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牧之除了是第一个开发五马街的人外 更是推动永嘉学派的成形于发展

石牧之除了是第一个开发五马街的人外 更是推动永嘉学派的成形于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3/12/23 0:53:39

如今的五马街闻名全国,繁荣又富有文化底蕴。

很多温州人都知道郭璞造城的故事,但很少人知道,最早开发五马街的,是一位北宋的温州知州石牧之。他的故事,后人是在北宋宰相苏颂撰写的碑文上,才开始了解到的。

五马街

石牧之与王安石、陈襄号江东三贤宰

北宋庆历二年(1042),石牧之与都曾担任过北宋宰相的苏颂、王安石同榜进士。是的,因为同榜进士的情谊,苏颂与石牧之应该交情甚笃,是“尝论天下士族”,“平昔与圣咨游甚久”的老朋友。

石牧之(1015—1093)字圣咨,浙江新昌人。北宋皇祐五年(1053),任天台令,大兴县学,亲讲儒学,温州王开祖,负笈至天台山从游黉下。石牧之以尚书都官郎中知温州。当时,石牧之知温、王安石知鄞、陈襄知仙居,号江东三贤宰。

《宋史翼》卷十八有石牧之的传记,与他相关的文献资料,除此之外甚为鲜见;他与温州有关的文献资料,更是凤毛麟角。

目前学者发现的仅石牧之诗一首《迎赵清献公游雁荡山》;赵抃诗三首:《十八男屼自温倅迎于雁荡,温守石牧之以诗见寄次韵》、《游雁荡将抵温州,寄太守石牧之》、《还将三衢,呈温守石郎中》。

被宰相撰文称赞的温州知州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今福建泉州人,出身名门望族,与同时代的苏轼、苏辙是同宗。苏颂一生活到82岁,历仕北宋五朝,曾于元祐七年(1092),拜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登上宰相高位,是北宋政坛上令人瞩目的人物。

他还因为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被世界著名科技史泰斗、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中国古代科技通史》的主要编纂者李约瑟博士称赞:“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苏颂石雕

就是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名人,在遗著《苏魏公文集》中,载有他为石牧之撰写的《朝议大夫致仕石君墓碣铭》。墓碑全文2168字,其中写石牧之与温州有关的文字,有400余字。

碑文撰写时间当在1095年,记述的是宋元丰年间(1078-1085),石牧之出任温州军州事(北宋兴国三年即公元978年,温州降为军,至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恢复称州),或称“温州知州”的事。当时,石牧之是温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苏颂与温州也有特殊的缘分,宋熙宁十年(1077),苏颂为五马街东的名刹开元寺(今东南大厦一带)撰写了《温州开元寺重修大殿记》,还为温州唐代高僧写过《题送誓光序》。

他第一个开发了五马街

苏颂的碑文,讲到石牧之在温州期间,所做三件事最为人称道:一是消防安全;二是盐政管理;三是市政建设。其中市政建设与五马街有直接关系。

宋代温州古城火灾频繁,石牧之知温州时,采用了建保甲联坐的火保制度来防火、救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石牧之未来温州之前,就听温州籍学生王开祖说起,城里有一条四通八达的马路叫五马街,街名是为了纪念在温州做过太守的王羲之而取的。

石牧之因此对五马街早有向往,到了温州,有了亲眼一睹的机会。但是,当有一天,他带着一班官员到五马街视察时,却发现民居建筑无序发展,杂乱一片,严重影响交通。经了解,这种情况存在已经很长时间。

石牧之就问随行官员,为什么不采取措施解决?官员回答:“当地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如果进行整治,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更多的举人登科及第,却不利于达官显人或统治者。”

石牧之认为,这是一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迷信。因此,他以怀疑和谴责的语气反问:“真会有这样的事吗?”

五马街(东街口)

石牧之立即命令拆迁影响交通的房屋,开辟出一条宽畅的道路。从此,五马街的道路畅通无阻。

将五马街从民房杂乱无章的地方,改为整齐有序、道路畅通的街道,可以说,石牧之是最早开发五马街的人。也有人把石牧之誉为北宋温州的城市规划师。

此后200余年,温州人才辈出

石牧之开发五马街之后,产生了积极的历史影响,五马街日益繁荣。

而在人才方面,此后200余年,温州不仅“有登科者”,而且数量是全省最多的。后人认为,这其实与石牧之在治温期间重视人才培养,以及“元丰九先生”开永嘉学术之先河有密切的关系。

据(雍正)《浙江通志》对全省南宋(1127—1279)期间进士人数的统计,共有5726人, 其中温州1107人,占全省的19.3 %。

石牧之认为,整治五马街,如果真能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有更多的举人登科及第,那是既有利于市政建设,又有利于地方文风建设的好事。

治温期间涌现“元丰九先生”

石牧之在治理温州期间,重视、促进人才培养,对永嘉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历史影响,有目共睹。

