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大和民族起源于绳文人和弥生人,他们都是来自古中国吗

日本大和民族起源于绳文人和弥生人,他们都是来自古中国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247 更新时间:2024/1/16 6:20:22

日本大民族最先起源于处?起源于何地?一直以来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最权威的说法是日本学者埴原和郎的“二重构造说”即大和民族最先是由3万年前的绳人,2300年前的弥生人组成。

日本创世

时至今日,日本本土族民血统70%以来自东北亚的弥生人,而仅有30%的人来自东南亚的绳文人。而无论是弥生人还是绳文人都源于古中国,都属于古中国人。因此,大和民族是古中国人后裔,其最初起源在于中国。

这似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为此日本学者提出了几个证据。

周代中国少数民族地图

1931年4月18日,日本学者直良信夫在日本兵库县明石大久保町西八木海岸的洪积地质层中发现了原人腰脊石。日本学者经过研究之后,提出这是日本的祖型人种,因此将其命名为“明石原人”。

日本学者指出,日本在30000年前是无人岛,明石原人是日本的始祖原人,明石原人的同类最早在中国江南一带繁衍生息,并于更新世的后期从台湾、琉球一线来到日本,属于绳文人。

明石原人

1995年,日本考古界经过碳十四检测得知,在距今12000年至2000年的这10000年之间,是绳文人进入日本的时代。绳文时代最大的特征是用绳在陶器上缠绕,然后拍打陶体形成绳纹。中国出土的古越人绳纹陶距今已经有10000多年,日本同样的绳纹陶出现在中国之后,而且样式与做工与中国如出一辙。

日本的绳纹陶是如何出现的?这绝对不是巧合,极有可能是中国南方的古越人通过大陆桥抵达日本,然后将技艺传在了当地。

绳文人与弥生人

大陆桥沉没之后,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形成,日本与大陆分离。但日本并非从此成为孤岛,中国的古越人依然有渡海到日本的证据。

1975年,日本考古学家在日本福本县二方滨干涸的河床上,发现了一处绳文时代前期至中期的贝冢遗址。在贝冢遗址里,日本人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石斧、红漆木容器、独木舟等,而且还有核桃、葫芦的外壳以及绿豆等。

出土的漆器

绿豆原产于印度,经东南亚传到中国,大在6000年前,绿豆传到日本。当时能掌握漆器技术的,仅有7000年前的中国河姆渡人。日本贝冢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即使陆沉,依然有中国古越人东渡日本的行迹。贝冢遗址里的漆器,成为了最的证明。

绳纹陶

1980年代,日本考古学家在《新研究·日本史》刊文指出:日本在绳文人遗址里发现了大量门齿被拔掉的头颅骨,在后期的发掘中,有多达90%以上的头颅骨门齿都是被拔掉的,这种俗称之为“凿齿”。凿齿行为最初是中国的濮人习俗,后来古越人也跟效仿。日本发现的大量凿齿颅骨,绝非是偶然事件。

种种迹象明,日本最初的始祖绳文人,来自于古中国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绳文人是日本的最初始祖之一,是古中国迁移过去的古越人。

鸟居龙藏

那么,构成日本始祖的另一人群弥生人来自于何处呢?

日本学者铃木尚对日本神奈川县三浦岛出土的人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日本人除了有大量古人来自绳文时代的古越人,还有大量的人口也来自于弥生人。自绳文时代后期起,弥生人从中国江南北上山东半岛,然后渡海去朝鲜,再下到日本。他们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让日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漫话中国少数民族地带》一书中指出:中国彝族人的纺织物、铜器图案、墓穴等与日本的一模一样,这二者之间肯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古越人

1998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人类遗传学教授德永胜士从人类白血球抗原(HLA)的分析中,将日本始祖弥生人分为4个组群,其中B46-DR9型的人(东北亚人)最多,其他组的如中国南方人、泰国人、越南人等都与B46-DR9似度极高。由此可知,B46-DR9东北亚人才是日本最初的始祖。

而东北亚人最有可能就是古中国的肃慎人,肃慎人从朝鲜半岛南下,东渡日本海。因而在记载日本历史的《古事记》中,曾有始祖大神驾驶木船从天上降落日本岛,缔造日本大和民族的记载。

