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杆兵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 历史上又是怎么样的

白杆兵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 历史上又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960 更新时间:2023/12/19 1:43:03

白杆兵,明末由西南毕基卡人(土家族人)组成的军队,因所装备的白杆枪得名。白杆兵先成名于平播之役屡破杨应龙的反政府武装,后又扬威塞北与满洲巴图鲁争雄浑河,建军数十年战功无数,人肉大厨张献忠和不知量力的永宁宣抚司奢崇明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时人云其:“凡战必捷,人莫敢撄。”这样一支能够在明末战争中撑起小半边天的少数民族军队到底是怎样的一支武装?

1·军队组织和数量

▲石柱今属重庆管辖

白杆兵系四川石柱宣抚使马氏家族招揽当地毕基卡人编练而成的军队,属毕基卡土司军。明代毕基卡土司军队组织形式为营旗制,营和旗是白杆兵的主要单位。

营,是毕基卡土司正规部队的编制。一般止有宣抚司、宣慰司级别的大土司才有营的编制,中小土司往往没有营的编制。四川石柱马氏为宣抚使财名有限,本不应有营的编制,幸得马氏女眷秦良玉晋升为四川总兵官,手下方才有营的编制。每营有100人,按例设五营分“左中右前后”,除中营由土司长子掌管,其余各营由土司亲信或境内豪族指挥。五营各营有总旗1人,旗长1人,旗鼓1人。营兵相当于土司的近卫军,其完全脱产,每月由土司以米3斗6升、银3两6钱供养。营兵的招募颇为严格,入营者无不是各村寨的健儿。营兵需平日驻守山隘关口防备邻人入侵,战时则伴随土司左右征战沙场。

▲中国古代能拿得出像海龙屯居城这样的手笔的土司不多

旗,是一种具有古代部落公民兵遗风的军事组织,凡境内适龄男丁皆编入旗内,战时动员以此为据。一旗有几十人到百多人不等,视各土司实力而计。

白杆兵的数量绝对不会超过5千,这自然不光是毕基卡人口稀少的缘故,也是因为四川石柱土司马氏家族财力有限的原因。播州杨氏经营播州700余年,生死存亡之际也不过拉出万把土兵。马氏经营四川石柱时长短,加之石柱贫瘠不似播州富庶,其尚能动员数千战士供明廷驱使已实属不易。

2·军队训练与纪律

▲长焦镜头下的渝东一片美好,但又有几人愿意常住

毕基卡人生长于川渝楚交界的高山大川,在与自然洪荒猛兽、中原大一统王朝、内部自相残杀的对抗中练就了一副好体魄和一颗勇敢的心,不论男女老少都有一定程度的军事经验和武器使用知识。马氏亦视帐下白杆兵为安身立命之本,对其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除了一般的战斗技能训练如钩镰枪弩技、短兵相接技、战斗阵法外,还有非常生猛的体能和勇气训练:

“一人搏虎,二十人助之。以必毙为度,纵虎者重罚,猎其他兽亦如之,得擒则倍赏当先者······其追敌缘崖逾壁,务必擒之。”

▲毕基卡人的战舞“茅古斯”

白杆兵的战场纪律比其训练严苛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战斗中,勇敢向前者会得到重赏,怕死退缩和贪功误事者会被严惩——“其节制甚严,只许刺击,不许割首,违者和退缩者斩首。”军中盛行连坐法,故白杆兵每逢战阵必势如疯虎锐不可当。

3·装备

▲白杆枪

武器:白杆兵是一支近战肉搏的重步兵,他们的主武器便是手中的白杆枪。白杆枪,以白木为杆身材料,矛杆不加涂漆,矛柄有一小钩,杆尾有一小环,行军途中若遇到恶劣的自然地形可用”一矛钩齿向上挂,二矛钩一矛尾环“的方式安然通过。副武器种类繁多,传统的刀剑斧棍应有尽有,故不作累叙。

▲收藏于重庆某博物馆的秦良玉专用战刀

防具:敢于直面敌人近距离搏杀的战士除了要有出色的战技和不惜一切的勇气,还非常依赖护具。白杆兵中的五营得到了最好的照顾——“盔重16斤,衬以厚絮,如斗大,甲重者数十斤,利箭不能入,火枪打百步。”五营之外其余白杆兵并非土司的嫡系,他们装备的护甲更多是具有御寒意义的棉甲和皮甲。

▲秦良玉曾使用过的头盔战甲

4·战术

白杆兵的战术简单而又高效,那就是以攻代守、以战代防。

白杆兵的阵法,一般以24旗为阵,各旗以25人为队,组成旗头1人,依次排列为3、5、7、9人,形成尖锥状队伍,其余士兵列于阵后,如前排一人倒下,依次补上,以保证队伍的严谨,若前者败倒,则2重居中者补上,两翼亦然。胜负以五重为限,若皆战败,胜无望矣。旗长和总司长均在本旗或本司队列后阵,旗兵排列如尖锥,而24旗则排列成整体的尖锥体。

▲白杆兵的尖锥阵

白杆兵这种塔式的战斗队列非常类似欧洲中世纪另一著名阵法“野猪头”。其进则长枪如林侵略如火,一波便能带走战斗意志底下的敌人。其退则如古井无波,井然有序,令敌无可趁之机。

白杆兵的阵法和纪律后来被明末名将戚继光加以借鉴和模仿,创造出了适合同倭寇作战的治安战阵法鸳鸯阵!

