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个黄国?分别都在什么地方

历史上总共有多少个黄国?分别都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1:13

位于今山西境内的黄国

晋地的黄国位于汾水流域,为了简单区别,我们称之为汾水之黄,是少昊裔孙台骀的后裔建立的。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少昊的裔子(赢)昧,做了华夏部落颛顼的水官。昧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台骀。台骀像他的父亲昧一样,很善于治水。当时,汾,洮两河水涝成灾,久治不好。颛顼派善于治水的台骀前去治理。

汾水黄国故城所在地

台骀治好汾、洮两水后,人民得以安居。为了嘉奖台骀治理汾、洮的大功,颛顼便将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台骀去世后,人们感怀其功德,尊他为汾水之神。以后,台骀的后裔,在这里建立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其中里面的黄国,是最杰出的一个。所在之地汾、洮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30里有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是洮水的支流。这一带是古黄国的故地。至春秋早期,周人在这里建立的晋国强大起来,兼并这里的小邦国,黄国也被晋国所灭。

位于今河南境内的黄国

河南潢川的这个黄国我们称之为潢川之黄,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为伯益后代所建。最早记载这个黄国历史的当推《竹书纪年》。

潢川黄国位置图

我们已知道伯益是被夏杀害的。伯益死后,夏王朝与伯益后裔东夷族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作为伯益东夷集团的一支,黄国也一直参加了反抗夏王朝的斗争。《竹书纪年》记载:"(夏)后相(夏朝第五代国王)三年,征风夷、黄夷。"这个黄夷,就是指夏代的黄国。由于黄国参加了东夷集团反抗夏王朝的斗争,所以被夏国王姒相政权所征伐。黄国与东夷的反复斗争从夏启开始,一直持续到夏朝第8代国王姒芬时期。《竹书纪年》因此记载:"后芬即位三年,九夷来御,曰畎夷……黄夷、白夷……风夷。"以当时战争双方夏王朝与九夷之间的实力差距,我们可以推算这场战争之后,黄国应该是被夏王朝征服了。

潢川黄国故城

公元前16世纪,原属东夷集团的殷商部族在杰出首领成汤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最后消灭了夏王朝,建立起历史上强大的殷商帝国。黄国与商族同属原东夷集团,一直受夏王朝的压迫。因此当商族兴起、夏商鼎革时期,黄国人便立即投奔到商人一边。甲骨文中记载,许多黄国人参加了商族灭夏队伍,其中就有杰出的黄尹阿衡。进入商朝后,黄国成为商的小盟国,商王朝的帝王还曾到黄国巡视、占卜,如卜辞有"王寅卜……王贞:王其至于潢、霍,亡灾。"这里的潢、霍都是地名兼国名,潢就是黄国也就是今河南潢川地区。

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取代商朝,对商朝古黄国采取承认的政策,容许其继续存在。但西周时期黄国的历史各类经、典都没有记载,无从测知。到两周之际,黄国才又开始出现在经、典中。当时南方的荆蛮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向四周扩张势力,淮、汉流域的诸小国都面临着被吞并、消灭的威胁。这时候迫于压力,黄国加强了与各赢姓诸国的同盟,并与周王朝在汉东的代表随国结成同盟,始终不屈服于楚国的压力,并共同抵抗楚国的威胁和侵略。黄、随的抵制使楚国人很恼火,于是,楚国便在这一年派遣章远出使黄国,抗议、谴责黄君拒不参加沉鹿之盟的行动,同时又派大军攻打黄的盟国随。但楚武王和随国打了两年,最后也只好与随国讲和而去。可见当时黄、随同盟的势力颇为强大。

《春秋》记载,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与同姓小邦江国一道参加齐侯主持的贯(今山东曹县南十里处)之盟会,次年又参加阳谷(今山东阳谷县)之盟,从此与中原齐、宋、郑、卫、鲁等诸侯国结成反楚同盟。公元656年,黄国便与齐、鲁、宋、卫等同盟国一起攻打亲楚的陈国,惹恼了楚国。楚人立即进行报复,决定灭掉黄国。但黄国的统治者此时仍自恃与中原大国的同盟,错误地认为有齐、宋等中原大国的庇护,楚国便不敢轻易进攻自己,遂放松警惕。这样,楚国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便于公元前648年,以黄国不向楚王纳贡为借口,大举入侵黄国。可怜黄国既不设防,而依恃的齐、鲁等中原盟国又坐视不救,结果不堪一击,终以悲剧告终。历史上建国达一千四百余年的古老黄国,至此被楚国灭亡。

位于今湖北境内的黄国

湖北境内的这个黄国,是近年来国内先秦楚国史的研究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发现。楚史研究者称为“西黄”。

《左传·庄公十九年》载:巴人伐楚,楚文王率兵抗敌,但被巴人打败。当时楚国有个传统,败军之师是不能入城的。所以等到楚文王率师回都郢城时,元老鬻拳不许入城。于是,楚文王只得以新败之师转而攻打黄国,结果败黄国军队于躇陵,这时,文王才得以入城。

这个被楚文王打败的黄国,就在今宜城东南汉水流域。楚成王时,楚国逐渐强大并扩张势力,吞占汉东之地。在约公元前7世纪中叶,这个“西黄”被楚国消灭了。这个黄国,很可能是陆终或昆吾之后所建立的黄国。