由此可以推测,日本大和民族的两大族系来源,一是来自中国的绳文古越人,二是来源于中国肃慎人南迁的后裔。

标签: 绳文人弥生人

更多文章

  • 晋国智氏灭掉了中行氏,最后头颅被赵氏当酒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行氏,春秋

    在当时晋国仅剩的四家:知、韩、赵、魏里,知氏是最强大的,可能是因为四家在灭中行氏、范氏之时,由于知氏与中行氏本为一家,所以中行氏的领地为知氏所得的原因。晋国荀氏本来为姬姓,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原叔被封到原地(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为伯爵,建立原国,文王第十六子被称为原伯,后人为原氏。晋国荀氏第一位人物

  • 陆逊一生未尝败绩是真是假?完胜诸葛亮(陆逊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逊,三国,陆逊北伐

    如果说魏国的人才是三国里排第一的话,那吴国应该就是第二。其实吴国也有很多带兵打仗出谋划策的能手,只是在三国演义里被淡化了很多。其实拥有陆逊算是吴国最大的福气了,如果没有陆逊说不定夷陵之战吴国就不会赢,而且陆逊一生不管是面对曹魏还是汉蜀都没有吃过败绩。按照战绩来说陆逊远比诸葛亮要强上很多。说起三国,如

  • 陆逊北伐中,诸葛亮跟陆逊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陆逊北伐,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进行对曹魏的北伐,写得十分精彩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等,然而实际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但是五次北伐的战果都很一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优势。这时双方的领导人都已换了新的,蜀汉的刘禅和曹魏的曹睿,北伐初期诸葛亮对阵的是曹真,在曹真的手中诸葛亮并未占到很多便宜,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中的奕譞后代到底有多厉害 他的儿子和孙子都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李显,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悠久的大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历经80余个朝代,400余位皇帝,这其中就产生了许多奇闻异事。唐朝时期有一位皇帝就很特殊,此人就是李显。历史上李显是唐中宗,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他的母亲是武则天,他的弟弟李旦是唐睿宗,他的儿子是唐殇帝李重茂,他的侄子是唐宣宗李隆基。也就是说他的身边加上

  • 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中由于代善一直低调的夹着尾巴做人 最后高寿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铁帽王,清朝八大铁帽子王

    清朝开国时有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说的是有八位宗室亲王,为大清开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被封为“铁帽子王”。所谓“铁帽子王”,其实是民间的俗称,真正的意思是指王爵世袭罔替,王爵的后人可以继续继承王爵,并不按代降等,同时可以配享太庙,受到后世历代帝王的祭祀。这八位铁帽子王,分别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

  •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于什么时间 唐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末农民起义失败

    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有规模的有四次,分别是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于什么时间?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失败,前后历时25年的唐末农民起义宣告结束。黄巢雕像裘甫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一支,裘甫于公元859年12月在浙东起义,先后攻占了象山、剡县,后来由于裘甫的指挥失

  • 是谁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 唐末农民起义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末农民起义

    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是谁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是裘甫。裘甫起义发生后,唐朝各地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裘甫起义后有庞勋起义,庞勋起义后有王仙芝起义,王仙芝起义后有黄巢起义。裘甫金像(网络图)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的人之所以是浙东的裘甫,是因为唐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八道,浙东就属于东南八

  • 揭秘究竟是谁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末农民起义

    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是谁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是裘甫。裘甫起义发生后,唐朝各地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裘甫起义后有庞勋起义,庞勋起义后有王仙芝起义,王仙芝起义后有黄巢起义。裘甫金像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的人之所以是浙东的裘甫,是因为唐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八道,浙东就属于东南八道地区。裘

  • 黑火药、硝化炸药、TNT:从古至今的火药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火药,历史,黑火药

    火药早在古代中国炼丹过程中屡屡出现,唐朝时配方已被人们所知;炸药则在19世纪的欧洲,尤其是炸药大王诺贝尔之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爆燃是火药的属性,爆轰则是炸药的属性,随着有机化学与军事技术的发展,火药、炸药含义趋于模糊,都在广义上代表各类爆炸物。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古老而常见的火药,由

  • 黑火药时代的战史:1619年的辽东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黑火药

    明朝不能发挥本身力量,不能引用军事科技非只表现于一时一事,而有官僚组织及社会状态为背景,积习已成,1619年无非一朝弱点无情的暴露。1618年至1619年(明万历四十六年至四十七年)的辽东战役是明代生死存亡关头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几度损兵折将之后,明帝国在东北地区的藩篱尽失,自此再也无法获取主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