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松锦之战的责任不在崇祯:洪承畴用兵特点被掌握

松锦之战的责任不在崇祯:洪承畴用兵特点被掌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52 更新时间:2023/12/20 11:24:32

历史将松锦之战明军失败归于崇祯催兵过急,但研究发现问题在洪承畴计战不及皇太极所致。个人意见,文明话题,欢迎善意批评指正、拒绝谩骂。

崇祯13年4月,后金军(这时应叫清军了)围困锦州开始,先是外围据点陷落,然后被清军掘壕围困,明守将祖大寿仿佛又见一个大凌河的惨剧要开始,赶紧派人突围求救。明廷调兵号称13万集宁远(今辽宁兴城),令洪承畴驰援锦州,洪承畴吸取萨尔浒分兵四路教训,大军集成一体步步为营,受命解围到进抵百里之外松山耗时10个月,崇祯14年3月抵达松山。

皇太极又用挖壕办法断洪承畴明军归路,截断明军粮路,将围困锦州兵力部分调出反包围洪承畴军。这和白起长平之战战术类似,大凌河战役也用过。洪承畴没有采纳马绍愉“乘锐出奇击之”、张斗“防其抄袭我后”的用兵建议。清军没有等他的稳打稳扎,而是用壕沟围困了这13万明军。

8月,13万解围明军开始给自己解围。明清两军,列阵大战。接战良久,矢飞炮鸣,杀伤相当,未分胜负。皇太极先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12堆储粮。其时,明军粮食被抢夺,退路被截断,因为无粮秣,而气挫势穷。洪承畴担心明军步、骑兵被分割,将步骑数万之众,收缩在松山城内。明军被迫突围退回宁远,锦州不救了,可是等待这些明军的是清军层层战壕防守。死于弓箭,自相践踏,被迫投海死者和俘者近十万,除吴三桂少数将领逃出外,洪承畴剩余万余守内城,崇祯15年二月困饿城破。

锦州被围年余,肯定困饿交加。洪承畴合兵解围,受命到进抵百里之外居然耗时10月,可见其对清军一战之畏惧和没有把握。军队的粮路没有分派强大后军保护,虽集中重兵有所小胜,也和赵括一样结果被战壕围困。兵贵于速,贵于奇,畏首畏尾,缓缓前行,等着对方充分地掘壕制造坟墓。明军就没有机会挖壕围困后金和清军,这就是对方动作快,你没那么多时间去做。而且,松山战时,临时储粮又被截断。先期不敢战,后来想打却被困无粮,处处被动,不战自乱。自萨尔浒之后,明不敢主动进攻,不敢摧毁对方后方和粮草供应,不得不战勉而战之,怎能不败。危而立断,对方分兵截粮掘壕之时和将士讲明利害,全力一战才是出路。韩信背水列阵就是这个道理,而韩信5000骑兵出击拔旗换旗是摧毁赵军士气的奇着。可这些洪承畴都没有,他的失败和崇祯没有关系。

标签: 松锦之战洪承畴崇祯

更多文章

  • 皇太极对大明的最后一击:松锦之战耗尽大明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太极,明清,松锦之战

    皇太极对大明的最后一击松锦之战,使大明帝国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是大清帝国与大明帝国之间的最后一次殊死战。这场大会战,是皇太极生前亲临前线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其判断和指挥称得上出神入化,是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从此,明王朝再也没有力量对付自己的内外敌人了。两年后,大明帝国轰然垮台。大明崇祯二年、后金汗

  • 松锦之战简介:明朝输掉了关外精兵全面退守山海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松锦之战,洪承畴,皇太极,

    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统军三征察哈尔部。林丹汗的继承人、其子额哲率部民1000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3天不吃草,还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后来宝玺到了林丹

  • 揭秘:世人对孙子兵法误解最深的四个关键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子兵法,误解

    1、是“以正和、以奇(jī)胜”,不是“以正和、以奇(qí)胜”。这是由于多音字导致的最大误会。奇(jī),兵法原意是指的是多出的部分,即在以正兵与敌人交战的时候,永远要预备一支多出来的兵力,就是奇(qí)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战斗中突然打乱敌人的部署,是致胜的关键。所以这句话的“奇”不是奇(qí)

  • 影响世界格局的十大军事名著:孙子兵法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子兵法,兵书,

    在世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战争难以计数,留下的军事著作也难以计数,但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有数的。下面所介绍的十本军事著作,是由国家评论杂志主办的2000年来世界十大军事名著活动中的上榜作品。这十本军事著作,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兵学圣典”——孙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

  • 孙武与孙子兵法 历史上孙子兵法是如何写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武,孙子兵法

    孙武与孙子兵法:兵圣孙武,我们都知道孙子兵法是出自他只手,那么孙武又是为什么会写孙子兵法呢?孙武是春秋晚期兵家,齐国人,写有《孙子兵法》。曾仕于吴,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军事力一时强盛,吴国大军威震四方。周敬王八年(前512),伍员推荐孙武给吴王阖闾治兵。孙武献兵法十三篇,阖闾称善。为了试验孙武所蓍兵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孙子兵法出自哪个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子兵法,古代书籍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吗?《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誉为“百代谈兵之祖”。它精邃的思想、奇妙的谋略、深刻的哲理、优美的语言,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公元8世纪当我国唐朝时,它传入日本,立刻受到日一本各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注释、讲解、运用者层出不穷。

  • 国难中诞生的“岳家军”:乌合之众炼成威武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家军,南宋,宋朝军队

    精忠岳飞,一个悲剧的诞生“莫须有”悲剧如何诞生?千古之下,人们在嗟叹之余,发现诸如干涉立储、犯上抗命、反对议和、坐拥重兵这些理由似乎没有一条能单独证明“岳飞必须死”这一结论。在冤案存在多处疑点、历史细节已经不可能还原的情况下,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成了人们能够接受的唯一解释。然而,中国历史上军事强人和皇

  • 岳飞的五虎上将:真实的岳家军五虎大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岳家军

    在全国各地的岳庙中,不仅塑有岳飞的像,同时还有岳飞的几个儿子--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的像。在民间传说中,岳家小将个个武艺高强,可谓虎父无犬子。在评书当中,岳飞身边还有包括牛皋在内的4个结拜兄弟,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岳家将。其实历史上的岳家将和传说中的并不完全一样,但是真实的岳家将却

  • 揭秘真实岳家军:战斗力远不足以打败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岳飞,岳家军

    1140年岳家军北伐的确取得了一些胜利,并罕见地在平原上以骑兵对阵决战的态势击败金军,不过战果其实颇为有限,远未达到让金军丧失反扑能力的程度。1142年初的隆冬季节,宋将岳飞遇害于风波亭。这一悲剧使他本人成为汉民族主义的高度象征之一,在身后赢得了仅次于关羽的战神般的地位,并塑造了牢不可破的忠奸对立斗

  • 岳家军武将排名 岳家军十二员猛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岳家军,精忠岳飞

    岳家军有多少人?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斗争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渐锻炼出几支抗金大军,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沂中的杨家军,刘光世的刘家军等,尤其是岳飞所部岳家军,骁勇善战,纪律严明,控扼荆襄战略要地,成为南宋朝廷立国江南的屏障,在抗金斗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岳飞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