姜宅三贤馆内的元丰九先生图

王开祖是石牧之学生中,最有成就者之一。永嘉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元丰九先生”:蒋元中、沈彬老、刘元承、刘元礼、许少伊、戴明仲、赵彦昭、张子充、周行己,就是石牧之在温州任职期间涌现的。

创刊于1920年1月的《新学报》发刊词说:“永嘉自古无学术可言,到北宋时,王景山出而提出理学,为永嘉有学术之始。继王景山之后,又有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进一步发挥先哲学术之精华。蔚成一家之谈,世称之为‘永嘉学派’。”其中提到的王景山即王开祖(1033-1065),就是为“永嘉学派”的形成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先驱人物。

永嘉学派人物像

今鼓楼街东段曾有过元丰坊和元丰桥,“元丰九先生”当年经常在那里聚会。同时代一位叫陈宗寿的人,特地出面投资建桥立坊,纪念石牧之为培养“元丰九先生”等杰出人才作出的贡献。

标签: 南宋石牧之永嘉学派

更多文章

  • 法属印度支那是怎么覆灭的 这个老牌帝国是如何被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法国,越南,法属印度支那

    法国也是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列强。从19世开始,就在东南亚一代扩张。在1882年,法国军队攻破了河内城,迫使越南签下城下之盟,相继签了第一二次《顺化条约》,彻底使其从中国清朝众多藩属国中分离了出去,逐渐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印度支那联邦又称为法属印度支那。印度支那(Indo-China)是个很粗

  • 从法属印度支那到入侵柬埔寨 当地人是如何争取国家独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国,柬埔寨,法属印度支那

    19世纪法国殖民者在越南南部立足后,就开始把手伸到临近的柬埔寨。法国人最初也是派传教士到柬埔寨来传教,以窥视和了解柬埔寨的情况,为下一步的殖民侵略做准备。 法国在柬埔寨的殖民侵略过程不同于越南,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而是采取武力胁迫的办法来夺取权力。1863年,法国驻交趾支那总督德·拉·格朗地

  • 二战期间日军攻占法属印度支那 因饥荒被饿死人数达两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日本,印度,法属印度支那

    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军入侵当时属于法国殖民地的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并完全控制该地,日军在1940年9月22日,第5师团3万名日军兵分三路占领越南的重要城镇谅山。法国殖民当局兵力只有5000人。无法抵抗。同时日本军舰到达东京湾,并在9月26日登陆,并攻下越南重要海港海防。当时是纳粹阵营的维

  • 鲜虞国: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鲜虞国,周朝

    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

  • 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西夏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宋朝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

  • 哀牢国是怎么消失的?是被谁所灭亡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哀牢国,汉朝

    洱海之畔曾经有一个古国家被称为哀牢国,司马迁的《史记》中曾记录有,古哀牢国分布于当今的云南及大理一带。一、有关古哀牢国的传说之所以将古哀牢国称为龙之国,是因为相传在遥远的古时,哀牢山下有一个妇人。一天,这个妇人与往常一样来到江边捕鱼,无意中碰到了江水中的一个沉木。于是回家后便有了身孕,后来其生下了1

  • 关陇集团纵横两百年,为何被一个女人击得粉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陇集团,北魏

    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都有这样一段引以为豪的记忆——强汉盛唐。所谓“强汉”自不必说,逐匈奴于漠北,辟西域为通途,封狼居胥,开疆万里,其军功之盛,后人只有仰望的份。而“盛唐”则更无须多言,不只军功强大,文治也十分拿手,杜甫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是何等的富足场景,比之今日也只能望

  • 黄海海战双方的损失有多大 该海战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本,清朝,黄海海战

    海战影响在历时近5小时的黄海海战中,日军指挥处置有方,战术运用得当,充分发挥了第一游击队航速高和舰炮射速快的优势,运用灵活的战术,始终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损失较少,只有5艘战舰受伤,伤亡仅290人。北洋舰队的战场指挥严重失误,丁汝昌采取了极其不利于发挥机动与火力优势的阵法与战法,且交战不久即失去了对全

  • 黄海海战的结果如何 海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北洋水师,黄海海战

    海战经过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刘盛休部12营6000余人搭乘的“新裕”“图南”“镇东”“利运”“海定”5艘运兵船。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部分舰艇担任警戒,其余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的大鹿岛东南下锚。1894年9月17日8

  • 黄海海战期间为什么日军一艘军舰都没有击毁 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甲午战争,黄海海战

    1894年9月17日午后发生的黄海大东沟海战,是甲午战争中海上战场最激烈的一场战役,也是世界海军史进入19世纪后,空前惨烈的大海战。与战后中国人普遍对邓世昌和“致远”舰的事迹集中关注的情形相似,日本海军在这场海战中也有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铁甲舰是世界海军发展进入蒸汽时代后出现的主力舰种,因同时具备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