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莱特湾海战战略背景:日军希望确保菲律宾的安全

莱特湾海战战略背景:日军希望确保菲律宾的安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19 1:38:32

1944年的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在攻克了马里亚纳群岛克岛等战略要地后,开始考虑他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建议进攻台湾,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它南亚的驻军的联系。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位于日本的生命线上,将菲律宾让给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丢脸的事,而且麦克阿瑟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曾经发誓重返故地。最后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做出最后决定,他决定在菲律宾登陆。日方对盟军的步骤也很清楚。联合舰队最高长官丰田副武制定了四个方案:捷1号作战方案是针对菲律宾的重大海军作战方案,捷2号作战方案是针对台湾的作战方案,捷3号和捷4号作战方案分别是针对琉球群岛和千岛群岛的作战计划。所有四个计划都是孤注一掷的、复杂的和大胆的行动计划,它们将日本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国海军进攻菲律宾的登陆点在莱特岛。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第七舰队的旧式战列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支持登陆部队。威廉·哈尔西海军上将的第三舰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于掩护两栖作战并寻歼日本舰队。

1944年10月12日尼米兹的航母对台湾进行了一次空袭来保证那里的飞机无法介入在莱特岛的登陆。日本因此开始执行捷1号作战方案。一波再一波的飞机被投入对美国航母的战斗。在此后3天中日本损失了600架飞机,这几乎是它大部分的空军力量。这使得它的海军基本丧失了空军保护。按捷1号作战方案小泽治三郎中将的机动部队使用显然易被打击的航母将美国第三舰队从其应该保护的登陆力量引走。美国登陆力量在丧失其空中掩护后受到从西方开入的三支日本舰队的打击:驻扎在莱的粟田健男中将率领第二舰队进入莱特湾消灭盟军登陆力量。西村祥治和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组成第五舰队作为运动攻击力量。这三支舰队没有航母和潜艇,完全由水面舰只组成。

显然这个计划的结果是这四支舰队中至少一支要被消灭。战后丰田对美国调查者是这样解释的:“假如我们丧失菲律宾,而舰队幸存下来,那么我们南北之间的海道就被割断了。假如舰队呆在日本领海的话,那么它得不到燃料补给。假如它呆在南海的话,那么它就得不到武器弹药的补给。因此假如我们失去菲律宾的话,那么保存这支舰队也没有意义了。”

标签: 莱特湾二战航母莱特湾海战

更多文章

  • 莱特湾海战发生的时间点:日军试图进行最后一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莱特湾,二战,航母,,莱特湾海战

    日期:1944年10月20日—1944年10月26日战役地点莱特湾海战是发生在菲律宾莱特湾(莱特岛东部和萨马岛南面)附近的一次海战。交战各方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指挥官:威廉·哈尔西、 托马斯·金凯德兵力:17艘航空母舰,18艘护卫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4艘巡洋舰,141艘驱逐舰,其它舰只、鱼雷艇、潜

  • 莱特湾海战简介:二战最大规模的一场海上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莱特湾,二战,航母,,莱特湾海战

    莱特湾海战(英文:Battle of Leyte Gulf,日文: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菲律宾莱特岛附近的一次海战。以两军投入战场的军舰总吨位而言,莱特湾海战堪称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对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海战进行的时间从1944年10月20日持

  • 崤山之战是怎么回事?揭开崤山之战的战争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崤山之战,春秋战国

    公元前629年,晋国、秦国联军兵围郑国,郑国有亡国之患。郑大臣烛之武出城面见秦穆公,告诉他,秦国离郑国远,而晋国离郑国近,若郑国灭亡,有利于晋,于秦国无益处。秦穆公认为烛之武言之有理,于是与郑国结盟,命秦国大将杞子、逢孙、杨孙等戍守郑国。秦军退去,晋军也无奈而退去。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

  • 崤山之战简介:晋秦争霸战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崤山之战,春秋战国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

  • 秦晋崤山之战:秦国名将孟明视卧薪尝胆败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孟明视,崤山之战,复仇,

    秦国的军队灭了滑国,在公元前627年4月经过东崤山(今河南洛宁北)时,先头小部队遭遇晋军将军莱驹的阻击.莱驹假装败走,把孟明视率领的大军引入埋伏圈.孟明视领着部队过了东崤山,后边忽然传来擂鼓的声音.他们跑了一段山路,好像挤进一条死胡同,走不过去也退不回来,只见山道上横七竖八地堆着不少大木头,当中立着

  • 珊瑚海海战的作用:成功遏制了日军的进攻势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珊瑚海海战,二战,日军,

    这是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海战,双方舰队都是在双方视距之外进行交战的。从战术上看,珊瑚海海战可以说是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和伤亡人数多于美国,但他们以损失1.2万吨“祥凤”号和在图拉吉岛外围被击沉几艘小舰的较小代价,换取了击沉“尼奥肖”号、“西姆斯”号和3.3万吨大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的胜利。

  • 珊瑚海海战的战争影响:为中途岛的胜利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珊瑚海,海战,影响,,珊瑚海海战

    尼米兹宣布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深远意义的胜利”。意义究竟多么深远,他在后来的一个月里还无从知道。其实说得具体一点,翔鹤号受损、瑞鹤号严重减员,而第五航空战队的这两艘航母原本要参加中途岛计划,但以无法实现了。那么从算术的角度,珊瑚海海战的对随后太平洋战争进程的直接影响就是,用一艘航母的沉没换取了两艘航

  • 珊瑚海海战的历史意义:海战第一次在视距外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珊瑚海,海战,意义,,珊瑚海海战

    “祝贺你们在最后两天中取得的光荣成就”,尽管尼米兹向弗莱切发出了这样的电文,但珍珠港的司令部中笼罩着阴郁的气氛,因为列克星敦号沉没了,但日本联合海军受到了多大的打击还很难判断。 但从战略的角度,珊瑚海对无论对美国、对太平洋战局、对世界海战史都有深刻的意义。首先,作为大战前的序幕,尽管参加这次作战的军

  • 珊瑚海海战战果对比:盟军虽败却赢得了战略主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珊瑚海,海战,战略,,珊瑚海海战

    定性日期:1942年5月4日 - 1942年5月8日地点: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之间的珊瑚海 结果:日本战术性胜利,盟军战略性胜利。指挥官盟军:切斯特·尼米兹、弗兰克·弗莱彻。日军:井上成美、高木武雄、五藤存知。对比盟军:2艘重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3艘巡洋舰。 日军:2艘重型航空

  • 珊瑚海海战战斗经过:美军“列克星敦号航母”沉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珊瑚海,航母,舰队,,珊瑚海海战

    美进驻珊瑚海1942年初,太平洋对于盟军是一片黯淡的景象。1942年1月20日,日本伊124号在达尔文港布雷时被击沉,美军随后用潜水作业船从伊124号上捞出了密码本。之后的几个月中,随情报的积累,尤其是空袭东京后,日本帝国做出了过分的反应,几乎把联合舰队都派了出去了,珍珠港的情报处开始逐渐破译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