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设立了一个叫血滴子的特务机构是真的吗?

雍正设立了一个叫血滴子的特务机构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3 更新时间:2024/1/4 13:48:04

这个血滴子既是一个神秘的杀人兵器,也是一个组织机构。先看看作为暗器的说法。据说此暗器为一圆形器物,内藏快刀,有机关控制,趁人不防,罩人头上,机关开动,立取人头。江湖上出现过的血滴子,是类似拳指套的东西,开刃,用于拳术格斗,也被女子在身上防身,因其两片合起来的时候组成一个血滴状物品.

而在电影银幕上,“血滴子”的外在形态就充满诡异的想象力了,或像一顶草帽,或像一个鸟笼,有的放出去的时候会“呜呜”怪叫,有的会旋转,有的有许多兽牙般的利刃,有的像照相机快门一样的装置“咔嚓”一声,人头分离……小说家的说法最为神异,他们称“血滴子”是一革囊,将活人塞进里面,不一会儿就化成一摊血水。但是这些都是野史小说中的说法,很多历史考证认为他并不存在。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暗器的真身还没被发现,这极不符合规律。在兵器时代,它的先进技术固然珍贵,但到了现代连手枪都有了,“血滴子”再无一点先进性可言,根本没有隐藏的必要了,很多中华绝世武功都是基于这个原因被“挖掘”了出来,但人们就是找不到“血滴子”。是雍正把“血滴子”知道“血滴子”的人都销尸灭迹了?就算如此,也不应毫无蛛丝马迹。那么唯一的原因可能是:它从来就没存在过。

关于他是一个机构的说法。雍正确实设过专属于自己的特务情报机构,但这机构不叫“血滴子”,而是叫“粘杆处”。“粘杆处”设立之初,只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蜓、钓鱼的服务组织。雍正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喜静畏暑的胤禛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一来二去,“粘杆处”的太监家丁就改变了工作性质,成为一群为胤禛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刺客探子、到处收集情报、为胤禛夺权垫脚铺路的马前卒。因“粘杆处”行动得力,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专制统治、酬谢党羽,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粘杆处”机关。“粘杆处”的头子名“粘杆侍卫”,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他们大多是雍正藩邸旧人,官居高位,权势很大。粘杆处的一般成员名“粘杆拜唐”,统称“粘杆拜唐”,由小特务充任。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地位不高,薪水较低,但每天跟随雍正左右,炙手可热。小说中所谓的“血滴子”,指的就是“粘杆处”的这些人。

雍正依靠“血滴子”之类的特务机构监视官吏一说虽不够客观,却也并非后人完全凭空杜撰。据说,一大臣散朝后与家人打牌取乐,次日上朝,雍正问他昨日做了什么?他如实回答,雍正称赞他“诚实”,说“朕早就知道了”,这人听罢吓出一身冷汗。一外派大臣身边有一办事得力的忠实奴仆,颇得信任。数年后,该官回朝述职,这个奴仆突然告辞,留下一句令他骨悚然的话:“我是当今圣上派来监视你的,好在你这些年为官清正,颇有建树,对你的考察合格,我可以提前回京皇上汇报了。 ”据传,雍和宫地下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雍和宫其实就是一个森严的特务衙署。不过,如今在雍和宫已找不到任地下通道的痕迹了,很可能是乾隆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遗迹,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加以彻底翻修,将神秘通道平毁无痕了。

标签: 清朝雍正血滴子

更多文章

  • 揭秘:雍正王朝“血滴子”与特务政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血滴子

    清末民初,中国民众好谈宫闱秘闻,即便识字不多的市民也能读懂的通俗小说,自然成了“讲新话”的最佳载体。在清代十三朝中,雍正是一位施行恐怖、苛严政治的强权统治者,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世人眼里,这位皇帝夺位前老谋深算,即位后冷酷无情。他屡行大狱文网森严,广布耳目,令人谈虎色变……。凡此种种都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哪些人上了凌烟阁榜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凌烟阁,李世民,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即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为真人大小,面北而立,以示尊皇,并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很善于处理君臣之间的关系

  • 凌烟阁功臣唐俭家族与长孙皇后不得不说的关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凌烟阁,长孙皇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莒国公唐俭,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曰襄,陪葬昭陵。唐俭家族与李唐皇室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关系,是唐俭的嫡子唐义识(又名唐善识),尚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为妻。不过唐俭的另一个嫡子唐河上(字嘉会)的墓志,则向我们展现了唐家与李氏皇族更加紧密的一些关系。《大唐故殿中少监上柱国唐府君(嘉会)墓志铭

  • 唐朝历史上的李世民时代:凌烟阁开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世民,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由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已更新至60集,太宗李世民驾崩,大唐即将迎来新篇章,新一轮宫斗即将上演,且看范爷如何华丽转身,登顶皇位。80集长片,60集写太宗时期,对于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描述甚少。小编略觉遗憾,就趁这个时候,来凑个热闹。唐代长安城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名为凌烟阁。

  • 趣闻:闻名天下的凌烟阁二十四攻城画像创作始末(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凌烟阁,唐太宗,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

  • 纽伦堡审判的社会评价:清算了纳粹的历史罪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纽伦堡审判,纳粹,德国,

    审讯期间,世界公众密切注视着纽伦堡的动向。对德国首要战犯的审判人心大快。但是,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少数首要纳粹分子的无罪开释或重罪轻判,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反对和世界舆论的指责。柏林25万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汉堡几千市民集会,要求国际军事法庭将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报》认为,“释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请希

  • 纽伦堡审判的结果:有12名纳粹罪魁被执行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纽伦堡审判,战犯,二战,

    判处绞刑12人赫尔曼戈林,纳粹政权第2号人物,航空总监,普鲁士总理,陆军将军,德国4年计划全权执行人,“帝国元帅”,希特勒“全权继承人”。约翰里宾特洛甫,德国外交部长。威廉凯特尔,德国陆军将领,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长官。恩斯特卡尔滕布隆纳,德国保安总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粹思想家”,纳粹刊物主编

  • 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两场世纪大审判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二战,

    历史不可忘却。一个铭记历史的国家,才是清醒、成熟并知道如何正确前行的国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为了牢记空前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深刻历史教训,也是为了珍爱和平维护战后的世界秩序。然而,总有一些人患有历史健忘症,尤其是日本安

  • 东京大轰炸的行动背景:美国急需报复日本的偷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京,杜立特,珍珠港,,东京大轰炸

    珍珠港遭袭之后,美军战场上连吃败仗。公众一片哗然,士气低落。1941年12月21日在白宫召开的参谋总长联席会议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向与会成员指示军队应尽快组织针对日本的报复性打击。打击采取空袭的模式,这一概念来自于负责反潜法案参谋次长的海军上校Francis Low。他曾经几番视察位于弗

  • 东京大轰炸简介:出于对珍珠港遭袭的报复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京,杜立特,珍珠港,,东京大轰炸

    珍珠港事件使美国的民心士气跌到最低点。为了唤起民众的信心,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空袭日本东京,以向美国民众表明,珍珠港遭袭绝不是美国的末日,美军有战胜日军的能力! 1942年1月,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金接受了他的作战参谋的建议,决计对日本发动一次空袭。首选目标就是日本首都东京。当时,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