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春秋左氏传的作者是谁 为什么会众说纷纭呢

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春秋左氏传的作者是谁 为什么会众说纷纭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64 更新时间:2024/1/1 20:32:55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与《吕氏春秋》、《晏子春秋》一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晋代杜预作《春秋经集解》,始把它与《春秋》合成一书,称为《春秋左氏传》。这部书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但它的作者是谁?自唐代以来就一直众说纷纭,异见送出,今天终于知道了。

一、左丘明

在我国现存的典籍中,最早提到《左氏春秋》这一名称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即《春秋》),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认为孔子先作《春秋》,左丘明恐怕孔门学生走失孔子原意,因而作传。另一个最早提到《左氏春秋》的是西汉严彭祖

他在《孔子家语观周篇》中说:“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认为孔子和左丘明同车到周太史那里看书,一个作《经》,一个作《传》,同时写作《经》、《传》。他们对《左氏春秋》为左丘明所作均无异议。其后桓谭的《新论》、班固的《汉书》、王充的《论衡》等,都根据司马迁的意见,肯定《左传》出自左丘明之手,说左丘明与孔子同时代,是鲁国的史官。

但自唐代起,关于《左传》作者却异说纷起。唐赵匡认为:《左传》作者绝非孔子同时之人,“自古岂止一丘明姓‘左'乎”(见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赵氏损益义》)?宋叶梦得推测左丘明是“战国秦汉间人”(《春秋考》卷三)。郑樵认为左丘明为六国时人(《六经奥论》卷四)。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于是有人提出:《左传》比《国语》具有史学和文学的价值,司马迁为什么不说“厥有《左传》”。左丘明的著作称《左氏传》,他是姓“左名“丘明”呢,还是复姓“左丘”,名“明”呢(朱彝尊《经义考》)?还是“左”为官名,“丘”是姓,“明”是名呢(俞正燮《癸已类稿》)?等等。甚至怀疑左丘明是否实有其人。

二、刘歆伪作

在司马迁之后,第一个与《左氏春秋》有关系的人物是刘歆。《汉书·刘歆传》说:刘歆在秘阁(皇室藏书之处)整理古籍时看到了“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乃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并说“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曾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司马迁称《左传》为《左氏春秋》,而刘歆却名之曰《春秋左氏传》,并把它与《公羊》《谷梁》并列,认为同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刘歆对《左氏》倍加推崇,建议将它列于学官,这遭到今文博土们的反对,刘歆气极,挥笔写了一篇《移太常博土书》,引起两汉儒生围绕这个问题论争了一百几十年。

到宋代,叶适据《汉书》大胆提出了《左传》是刘歆的伪作,清末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据此大加发挥,认为《国语》、《左传》原为一书,西汉末刘款オ从《国语》中分割出来,改为编年体,引史解经,目的是为了压倒当时的官学公羊、谷梁二家,其“无可比附者别出,仍其旧名,及旧体例,谓之《国语》”(梁超语)。此说得到了崔适、梁启超、钱玄同、胡适、林语堂等人的支持。近年来,徐仁甫更力主此说,提出新见,推定“《左传》是西汉末年的作品,其作者为刘歆”(见《左传〉的成书时代及其作者》)。

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因《国语》、《左传》两书文体不ー,记述相差,详略互异,文笔不同,根本不可能是从同一书中分割而成的。《左氏春秋》之所以改称为《春秋左氏传》,是汉代经文学家为附于《春秋经》而妄改其名的结果。汉人对《左传》作者是左丘明并无异议,也无人猜疑系刘歆伪托,刘歆“引传解经”,还遭到五经博士的反对、抵制,何能伪造《左氏传》!今人蒋立甫等都认为此说“不能成立"(《(左传〉的作者及成书时代考辨》)。

三、战国时吴起所作

清人姚鼐为解决诸说不通的矛盾,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根据《左传》中“于魏氏事造饰尤甚”,认为“吴起为之者盖尤多”(《左传补注序》)。章炳麟认为“《左氏春秋》者,固以左公名”。他据《韩非子》“左氏”为“都邑名”,吴起为“卫左氏”人,曾传其学,“故名曰《左氏春秋》”(《春秋左传读》)。后钱穆据此及类似说法结论说:“此《左氏传》出吴起,不出左丘明之说也。”(《先秦诸子系年考辨辨》卷二)近代史学家郭沫若、童书业等也都主张此说。

但今人杨伯峻不相信这一说法,他据《史记·吴起传》说:“吴起治国,用法家;善用兵,几乎战无不胜。大凡古代的真法家和大军事家,极少有迷信思想的而《左传》一书讲“怪、力、乱、神”的地方很多,其不是吴起所著可知。”(《春秋左传注)》前言)因而《左传》为吴起所作也难以成立。

