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赫那拉氏家族人物介绍 叶赫那拉氏名人有哪些?

叶赫那拉氏家族人物介绍 叶赫那拉氏名人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3/12/11 19:48:01

叶赫那拉氏名人列表:叶赫那拉氏,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叶赫那拉氏一族在清朝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的人甚多,包括纳兰明珠、苏克萨哈以及慈禧太后等,计其人口在满族中也是较多的一姓,因此被称为八大姓之一。

家族人物:

1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名孟古姐姐(音译,又译孟古哲哲),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杨吉砮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杀,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又为成梁击破。岁戊子秋九月,以后来归,上率诸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礼。是岁,后年十四。岁壬辰冬十月,太宗生。岁癸卯秋,后病作,思见母,上遣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

2惠妃(?—1732年)纳喇氏,叶赫部东城贝勒金台石之子德尔格尔的儿子,郎中索尔和之女,康熙帝妃嫔。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永宪录》等史书记载说,惠妃叶赫纳喇氏是明珠的妹妹,纳兰性德的姑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惠妃之父为郎中索尔和,明珠之父是牛录额真(汉名佐领)尼雅哈,尽管他们都是金台石之后,但不是兄妹关系。明珠与索尔和同一祖父(金台石),明珠一度权倾朝野,后因为胤禔谋夺太子之位而遭康熙的不满,最终被抄家。其子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其词集《饮水词》独步清代词坛。纳兰也作那拉,惠妃也可以称作是姓那拉氏,是叶赫部族的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与乌拉那拉氏有所不同。

3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父尼雅哈,当太祖灭叶赫,来降,授佐领。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

4纳兰成德(1655-1685)改名性德(仅一年而已),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洲,叶赫那拉氏,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母亲是多尔衮哥哥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年少聪颖过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岁时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授三等侍卫,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

5舒妃(1728—1777),叶赫那拉氏兵部左侍郎永绶之女。乾隆帝嫔妃之一。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初封贵人。十一月封舒嫔,行册封礼。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晋舒妃;十四年四月初五行晋封礼。乾隆十六年五月十九日,生皇十子。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薨。葬裕陵妃园寝。子一,皇十子,殇。

6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广太道惠徵女。咸丰元年,后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四年,封懿嫔。六年三月庚辰,穆宗生,进懿妃。七年,进懿贵妃。十年,从幸热河。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与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光绪三十四年,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隆福寺。

7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8阿什达尔汉,纳喇氏,与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为兄弟,太宗诸舅也。太祖灭叶赫,阿什达尔汉率所属来归,授牛录额真,隶满洲正白旗。

9苏克萨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初授牛录额真。崇德六年,苏克萨哈战有功,授牛录章京世职,晋三等甲喇章京。叙功,晋二等精奇尼哈番,擢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为清初四辅政大臣之一。诏晋三等精奇尼哈番,赐祭葬,谥忠勇。

10那桐,字琴轩,叶赫那拉氏,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尚书、军机大臣。光绪十一年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二十六年,兼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晋理籓院侍郎。

11道光朝兵部尚书那清安:那清安,字竹汀,叶赫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嘉庆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翰林院侍讲。累迁内阁学士。二十四年,授礼部侍郎,历刑部、工部。赠太子太保,谥恭勤。

12古琴家叶诗梦:琴人叶鹤伏,潜号诗梦居士,为清叶赫那拉氏瑞麟的第三子,其姑即慈禧太后。初名佛尼音布,字荷汀,又号师孟,鼎革后始易今名。叶氏遗著有《诗梦斋琴谱》、《诗梦斋诗文集》、《诗梦斋日记》、《张船山华新罗诗集联》、《医药杂录》、《印章食谱杂记》等均未刊。

更多文章

  •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揭秘清王朝覆灭的真相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赫那拉氏,诅咒,清朝,灭亡

    叶赫那拉氏诅咒: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但是某一天,草原上忽然燃起了烽烟,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

  • 宋江与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是被宋江剿灭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方腊,方腊起义

    导读:一部《水浒》让梁山泊英雄流芳千古,也使人们知道北宋历史上曾发生过方腊起义。事实上,宋江起义的规模远不如方腊起义大,历史上的宋江和方腊也没有交过手。《水浒》第一百一十回提到,“宋江于奉诏方腊的次日……号令诸军,准备出师。”对于方腊起义,《水浒》的描述与史书记载有所不同。《水浒》中是这样描述的:“

  •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起义仓促形势预判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腊起义,北宋,战争

    方腊起义为何会失败?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为了装饰宫殿,构建园林,派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的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贪官朱勔等乘机敲诈百姓,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思乱。方腊率贫苦大众,以诛贪官为名发动起义,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攻克了六州五十二县,给北宋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由于错误估计形势,低估宋军实力,

  • 瓜尔佳氏家族人物介绍 瓜尔佳氏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瓜尔佳氏,清朝,名人

    瓜尔佳氏名人: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那么瓜尔佳氏的名人有哪些呢?金朝,该氏族的著名人物有:工部尚书夹谷谢奴,芮国公、百岁老臣夹谷吾里补,

  • 瓜尔佳氏家族分布 瓜尔佳氏的主要居住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瓜尔佳氏,清朝,居住地

    瓜尔佳氏分布: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

  • 瓜尔佳氏家族起源 揭秘瓜尔佳氏的姓氏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瓜尔佳氏,姓氏,清朝,渊源

    瓜尔佳氏起源: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源于女真族,出自古代建州女真瓜尔佳部,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瓜尔佳氏,满语为GuuwalgiyaHal

  • 爱新觉罗家族简介 大清王朝的主宰者爱新觉罗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爱新觉罗家族,清朝,主宰

    爱新觉罗家族简介:爱新觉罗,拉丁文转写为Aisin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爱新”是满语“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依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像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清朝统治者将

  • 爱新觉罗家族后人 探秘400年兴衰荣辱过往烟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爱新觉罗家族后人,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家族后人: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的湖里洗澡,神鸦衔来一枚红色果子,佛库伦食后身体沉重,不能升天,不久产下男婴,体貌奇伟,落地能言。佛库伦对他说:“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库布里雍舜。”这个男孩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祖先。这一姓氏的含义是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爱新觉罗?感觉我和这个

  • 历史上真有爱新觉罗允恪吗 允恪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允恪,清代,爱新觉罗

    历史上真的有爱新觉罗允恪吗?电视剧《倾城绝恋》中,爱新觉罗允恪是美璃和靖轩的儿子。但是关于允恪的身份,一直存疑,有人认为他是永赫的儿子,有人认为是靖轩的儿子。但是,不管他是谁的儿子,都无法考证,怎么也说不清。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爱新觉罗允恪吗?允恪的历史原型是谁?在历史上,清朝康熙帝的第十六子,名为爱

  • 清朝格格和公主的区别是什么?格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格格,清朝皇宫

    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紫薇分别称为还珠格格、紫薇格格,乾隆的其他女儿也被称为格格。而电视剧《大太监》中,道光帝的女儿,称为和硕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有的称为格格有的称为公主呢?格格、公主各是什么意思?格格和公主的区别又是什么?格格: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