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索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伊索寓言内容及写作特点解析

《伊索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伊索寓言内容及写作特点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209 更新时间:2024/2/10 16:44:09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流传的《伊索寓言故事集》。

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寓言》意为“伊索的寓言集”,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寄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价值并不亚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悲剧》。《伊索寓言》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低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极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寓言》这本故事以极为讽刺,幽默的叙述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许多充满韵味的人生处世哲理,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蒙教材,而且是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其中有些寓言脍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通过把动物/植物/江河湖海/日月星辰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

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狐狸和山羊》告诫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待人要因人而异《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了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安全生活下去的。

揭露了当时世界的变乱与作者想育人的哲理。

标签: 世界伊索小说伊索寓言

更多文章

  •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谁?《伊索寓言》非一人所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世界,希腊,小说,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版本介绍公元前3—4世纪之交,雅典哲学家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 Phalereus)编辑了第一部伊索寓言集:《伊索故事集成》(As

  • 《侏罗纪世界2》好看吗豆瓣评分多少 侏罗纪世界2剧情影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侏罗纪

    特效大片《侏罗纪世界》2正式登陆内地院线,作为《侏罗纪世界》的续集,很多人都对该片抱有很大的期待,据悉,目前,《侏罗纪世界》2豆瓣评分7.2,猫眼评分8.7,淘票票评分8.7,微博评分8.7,总结起来就是口碑中上,可看。《侏罗纪世界2》的故事发生在主题公园“侏罗纪世界”被毁之后的第三年,纳布拉尔岛如

  • 《侏罗纪世界2》内地定档615 提前北美一周上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侏罗纪世界2》

    侏罗纪世界2内地定档提前北美是怎么回事近日有消息称电影《侏罗纪世界2》在内地的上映时间已经确定,定档在6月15日,比北美上映的时间还要提前整整一周,而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于是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 恐龙来了!《侏罗纪世界2》中国内地正式定档6月15日上映,提前北美1周,并发布定档预

  • 萌童被恐龙包围爆哭 网友 侏罗纪很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侏罗纪

    看过知名电影《侏罗纪公园》吗?巨大体型、狰狞样貌以及凶悍獠牙让人感到畏惧,不过缩小的《萌版侏罗纪公园》倒是看得有趣。有网友在脸书PO出一张照片,可爱的萌孩被众玩具恐龙前后夹击,眼见周围都是可怕的怪兽,惊恐之下忍不住一股儿酸劲上头接着爆泪。在照片上头也附註标语「侏儸纪时代…很可怕」。照片上传后马上引起

  • 揭秘:四川发现亿年前 白垩纪时期恐龙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恐龙,白垩纪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对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境内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论为距今约一亿年白垩纪时期的三个种类恐龙足迹。某年,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叶勇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博士组成的专家组专程赶往泸州市叙永县,对境内大石乡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

  • 揭秘四川某市发现白垩纪时期恐龙足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恐龙,白垩纪

    导读: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专家对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境内新阳、龙井两村发现的恐龙足迹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论为距今约一亿年白垩纪时期的三个种类恐龙足迹。经发现,每件化石都具有高度研究价值。网络配图博物馆专家组在大石乡龙井村(小地名牛咡洞)发现了多道恐龙足迹,其中一道蜥脚类行迹长度超过10米,包括

  • 揭秘吉林发现疑似白垩纪恐龙化石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恐龙化石,白垩纪

    5月30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东南侧山坡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处恐龙化石群。网络配图经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相关专家现场考察,初步判断为疑似白垩纪早期恐龙化石群。图为已经挖掘出来的化石,专家初步推测为恐龙股骨化石(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楠摄6月4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有什么区别 两者之间式怎么区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

    提起西方艺术史总绕不开百花齐放之文艺复兴时期、华美靓丽的巴洛克时期。但是,观赏这两大经典时期的艺术时,有许多小伙伴仍旧傻傻分不清。文艺复兴主要指14世纪-16世纪,欧洲掀起的一场以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的复兴运动,旨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同时反对中世纪宗教桎梏的进步革命运动。由于“复兴古文化艺术”

  • 巴洛克时期的经典音乐 以洛可可式风格而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巴洛克时期,德国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巴洛克时期在18世纪随着它的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Rococo)式风格而结束。D大调卡农D大调卡农与吉格(德语:Kanon und Gi

  • 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著名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班牙,巴洛克时期

    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牟利罗(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1617-1682)十七世纪巴洛克时期西班牙画家。是17世纪西班牙画坛群英中最年轻的画家。牟利罗作品中有许多是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吃西瓜的孩子》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一般为人所熟知的是宗教画,如《云中的圣母》、《圣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