年5月10日,国共双方虽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议》,但国民党军的蚕食进攻并未停止。至6月下旬,中原解放区仅剩下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之间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面积不及原先的1/10。中原军区部队5万余人压缩包围于此。

蒋介石认为彻底消灭中原我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遂令郑州绥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所,统一指挥第五绥区和武汉行营之第六绥区所属8个整编师又2个旅约30万人“按既定计划,先速歼鄂中李先念部,便尔后主力作战之利。……攻击各部队统于六月22日前秘密完成包围态势及攻击准备,待令实施攻击”。其部署:以整编第41、第47师、整编第72师主力和整编第48师1个旅由信阳、罗山、光山、商城、经扶、黄安(今红安)之线,整编第11师附第72师一部及整编第66、第15师由黄陂、花园、应山、广水之线,分路向宣化店、泼陂河合击;以整编第75师及整编第26师1个旅控制广水和麻城以北地区;以整编第3师集结于襄阳、南阳地区担任机动。此外,还调集了西安、武汉的空军配合作战。自26日拂晓起,国民党军即向黄安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我军阵地大举进攻,并侵占我邓店、虎湾等地。

中央军委鉴于中原我军处于敌人重兵包围之下,势孤力薄,难于长期坚持,在1946年5月初,就指示中原军区,在情况紧急时准备以一部兵力坚持原地区斗争,一部兵力向东突围,主力向西突围,转移到豫西、鄂西、陕南、川东地区活动。并指出:这个地区幅员广阔,便于机动就粮。在这一地区长期坚持,牵制敌人,对配合其它地区作战将起重大战略作用:如万分困难,亦可出敌不意地突然向华北或陕甘宁解放区转移。当敌对中原我军的大举围攻迫在眉睫时,中共中央于6月23日又指示中原局:“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中原局、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及当面国民党军的企图和兵力部署,决定以军区第1纵队第1旅(旅长皮定均)伪装主力,向津浦路(天津至浦口)以东转移;主力则分左右两路向西突围;鄂东军区、河南军区部队及江汉军区一部于掩护主力转移后,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江汉军区主力西进,相机入川。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

26日拂晓,国民党军第1线部队分路向中原军区部队大举进攻。第1旅伪装主力向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河南、江汉两军区部队亦于平汉路西隋县南北地区积极活动,以掩护主力突围。中原军区主力于当日黄昏秘密由宣化店向平汉路移动:由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及第2纵队第13旅、第15旅1个团、第359旅及干部旅组成的右路突围部队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震率领下,于29日晚在信阳以南的平汉路(北平至汉口)柳林、李家寨车站间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平汉路,向西北疾进。由第1纵队主力和第15旅主力组成的左路突围部队,共1万余人,在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下,由泼皮河地区出发,7月1日于孝感以北之王家店附近突过平汉铁路向西疾进。刘峙急令整编第3、第15、第41、第47师追堵右路军;令整编第66、第75师各一部阻击左路军。

右路突围部队越过平汉路后,于7月8日顺利突破国民党军唐河、白河封锁线,然后兵分两路向陕南前进。国民党军急调整编第3、第41、第47师尾追我军。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以整编第1、第90军各一部兵力加强陕南防务,控制荆紫关要隘,企图配合追击部队堵歼突围之解放军。国民党军先后在天河口、苍苔地区,南阳以西、丹江以东地区,荆紫关及滔河以南的白桑关、南化塘地区,郧西西北的梁家坟、漫川关地区,组织多次大规模的截击、合围。突围部队或以昼夜兼程的急行军先机冲出敌人的合围圈;或以小部阻击追敌,掩护主力加速开进;或以殊死的反复冲击,突破敌人严密布防的阻击阵地,历经艰险,终于冲破敌人的重重追堵合围。王震率领的第359旅和干部旅战胜国民党军在荆紫关和鲍鱼岭等地的追堵后,于27日抵柞水,尔后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李先念、郑位三率领的第13旅和第15旅一部于28日进入陕南,与当地游击队会合,8月3日成立鄂豫陕军区,就地开展游击战争。河南军区部队在掩护右路军突围后,随其前进,于8月初进至豫陕边的卢氏、雒南地区活动。8月3日,成立鄂豫陕军区。河南军区部队2000余人在掩护主力突围后,随右路突围部队前进,于8月初进至豫陕边的卢氏、灵宝、雒南(今洛南)等地开展游击战。

左路突击部队于26日晚由光山县的泼陂河向西移动,7月1日越过平汉路,其主力于7月12日冲破敌整编第66、第75师等部在宜城东南的流水沟等地的堵截,7月26日进入武当山区,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南漳等地分散活动。8月上旬,与由安陆向西突围,原拟入川,受阻后返回的江汉军区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会合。27日,成立鄂西北军区,开展游击战争。一部转道北上,经枣阳、新野、唐河、内乡进入伏牛山区。

担任迷惑与牵制敌人任务的第1纵队第1旅,于6月26日开始行动。为造成敌人的错觉,部队先向西,再折而向东,于29日在麻城以北突破敌封锁线,随即以强攻手段打通敌凭险扼守的鄂皖边咽喉大牛山,进入大别山,克服了高山、峻岭、暴雨、洪水等重重险阻,冲破了敌人的多次拦截,连续行军、作战20余天,终于在7月20日进入苏皖解放区,改归华中野战军序列。与此同时,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积极活动于麻城、太湖(县)、霍山等地。至此,战役结束。

