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21 更新时间:2024/1/20 20:12:16

“八府巡按”是个什么官职?“八府巡按”真实存在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很多古装影视剧里面,有不少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官职比别人高,就对别人颐指气使,十分嚣,让主人公无可奈,或者主人公有一些特权,就能够对一些犯罪的高官进行判决了。很多人看过的《九品芝麻官》里面,包龙星是一个非嚣张的角色,因为他是八府巡按,但是不知道这个官职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呢?真有剧中说的那么厉害吗?八府巡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位?

八府巡按是指明、清时官职,民间俗称,正式官衔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称巡按御史,戏剧、小说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职权极大。

其实八府巡按只是戏曲上的官职,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明史》记载:“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据《清史稿》记载,清初沿明制,设都察院,下有十五道监察御史。顺治初,又有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顺治以后逐渐废除,改为十三科道,而每省中设分巡道一职,即俗称道台,正四品,位知府上,明朝的巡按有多少相同,但职权大多了。

现在的荧屏上,各式各样的清宫大戏不断上演,清朝这段历史也被改编得乱七八糟,甚至已经看不出历史原来的模样。这些影视剧中,常常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官职会出来“露个脸”,它就是“八府巡按”,只要他一出场,必定贪官得惩、恶人当诛。

荧屏上最有名的“八府巡按”,当属《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了,他威风凛凛、不惧奸邪、为民除害。那历史上真正的“八府巡按”,真的如此英明神武“高大上”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严格意义上来说,翻遍上下数千年封建时代,并没有“八府巡按”这一官职!而最接近这一官职的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的则称“巡按御史”。《新唐书·百官志三》记载:“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到了朝,十五人减为六人,分察六部百司,品级为从七品,也不算高官。

到了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以都御史、副都御史为主官,所属监察御史分道负责,各冠以地方名称,各道人数不等,总数一百一十人,均为正七品官。清军入关,沿袭明制,到乾隆帝时期,“巡按御史”提高为从五品官。不过总的来看,“巡按御史”级别都不高,但是百官对他们都很忌惮,因为他们“官小权大”!

“巡按御史”直接归皇帝管辖,是朝廷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掌管监察职权,可以“弹举官邪,敷陈治道,审核刑名,纠察典礼”,从封疆大吏到地方小官,都在其监察之列。他们是天子耳目,代表朝廷权威,“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小事立断,大事奏裁”,不过像荧屏上“先斩后奏”之类的权力是没有的。

从职能上看,大约相当于如今的ZY巡视组员。谁敢惹?

有意思的是,清朝的“巡按御史”,多数以汉人担任,而巡视对象则是在各个地方做官的满蒙贵族。从当时情况来看,汉人官员有更丰富的处理政务经验,对官场也更为熟稔。满清地方高级官员中,大多由满人官员担任。任用汉人官员,可以防止“巡按御史”跟地方官员串通一气,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巡按御史”因其职能,其实是一个既风光又危险的职位。风光之时,无论是官职比他们更低的县令、还是更高的封疆大吏,见到他们都是客客气气,尽力巴结,因为他们都想通过“巡按御史”给皇帝说几句好话。当得知“巡按御史”驾临之时,大小官员都会前去迎接,场面之壮观,让朝中官个个心生往。

而风光背后,就是巨大的危险。“巡按御史”必须对所见所闻据实上奏,因此很容易结下仇家,容易被报复。此外朝廷对“巡按御史”要求极其严格,如有违法,罪加三等!【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要知道封建社会体系,根本不可能遍地是清官,“巡按御史”们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荧屏上正义的“八府巡按”们,自然是不存在的,他们是百姓对官吏们公正廉明的一种渴望,因而塑造出来的人物、官职,是百姓希望吏治清明的一种表现。但是,越想得到的便越没有,在那样的封建制度下,即便有严格的巡查制度,又能有多少父母官来为民做主呢?