▲石柱土司遗址

标签: 明朝白杆兵

更多文章

  • 武松景阳冈打虎背后的真相(景阳岗打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松,景阳冈打虎,景阳岗打虎

    去年夏天京城老虎伤人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尚未平息,今年大年初二,南方某地动物园又发生了同样的惨剧,将老虎再次置于风口浪尖。其实人与老虎的正面冲突由来已久,历史上单独个体在面对百兽之王时表现出的也不全是无助和渺小,也曾涌现过武松这般的壮汉暴打庞然大物,更别提李逵这种令老虎团灭的魔头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人尽

  • 景阳冈打虎众所周知,但是武松打虎是真的,为什么?(景阳岗打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景阳冈打虎,武松,景阳岗打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想大家小时候每个人都听过吧,每个人都想成为武松那样的英雄好汉,然后帮助别人,但是我们去动物园会发现其实老虎真的很大,而且特别壮实,可是历史上真的有武松这个人物嘛?武松真的有可能打败老虎吗?我觉得有可能,武松打虎是骑在老虎上,东北虎的腰都只能承受较弱的力量,且宋朝那会华南虎偏多,体重上

  • 新版武松第3集剧情 景阳岗上武松打虎(景阳岗打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松,武松第3集剧情,景阳岗打虎

    2013新版武松第3集剧情 武松通过少林寺的考验,师傅允许武松下山。武松刚走出寺门孙二娘便等着武松出来。孙二娘这五年来一直和周侗学习刀法。两人见面后便分别。五学过年大郎在阳谷县仍旧靠卖炊饼为生。武松行走至山东界时大喊着哥哥,金莲我回来了,山东武二我回来了。行至一处小店武松看到牌子三碗不过岗,武松要吃

  • 《水浒传》中花和尚大闹五台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大闹五台山

    花和尚大闹五台山,是由关文清导演的香港动作电影,由叶弗弱,卫明珠,邓培,文觉非,林坤山,冯应湘等主演。上映于1950年08月13日。电影剧情宋朝末叶,鲁智深为渭州城提辖,为人粗豪爽直,爱抱打不平,有花和尚之称。时城中有土豪郑屠,专营高利贷。适歌女金翠莲偕同父母,欲往岱州访夫,途经渭州时已耗尽盘川,母

  • 鲁智深为什么能2次大闹五台山?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大闹五台山

    上回说到鲁提辖被金老救下后,却受到赵员外的猜疑,用套路,引导鲁提辖一步步走入出家之路。从此,鲁达就步入了漫长的参禅之路。出家前的鲁达,性情如火,嫉恶如仇,心思缜密,即使这样,还是被满满的套路所算计。出家后的鲁达,也是一样,不会因为出家而改变。比如他之前喜欢吃肉喝酒,出家后的他依然喜欢吃肉喝酒。他在佛

  • 三打祝家庄,终于拿下的任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打祝家庄

    宋江在营地一筹莫展时,突然智多星吴用就来了,还带了一个好休息,可以大破祝家庄。原来来的路上,抓到了祝家庄的小厮,祝二,这厮被派往登州求援,正好可以用来做计谋,派梁山人马装作州府援兵,然后趁机进入祝家庄内,定然可以打破祝家庄的铜墙铁壁。这下祝家庄确信无疑,梁山人马阵型已乱,是出击的好时机,这时假装援军

  • 宋江为何三打祝家庄?看看梁山每天需要多少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江,祝家庄,梁山,三打祝家庄

    三打祝家庄在水浒中是很有名的故事。前两次,宋江都没有取得成功,甚至还损兵折帅,直到宋江把卢俊义骗到梁山,才打败史文恭,赢得祝家庄。这段故事起因,是因为时迁、石秀和杨雄途径祝家庄,时迁被捉,石秀和杨雄到梁山请求支援。但实际上,攻打祝家庄是早晚的事,盗马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为何这么说?因为梁山需要粮食。

  • 宋江三打祝家庄:时迁偷鸡引发的一场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江三打祝家庄

    草上飞时迁是指什么?在《水浒传》中时迁的绰号并不是草上飞,而是鼓上蚤。因为草上飞和鼓上蚤都形容一个人的轻功了得,因此被大家搞错也是情有可原的。那么草上飞是指什么呢?时迁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草上飞,原来是指奔跑的功夫,因为身体轻,跑得快所以就夸张地称为“草上飞”,之前的那些武侠小说上也都有这样的描述

  • 马其顿方阵竟然这么完美 为什么却消失在历史上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马其顿,亚历山大,马其顿方阵

    一、马其顿军事体系的变化马其顿军事体系曾经十分完善,各兵种的搭配也几近完美。短短几十年,这个希腊北部的弹丸小国,竟然能迅速成长为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帝国军队的中坚力量,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长矛方阵——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在整个军队中占据绝对数量优势,成了亚历山大军队的主

  • 西班牙大方阵:马其顿方阵在它的面前就是一个战五的渣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班牙大方阵,马其顿方阵

    在文艺复兴时代因为火器的发展以及百年战争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让欧陆的军事家们具备了改革的基础,由此夸耀个人武勇的中世纪时代已经过去,留下来的是吸取古典时代的军事经验的瑞士方阵,在瑞士方阵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同时引入火器的是西班牙大方阵。正如同之前所提到的文艺复兴时代金属冶炼技术的突破,武器制造水平的提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