为什么楚史研究者会认为楚文王打败的不是潢川地区的黄国,而是另一个黄国呢,我们先要确定一下此时楚国国都的郢城是在哪里,《楚史》载:“文王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于郢(今宜城楚皇城),也许这是武王的遗命而由文王付诸实施的。”《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称:“或正式都郢乃在此时(楚文王元年),而事实的迁郢则在十年前(武王晚期,公元前703至前699年)”。

宜城是个小城,可能大家没注意,看看百度的介绍:宜城,简称宜,襄阳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接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也就是说,宜城离襄阳不远。

楚文王时期国都现今地宜城

再来看看潢川黄国与楚国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图为证:

知道了楚、黄的相对位置,再想想襄阳与黄国的距离,联系到楚文王在与巴国劳师远征之后后勤短缺,加上新败之师,文王此时不可能再次来个劳师远征,跑去河南打仗,要想凑个胜利的好兆头进入都城,正常情况下肯定是选个离得近,又好欺负的小国打,所以《左转》在这里记载的黄国肯定不是潢川的黄国,更不是山西汾水那里的黄国,应该是离郢都宜城不远的一个黄国。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楚文王时期在郢都附近,也不需要有多近,至少打个胜仗跑个来回不费多大力的距离上有个黄国,也即是大概在湖北境内的江汉平原地带。

至于这个黄国的具体位置,现在还有争论,一说就在宜城附近,二说在现在的武昌一带,笔者倾向于宜城一说,毕竟武昌离襄阳也不近啊,加上当时交通不方便,更何况楚文王当时肯定也是急着回家,不会跑去武昌打仗,所以湖北的黄国应该在现今宜城附近。

标签: 黄国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卫国一开始是强大的诸侯国吗?最后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卫国,春秋战国

    商朝灭亡,西周分封,卫国在华北平原占据大片肥沃的土地,这其中包括两座著名的城池,朝歌和邯郸。图-周灭商朝歌,光从字面意思看,便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由于这里曾是商朝都城,后来又是卫国都城,因此繁华富丽,成语“朝歌夕舞”、“朝歌夜弦”,描述的就是朝歌那醉人的大场面。邯郸,也是一座大城,在卫国来说仅次于朝

  • 卫国:周朝的诸侯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卫国,周朝

    概况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周初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得很成功。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是什么样的 以美元为中心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布雷顿森林体系

    体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同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相比,有了明显的改进。第一,建立了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保证统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各项原则、措施的推行。第二,签订了有一定约束力

  • 李鸿章要起用洋枪队,为什么又处处跟洋枪队队长针锋相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洋枪队,清朝

    一、第一任队长清朝咸丰九年(1859),李鸿章经兄长引荐入曾国藩湘军幕府,协办军务,与已定都天京(今南京)的太平天国作战。次年,太平军攻克苏州,直接威胁到上海(时名松江府)的清朝官绅和驻沪外国列强。署理江苏布政使吴煦,和买办出身的苏松粮道杨坊,遂雇佣美国人华尔(F.T.Ward)组成“洋枪队”,与太

  • 太平天国也曾有过一支“洋枪队” 还是清政府那里叛逃过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平天国,洋枪队,清朝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人华尔于1860年组建有一支专门对付太平天国的“洋枪队”,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太平天国也曾经拥有过一支“洋枪队”。说起来,太平天国的这支“洋枪队”与华尔组建的“洋枪队”还颇有渊源。1862年,华尔的“洋枪队”因屡建战功,得清政府赐名为“常胜军”,华尔本人更得官封四品,和副领队白齐文一起正

  • 一个直隶总督的权利有多大?如何能对抗军机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直隶总督,清朝

    在清朝统治时期,有一个官职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直隶总督。在当时,清朝总计设立了9位封疆大吏,而直隶总督则是所有的封疆大吏之首。一个直隶总督还会挂上兵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职,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直隶总督的地位为何是最高的。其实,直隶总督拥有很多优势,甚至可以遥控指挥河南、山东和山西地区的驻

  • 宋辽幽州之战:让宋太宗一生恐惧的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宋朝,幽州之战

    北汉灭亡之后,彻底结束了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成了一统大业。不过,对于宋太宗伐北汉的这场胜利,历史上却有不同的声音。讨伐北汉之处,宰相薛居正就表示反对,以为要谨慎一些。太宗于是询问枢密使曹彬,为何在太祖朝两次进攻北汉没有取得胜利。曹彬说,太祖进兵时军营驻扎在甘草地,中原士兵多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军

  • 北宋统一战争为何持续18年之久才正式结束?(宋灭南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宋统一战争,宋灭南唐之战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北宋的建立被人们所称赞,尤其是北宋建立之后的统一战争,更是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这场战争包含了大大小小的战役,北宋统一战争规模非常庞大,持续时间非常久的一场战争。那么,北宋统一战争有多久时间,效果究竟如何呢?它的领导者又是谁呢?北宋的统一战争,从建隆三年的秋季开始,以

  • 揭秘:为什么说南唐是五代十国里实力最强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唐,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南唐和宋朝一样,都是“借鸡生蛋”似的王朝,都是别人打天下,他们投机取巧坐天下。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虽然有好几个亲儿子,但没一个比得过徐知诰。最终,徐知诰夺位成功,于公元937年建立了齐朝。两年后,徐知诰乱认祖宗,自称唐朝之后,改名李昇,国名易齐为唐,

  •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唐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唐,五代十国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 939年徐知诰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