标签: 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说北齐文宣帝高洋恶贯满盈,看看他做的这些荒唐事吧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他称帝之前担任东魏京大都督,一手掌管着朝政大权,但平日里却假装愚钝慈直,平时讷言少语,可是,当高澄因专横跋扈,粗鲁暴野而被宫中膳奴兰京杀死之后,他便立即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谈及政事井并有条,有理有据,还积极推行新法,革除弊政,颇有一番政绩,晋阳内外也竟被他管理得井然有序,呈现出一片欣

  • 明末少傅崔呈秀简介:势倾朝野,是阉党“五虎”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按理来说和珅要被株连九族的,为何却只处置了他一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株连九族,文史百科

    一个皇帝要处置一个重臣的时候,往往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臣之权威胁到了皇权。和珅在乾隆朝时,深得乾隆信任,权力滔天。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和珅能就此止步,老老实实当一个听话的臣子,嘉庆有可能还会放他一命。可偏偏和珅,不止想当乾隆朝的权臣,还想要在嘉庆帝时继续维持自己手中的权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赵国经历重创,鄗代之战中为何还能打过燕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鄗代之战,战史风云

    在古代,兵不在多在于精,秦国退兵是有条件的,作为代价,赵国必须割让六个城池给秦国,此时赵王深知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以身饲虎,于是联络魏国齐国楚国共同抵抗秦国,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自然不是搂草打兔子的燕国可以对抗的。鄗代之战是在长平之战九年后才开打的,当时赵国实力有所恢复,并非奄奄一息。或者换句话

  • 越南不是一直受中国统治的吗?什么时候成为藩属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藩属国,越南,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越南在古代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只是到了清朝时期才变成法国殖民地,尔后才独立出去的,实际上不是的,现在越南的领土,中北部地区有长达千年的时间是中国统治的,越南也承认这段历史,在越南的历史上,这段历史时期叫做北属时期。按照很多人坚持的说法,越南的北部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国的实际统治是在秦朝时期,

  • 赵光义北伐辽国,为何重创20万宋军?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朝,野史秘闻

    雍熙三年,正月。宋辽之间的又一场大型战役打响。辽国此时,权臣韩德让和太后萧燕燕把持超纲,擅权乱政,肆意诛杀大臣,整个朝堂之上因为他们两个人人心惶惶。辽国高层内部政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镇守在宋辽边境上的众多部将都主张太宗皇帝赵光义率兵北伐,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统天下。赵光义听到消息,思忖一番之后

  • 靠抓阄当上了皇帝,建世帝刘盆子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盆子,汉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有一人竟然凭抓阄当上了皇帝,此人就是建世帝刘盆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盆子祖上也是正儿八经的皇族,先祖刘肥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被封为齐王,刘肥就是刘邦与原先的情妇曹氏所生的儿子。刘肥第二个儿子叫刘章,在诛灭吕氏的斗争中立有大功,后被封为城阳景王,而刘章就是刘盆子的祖上,到了刘盆子

  • 许攸和田丰都曾为袁绍效力,他们哪个人更厉害一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许攸,田丰,文史百科

    许攸和田丰是东汉末年的谋士,二人都曾为袁绍效力,但是后来许攸投靠了曹操。许攸和田丰早期可以说是同事,但是官渡之战二人意见相反,后来田丰被杀,而许攸投靠曹操。那么历史上面许攸和田丰哪个人更厉害一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攸,字子远。本是袁绍的谋士,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因

  • 项羽为何能在彭城之战以少胜多?与刘邦的领导能力有关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刘邦率领的56万军队实际上是诸侯联军,刘邦的嫡系部队并不多,项羽所率领的3万都是麾下精锐骑兵。战争的胜负有时候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看起来以弱胜强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是前三国时期的官渡

  • 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去世前都没能与光绪见上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珍妃,清朝,历史解密

    光绪帝最宠爱的妃子,却被慈禧阻隔,直到去世都没能与光绪见面。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直到如今故宫之中依旧存在着一个极其有名的景点,那就是——珍妃井!没错,其实和这个井有关的女妃正是光绪在位期间最为宠爱的后妃。但是由于当时朝廷之上真正的握权者是慈禧,而当朝皇上也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甚至就连选妃事宜也要被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