唐宋以来对《左传》这部名著的研究,代有人出。关于它的作者,除上述三说外,宋人朱熹怀疑“左氏是楚史倚相之后"(《朱子语类》卷八十三)。宋人陈振孙怀疑“非孔子所称左丘明”,而是另一同名的左丘明(《直斋书录解题》)。近人郭沫若推论左丘明就是左史倚相(《青铜时代述吴起》)。今人卫聚贤认为《左传》为子夏所作(《古史研究左传的研究》)等等。这些说法各有所据,各自成说。故《左传》作者究竟是谁?尚难以确定。

更多文章

  • 左丘明在创作春秋左氏传和国语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期间都遇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本著作被称为是“文宗史圣”和“经臣史祖”,这两本书分别是《春秋左氏传》和《国语》,作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史学家——左丘明,那么《春秋左氏传》和《国语》是如何创作出来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这其中的故事。左丘明非常聪明,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出生在书香门第

  • 康熙遗诏里面的一个字 揭开了雍正继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康熙,康熙遗诏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皇位的争夺和继承自古以来就是最敏感也最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想 成为那个唯一的统治者,所以为了那个位子,多少人被杀戮,多少人父子反目,兄弟相残,骨肉分离!在清朝,一直以来,关于雍正皇帝的话题最多的不是他的勤政,而是他如何坐到这个皇位上的,是否通过了其他一些手段,是否符合传统的程序

  • 康熙遗诏上面到底写着什么 竟然为清朝延续了两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康熙遗诏

    关于雍正是有诏即位说、无诏夺位说和改诏篡位说,不是咱们讨论的话题,至于是老八还是老十四继位的争论,大多数由他们的后人发起,并且窝里斗得不亦乐乎,咱们看看热闹就行了。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康熙皇帝没有选择皇四子胤禛继位,那么清朝就会应了那句“胡无百年运”的谶语,可能挺不到一百

  • 古代大富豪的攀比 当今首富都要退避三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富豪,退避三舍

    西晋统一后的一二十年间,天下太平,人民恢复了生产,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的西晋朝政中出现了一股奢侈攀比的风潮。网络配图这里面最出名的“斗富”,便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开国元老司徒石苞的小儿子,他聪明、机敏,屡立战功,除了会做官以外,他还很会搜刮钱财,就这样,石崇就成了“大富豪”。王恺是晋武帝的

  • 城濮之战楚国为何为败给退避三舍的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在了解城濮之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典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城濮之战正是晋文公重耳兑现了他退避三舍承诺的一场战役,但是尽管如此,楚成王还是输了,不由让人对这场战役产生好奇。为什么晋国退避三舍,楚国却还是在城濮之战中战败了呢?网络配图城濮之战在《孙子兵法》中有提到过,并且被认为是春

  • 退避三舍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网络配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

  • 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薛国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薛国,春秋

    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历经1500多年。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张汪镇。传说是炎帝后裔。薛国前段时间由任姓家族统治,后段时间由田齐的妫姓(田氏)家族统治。薛为任姓古国,帝俊(喾)后裔,一说为黄帝系统颛顼的后裔。左传说任姓是太皞的后代。薛国是古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据《山海经·海

  • 让薛国发展壮大的孟尝君为何在齐魏灭薛之后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薛国,齐国,魏国,孟尝君

    国四公子之孟尝君,在当时也是风云人物,在齐国为相,在魏国为相,六国合纵兵发函谷关,风光无限,被齐国封了薛地。但孟尝君死后,却被魏国和齐国联合灭了族,这些足以看出孟尝君立世之本是有问题的,养了3000门客,不思报效国家,完全为自己所用,但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孟尝君心胸狭窄,滥杀无辜,毫无君子之风。话说

  • 齐魏灭薛何时发生?薛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齐国,魏国,战国,孟尝君,薛国

    在西周期间,薛国保持着与东方姬姓大国鲁国等婚姻关系,因此薛国虽小但其侯爵地未变,仅次于周边的鲁宋等,为直属周天子二等诸侯国。自春秋时期开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下降,礼崩乐坏书面形成,各诸侯国以强力和诈术争逐。春秋初的一百余个诸侯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只剩下十几个。薛国在周边齐、晋、鲁、宋、楚等大

  • 诸葛亮的八卦阵发明到现在 有没有人看出端倪或者破解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八卦阵

    说起三国,估计在中国早已成了老少皆知的一段历史,不单单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而且三国也被翻拍成各种电影电视剧,所以有很多人都了解这段历史。每逢乱世,天下总会出现一些大的英雄,有的足智多谋,有的英勇无比。他们就像三国的调料,加入故事中,让故事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味道。但是大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