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演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5:31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代科举特点:科目繁多重诗词歌赋

唐代科举的一个非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进士科考试在唐代趋于以诗赋为主,不仅如此,应进士科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求得他们赏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种习尚称为行卷。

代科举特点:轻视诗词重视实际能力

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文采一般。但它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

明清科举特点: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八股文的字数每多变化,明《四书》的题目规定要写二百字以上,《五经》的题目规定要写三百字以上。应试者为求胜出,往往愈写愈多,到了清康熙四十三年,始规定每篇八股文不能超过七百字,以后即奉为定则。仅就八股文的形式而言,其内容也自有一定之规。

标签: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科举

更多文章

  • 古代科举的含义及起源 古代科举制的起始年份 (科举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科举,古代科举,科技制度,科举制度

    导读:科举制的起源是每一本中国古代史或中国通史、教育史、政治制度史、法制史、文化史著作都要涉及的问题,也是科举学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多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这一重要问题聚讼纷纭,涉及科举制起始时间的论著层出不穷。由于对“科举”一词的理解不同,导致观点相当歧异。笔者在《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

  • 美国水门事件始末 1974年白宫水门事件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水门事件,白宫水门事件,美国

    事态发展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并为窃听活动辩护,说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从罗斯福总统时开始,每一个总统都这么干。他企图再次利用美国人民对他的信任来蒙混过关。不幸的是,一枚更大的定时炸弹爆炸了。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

  • 水门事件时间 尼克松水门事件的前因后果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尼克松水门事件,水门事件,美国

    水门事件的开端水门事件的开端不过是1972年的一起非法闯入案,开始并未引起太多注意。但两年后,这桩案件掀起的政治风浪导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总统辞职。水门是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厦。1972年6月17日,有5个人因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捕。随后的调查表明,这几个人受雇于尼克松的手下。

  • 什么是水门事件?美国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门事件,美国水门事件

    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美国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水门事件指19

  • 奥巴马拒为泄密调查道歉:先读历史再比尼克松(水门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奥巴马,尼克松,水门事件

    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6日敦促批评者先读读历史,再拿自己与因“水门事件”下台的前总统尼克松作比较,他还明确表示不会对司法部就国家安全信息遭泄露事件展开调查进行道歉,该调查因曝出官方私查美联社记者通话记录而引发政治危机。当日,在与到访的土耳其总理埃尔多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奥巴马并没有直接回应司法部秘密获

  • 奥巴马也难逃第二任期魔咒?遭批如同尼克松(水门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奥巴马,尼克松,,水门事件

    在2012年政治竞选期间,隶属美国财政部的国税局(IRS)涉嫌向批评奥巴马政府的草根保守团体进行额外税务调查。”另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奥林·哈奇说,“我从没见过像国税局丑闻这样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事件,除了在当年尼克松执政时期”。也许是“连任魔咒”作祟,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正置身于华盛顿政治风暴中心。共和党人

  • 奥巴马的"水门事件"? 奥巴马政府连遭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门事件,奥巴马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近日,美国司法部窃听美联社、国税局刁难保守派团体、白宫隐瞒班加西事件真相等丑事接连曝出,这无疑让奥巴马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使其第二任一开局就遭遇坎坷。5月13日,美联社称,美政府在2012年4月及5月两个月中私自获取了该社20多条电话线路的通话记录,200多名记者关于美国政府以及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端午节,端午节的诗句,节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不效艾符趋习

  • 哪些国家有端午节?其他国家怎么过端午节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端午节,端午节流传

    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

  • 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端午节,端午节粽子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