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官渡之战参战人物介绍

官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官渡之战参战人物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38 更新时间:2024/1/16 17:11:51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战役地点

官渡,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位于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

官渡战役双方实际参战兵力对比

官渡战役是名副其实的以少胜多之经典战例。袁、曹军在官渡直接作战的兵力对比为10.5万比3.3万(两军兵力对比为3.2比1)。如果加上未直接参战的后军和运输部队,双方兵力对比为12万比3.4万。

袁绍军:兵力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三国志》、《资治通鉴》均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参加进攻的为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估计兵力为11-12万人,其中骑兵1万多。

另外,《世语》记载为袁军步兵5万,骑兵8千,合计5.8万。在《三国志》注引中孙盛评曰:“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而张璠《汉记》云:战后曹操“杀绍卒凡八万人。”也证明袁绍军在10万以上。

曹操从许昌亲自带到官渡的有1万人的中央精锐部队(包括徐晃、张辽、许褚、关羽),《三国志——武帝纪》所说的“曹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就是指的这部分军队。

原来在河水(即今黄河,但与现黄河位置有一些差别)一线驻守的部队是:

白马刘延军1千人,原武于禁军2千多人(后来增加到4千),乐进军估计也有4千人在延津一带(其中骑兵1千人)。这样在官渡一线的曹军总兵力应为1.9万人。

参战人物

  • 曹操军
    • 曹操(统帅)
      • 郭嘉
      • 杨阜
      • 荀攸
      • 荀彧(留守许都)
      • 董昭
      • 贾诩
      • 刘延(东郡太守,守白马)
      • 程昱(留守鄄城)
      • 关羽(中途叛降归走刘备)
      • 张辽(先锋)
      • 阎柔
      • 鲜于辅
      • 徐晃(先锋、游击和奇袭部队)
      • 史涣
      • 曹洪(守卫官渡)
      • 荀攸
      • 夏侯渊
      • 曹仁(守卫许都)
      • 乐进
      • 于禁
      • 李典
      • 许褚(近卫部队)
  • 袁绍军
    • 袁绍(统帅)
      • 袁谭
      • 郭图
      • 沮授(监军,被俘)
      • 田丰(后被袁绍杀害)
      • 许攸(中途投奔曹操)
      • 颜良(白马之役中战死)
      • 文丑(延津之役中战死)
      • 韩猛
      • 蒋奇(乌巢之役中战死)
      • 淳于琼(乌巢之役中战死)
      • 眭元进(乌巢之役中战死)
      • 韩莒子(乌巢之役中战死)
      • 吕威璜(乌巢之役中战死)
      • 赵睿(乌巢之役中战死)
      • 何茂(投降)
      • 王摩(投降)
      • 高览(投降)
      • 张郃(投降)
      • 蒋义渠
      • 审配(其二子被俘)
    • 刘备(以客将身份参战)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历史背景 官渡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官渡之战背景,官渡之战,汉朝

    官渡之战历史背景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

  • 晋穆帝司马聃简介 在位期间东晋版图有所扩大(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穆帝司马聃,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穆帝司马聃,字彭子,东晋第五代皇帝,庙号孝宗。晋穆帝是晋康帝之子,母褚蒜子。344年由于晋康帝驾崩,晋穆帝即位;由于年幼而由褚太后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晋穆帝在位期间东晋虽然北伐失败,但是由于桓温消灭了在四川立国的成汉,并且于356年夺回洛阳,虽然不久就因为粮运不继而

  • 晋康帝司马岳简介 在位只有短短3年病死的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康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康帝,名司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继位。在位2年,病死,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其妻褚蒜子(崇德太后)生晋穆帝司马聃,死后谥为康献皇后。人物简介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字世同,东晋的第四代皇帝。晋康帝是晋明帝之子,母庾文君,是

  • 晋成帝司马衍简介 东晋第三任皇帝司马衍资料(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成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成帝(司马衍),名司马衍(公元321~342年),字世根,汉族。明帝长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1岁。葬于兴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鸡笼山)。人物简介晋成帝司马衍(公元321年—公元342年7月26日),字世根,东晋第三任皇帝,晋明帝之子,庙号显宗。晋成帝于西元325年10月19日即位

  • 晋明帝司马绍简介 晋明帝在位期间平定王敦叛乱(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绍,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明帝司马绍(298年—325年),字道畿,晋元帝之子,庙号肃宗。母亲为代郡出身。生来像鲜卑人,为人豪爽,在位期间曾经曾平定王敦叛乱,有中兴之气,可惜在位仅四年早死。简介永嘉元年(307年)随父亲司马睿一同移镇建业(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建兴元年(313年),司马睿进位左丞相,拜司马绍为东中郎将

  • 晋元帝司马睿简介 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元帝,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

  • 晋愍帝司马邺简介 投降汉国,西晋王朝名存实亡(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邺,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司马邺,又名司马业,字彦旗,西晋王朝第四位皇帝,公元313~317年在位。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之子。简介晋愍帝司马邺(300~318.2.7),字彦旗,河内温县人,司马炎之孙,吴王司马晏之子。312.10.19被立为皇太子,监国执政,313.6.7正式即皇帝位,实际在位时间应该从立为太子的3

  • 晋怀帝司马炽简介 无心争权却被送上皇位的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炽,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西晋孝怀皇帝司马炽(284-313年),字丰度,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公元307-311年在位。为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渐严重。311年正月,晋怀帝

  • 晋惠帝司马衷简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白痴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晋惠帝司马衷,晋朝皇帝列表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

  • 晋武帝司马炎简介 西晋开国皇帝,老婆最多的君王(晋朝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炎,晋朝皇帝,晋朝皇帝列表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马懿孙,曹魏权臣司马昭长子,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4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年号泰始。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采取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