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的妃子有哪些?嘉庆皇帝的皇后妃子列表

嘉庆的妃子有哪些?嘉庆皇帝的皇后妃子列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68 更新时间:2024/1/19 16:40:31

嘉庆皇后妃子表中记载,嘉庆皇帝后宫立有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3人等。

1.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

喜塔腊·青瑜,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和嘉庆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庆皇帝大42天。1774年6月5日(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1782年9月16日(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伦庄静公主。1796年2月(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

1797年3月5日(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是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后。1797年6月(嘉庆二年五月),乾隆谥孝淑皇后。1803年11月(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宫。道光元年三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咸丰十一年十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2.孝和睿皇后(1776年—1849年11月24日):

钮祜禄·绮雪,礼部尚书恭阿拉女。后事仁宗潜邸,为侧室福晋。1793年7月(乾隆五十八年六月),生皇七女。1795年7月(乾隆六十年六月),生皇三子绵恺。嘉庆元年二月,仁宗即位,册封为和妃。1797年(嘉庆嘉庆二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崩,五月,太上皇敕谕继位中宫,先封为皇贵妃,1798年8月(嘉庆三年七月),晋封为和贵妃。嘉庆四年,立为皇后。1801年(嘉庆六年四月),补办册后仪式。

1805年(嘉庆十年二月),生皇四子瑞亲王绵忻。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仁宗幸热河崩,皇后懿旨让皇二子绵宁继位,宣宗尊为皇太后,居寿康宫。1849年11月24日(道光二十八年十月初十)逝世,年七十三。宣宗春秋已高,方有疾,居丧哀毁,三十年正月,崩於慎德堂丧次。咸丰三年,葬后昌陵之西,曰昌西陵。初尊皇太后,上徽号。国有庆,累加上,曰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逮崩,上谥。咸丰间加谥,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3.恭顺皇贵妃(1787年—1860年4月7日):

钮祜禄·如玥,主事善庆之女,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801年(嘉庆六年)入宫选秀,时年14岁,赐号为如贵人,1805年3月8日(嘉庆十年二月初八),生皇八女,6月(五月)晋封为如嫔,1810年(嘉庆十五年九月),晋封为如妃。1811年2月18日(嘉庆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生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1814年3月18日(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七日),生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1821年(道光元年),晋尊为皇考如贵妃,尊称如贵太妃,移居寿安宫。1851年(咸丰元年),晋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尊称为如太皇贵太妃。1860年4月7日(咸丰十年三月初六),崩于寿安宫,享年73岁,谥号恭顺皇贵妃。葬于清西陵昌陵妃园寝。

4.和裕皇贵妃(1761年—1834年1月27日):

刘佳氏,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生于北京,1778年(乾隆四十二年)入侍嘉亲王潜邸为侧妃,1781年1月23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生皇长子穆郡王;1783年12月10日(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生嘉庆皇三女和硕庄敬公主。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册封诚妃,位居皇后喜塔腊氏与贵妃钮钴禄氏下,为后宫第三位妃主。1808年12月(嘉庆十三年十一月),晋诚贵妃,1821年(道光元年),晋尊为皇考诚皇贵妃,尊称为诚皇贵太妃。1834年1月27日(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逝世,享年73岁,谥号为和裕皇贵妃。

5.华妃(?—1804年8月3日):

侯佳·玉莹,上驷院卿讨住之女。嘉庆帝为皇子时,就已经为嘉庆帝侍妾。1789年7月4日(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生皇六女。嘉庆帝登基后,嘉庆元年正月册封为莹嫔,1801年(六年四月)晋封为华妃。华妃是嘉庆朝第三位获得妃一级封号的后宫嫔妃。在4位妃子中,华妃排名居首。1804年8月3日(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去世。

6.信妃(?—1823年3月31日):

刘佳氏,将军本志之女。初赐号信贵人,1808年5月16日(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嘉庆皇帝以喜得皇长孙,明岁又是五旬万寿,晋封信贵人为信嫔,1821年1月(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宣宗进尊为皇考信妃,1821年1月23日(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举行册封礼。1822年11月26(道光二年十月十三)逝世。1823年3月31日(道光三年二月十九日)信妃金棺奉移西陵,4月7日(二月二十六日)信妃金棺葬入昌陵妃园寝。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马克思在1853年就有一段评“太平天国”的话:“除了改朝换代……他们给予民众的灾难,比统治者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用破坏来与腐朽对立。没有建设的破坏,就只能带来更多的腐朽”。洪秀全( 1814— 1864)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获得了一部名为《劝世良言》的宗教书籍,再加上他屡试

  • 太平天国运动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历史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运动,清代

    太平天国运动简介:太平天国运动起于1850年金田起义,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1844年开始,洪秀全

  •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洋务运动,清代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

  • 洋务运动简介 洋务运动爆发的时间及口号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洋务运动,清朝

    洋务运动简介: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后期口号是“师夷长技以自富”。洋务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农民运动的冲击下,清政府内外交困。一些有权势的官僚,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到90年代,从

  • 洋务运动的背景 晚清洋务运动是怎么兴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洋务运动,清代

    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

  • 秦朝末年楚汉之际项羽刘邦反秦战争年表大纪事(楚汉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末,战争,楚汉之争

    秦朝末年楚汉之际项羽刘邦反秦战争年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项羽刘邦共同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开始逐鹿天下。那么。在这期间,主要发生过那些战争?秦朝是通过哪些战争灭亡的?公元前209年8月,楚将军陈胜率楚军攻秦,拔大泽乡、蕲城、铚城(今濉溪)、酂城(今永城)、苦城、柘城、谯城、陈城。立陈胜为楚王,楚国

  • 楚汉之争历时几年?西楚项羽与汉王刘邦大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楚汉之争,楚汉

    导读:楚汉之争是发生于公元前206年8月至公元前202年12月,最终刘邦在垓下一战中战败项羽,获得最后胜利,建立了西汉王朝。楚汉之争历时3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汉高帝元年(公元前

  • 垓下之战楚军大败 楚汉争霸中项羽失败的原因(楚汉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垓下之战,项羽,古代战争,楚汉之争

    楚军失败原因一、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二、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三、汉军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而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

  • 滑铁卢战役双方兵力对比 拿破仑的最后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滑铁卢战役,拿破仑

    滑铁卢战役双方兵力对比: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英军由威灵顿率领,普军由布吕歇尔元帅率领,驻扎在比利时附近。6月18日午后,滑铁卢战役正式展开。法军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向威灵顿的军队发动了猛烈进攻。威灵顿率领英军顽强抵抗,始终坚守着阵地。当日傍晚,普鲁

  • 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滑铁卢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拿破仑,滑铁卢,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1814年3月31日欧洲第6次反法联军进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次年3月20日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不满和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争吵,率军进入巴黎,重新登上皇位俄、英、奥、普出动第七次反法联军,同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法军,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