点评:此战,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以无比的毅力,多次打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围追堵截,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创建了两块游击根据地,并留置小部分兵力坚持鄂东和鄂中地区的游击斗争。同时钳制了国民党军的大量兵力,从战略上配合了其他地区解放军的作战。此战共歼敌5090人,其中俘敌1500人,毙伤3590人。中共中央在1947年5月28日致中原部队的慰问电中指出:我中原各部“在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曾经钳制了蒋介石正规军三十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渡过蒋介石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中原我军突围获得成功,主要是由于:正确地选定了敌人兵力较为薄弱的平汉路信阳以南段及便于机动回旋的豫陕地区和鄂西地区为突围方向;以小部迷惑敌人,隐蔽了我主力突围的企图和部署;突围部队行动坚决迅速。国民党军在检讨中原“围剿”失败的教训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共部队打得主动灵活,“自由选择时间地点突围”。“一遇抵抗即折换方向”“行动轻捷”;而国民党军则“欠机动,常不能适时集中绝对优势兵力,致匪常得乘隙流窜。

标签: 中原突围皮旅皮定均

更多文章

  • 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世界之最,飞钱

    说到钱,可能没有人不爱的。但小编更佩服发明钱的人,不仅携带方便还能交换各种东西,你说叫人怎么不爱呢?据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来自中国,而那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国最早的纸币。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其实,中国最早的纸币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

  • 中国纸币发展史:历代王朝发展中无限制的提款机(飞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纸币,金融,宋朝,,飞钱

    公元1260年,忽必烈将大蒙古国更名为“大元”,改元中统。建议来自一名叫作刘秉忠的汉人官员,按他的意思,大元之名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这样的名称会更加中国化,更利于中国文人们接受。随即,已成为元世祖的忽必烈下诏颁行“纸币”。一纸诏令,宣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使用纸币国家的诞生,元朝的纸币名

  • 纸币的起源 揭秘中国古代纸币的起源与发展(飞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纸币,传统文化,飞钱

    纸币的起源:纸币轻便易携,代表着一种先进的货币形态。纸币的出现,带来了货币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飞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在北宋时已使用纸币,元代纸币通行全国。《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都设有造币厂,使用桑树皮制成纸币,价值与金币、银币相等。由于马可波罗是商人,而当时西方尚未有纸币,所以马可波罗在

  • 中国瓷器发展史,瓷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南青北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朝,瓷器,南青北白

    瓷器的英文是china,与中国的英文China只有首字母大小写的区别,这说明在世界人民的眼中瓷器是中华文明所孕育的最伟大的瑰宝,作为全世界第一个掌握瓷器制作技术的国家,中国被视作瓷之国,中国的瓷器很长一段时间被西方贵族们疯狂追捧,拥有中国瓷器是荣耀的象征,当时中国最主要的贸易出口产品就是瓷器。瓷器是

  • 罗马教廷为什么将70岁的伽利略软禁到死 他做错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罗马,伽利略,罗马教廷

    1633年6月22日罗马圣玛丽亚修女院大厅,在冰冷的石板上,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艰难的跪倒在地——身子骨不停的颤抖,然而老者的吃力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一旁10余名衣着华丽的罗马教廷枢机主教恶狠狠的盯着老者,口中咬牙切齿的道:伽利略·伽利莱你可认罪。伽利略·伽利莱1564年生于比萨,按照家族的意愿伽利略

  • 康熙面对罗马教廷为何批示:西洋人为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罗马教廷

    对于天主教我们知道他在西方的势力非常庞大,欧洲的国王在中世纪登基什么的都需要教皇来主持,而且还组织过三次大规模的十字军东征,明着说是圣战实际却是抢夺财富。之后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圣殿骑士团可以说教会是既有钱又有人,而且还奴役着人的信仰。而教皇一词仅仅是近代对他的一种尊称,并非尘世间的皇帝,教皇其实就是

  • 穿鼻海战的战况如何?他们不仅仅是朝廷的牺牲品,还是它的同谋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穿鼻海战,清朝

    穿鼻海战,是1839年11月3日(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英双方海军在广东珠江口外沙角炮台南面的穿鼻洋所发生的一场海战。有学者认为这场战斗连同之前发生的九龙海战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端,也有学者认为这场海战只是局部性的战斗,并不意味是双方战争的开始。无论怎样,我认为这场战斗,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哨战

  • 埃及金字塔简介 三大金字塔分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金字塔,埃及,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

  • 埃及金字塔重重谜团 为什么说建造金字塔的人不是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字塔,埃及,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中的重重谜团是困惑世界各地金字塔爱好者的一大谜题,金字塔中的重重谜团中,有建造者身份之谜,也有建造技术之谜。这种种的谜题,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现代工程师们深感迷惑的是这些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呢?2000年前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曾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

  • 埃及金字塔到底有多神秘 大金字塔实际上有八面而不是四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字塔,埃及,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奇迹之一,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科学家仍然无法确定它们是如何制造的。尽管考古学家们成功地找到了这些巨大的墓葬遗址的一些细节,但每天都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谜团。许多科学家认为最大的金字塔是在20年内由2万人建造的几个世纪以来,大金字塔被认为是在公元前2550年左右由胡夫法老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