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瓜岛之战看日军乱象:辻政信比山本五十六管用(瓜岛战役)

从瓜岛之战看日军乱象:辻政信比山本五十六管用(瓜岛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1/9 7:43:55

瓜岛在日语的发音中“饿岛”一样,瓜达卡纳尔岛在日本人心目中,代表着太平洋战争中由于军部的胡乱指挥而使得下层士兵挨饿受难的代表名词。

昭和天皇在《昭和天皇独白录》里面总结过几条太平洋战争败战的原因,主要是不知己不知彼,过分强调精神因素,陆海不和这三条。

对于最后陆海不和这一条,战败后切腹不用介错,折腾了12个小时才死的军令部次长大西泷治郎中将在自杀之前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帝国海军用主要力量和帝国陆军作战,用一部分力量和美国作战。”

瓜达卡纳尔之战几乎是日本陆海军之战的典型。

1942年9月10日的“大本营机密战争日志”就是这样写的:

“海军轻易地展开拙劣的作战,不经济地使用石油,使石油储备进一步减少,现对民需特配产生压迫,而海军一点都没有感到责任。联合舰队主力在拉包儿心安理得地旁观所罗门海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海军今天的困境完全是轻率地发起的中途岛海战造成的,到现在失去了航母主力,失去了人,失去了石油,失去了毕生的信心,失去了太平洋战局的主动权,得到的只是一个陆基航空的威力很伟大的教训”。

陆军的火气有理由,大本营条例里面有“新地区的占领必须有陆海军的中央条例”这句话,而这次海军根本就没有对陆军说一个字就占了一个岛来,这是违反大本营条例的。但是海军占领瓜岛也不是军令部的主意,而是联合舰队干的。

但是军令部在事后也还是知道了,也还是没有陆军通报,没有“中央协定”,追究下来责任还是在军令部。但是说海军就是完全在瞒着陆军那也不是事实,军令部的参谋们对参谋本部的参谋们拍胸脯时说过:“我们在一个叫瓜达卡纳尔的岛上修了机场,这样所罗门群岛就可以全部控制了”。

但陆军也不知道这个“瓜达卡纳尔的岛”到底是在南还是在北,只当故事听,听完了就忘记。现在瓜岛出了这么大的事,陆军不满也是很正的。

不满归不满,实际上谁也不能容忍“皇军败走”这种耻辱,于是第17军立即决定了增派第二师团,也立即得到了参谋本部的批准。参谋本部在同意增派第二师团的同时,还下令增派第38师团。事关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名誉,海军这些混球的胡作非为的后果也只好由陆军咬牙承担了。

海军根本就不那么认为。瓜岛事关帝国命运大局,保不住瓜岛,就保不住所罗门,就保不住新几内亚,就保不住荷属东印度,就保不住菲律宾……,就什么都保不住了。陆军这帮成天刨土疙瘩的土包子怎么什么都不懂啊。就两千美军,号称精锐的帝国陆军居然搞不定,还又要派大兵力,他们不知道大军舰出海一趟很费油的诶。有这帮陆军也算帝国倒霉,当年在旅顺就是这样,陆军当兵的真可怜,这次又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本官当年没去陆士来了海兵实乃真正完全绝对英明之举。

现在的范德格里夫特将军(美军陆战一师司令官,驻守瓜岛亨德森机场)也是满脑门子官司。日本兵是已经退了,但是自己上岛以来就没有吃饱过,日本人要是一次出动个百十来架飞机,亨德森机场那六十几架海军、陆军、陆战队的飞机也就一次就全完蛋,这个时候日本海陆军再来一下总攻击,哼哼,什么鞋带行动?还系鞋带呢,裤带都要掉了。

范德格里夫特为什么这么悲观呢?这时太平洋上美国人的航空母舰就只有大黄蜂号一艘,而美国的其他水面舰艇实力本来就不如日本,再加上这几次海战表明美国海军的训练程度确实不如日本海军。范德格里夫特少将估计日本人这时真要是攻击瓜岛,饿着肚子而且弹药接近告罄的陆战一师无法抵抗一个星期,FxxK,瓜岛要完蛋。

可是日本人并没有趁机发动范德格里夫特将军预想中的攻击。制定计划很容易,但要实行计划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把第二师团和第38师团送上岛去的计划有了,但是如送呢?

不要说送两个师团上岛,在岛上的那几千嘴还不知道怎么喂法。用普通运输船的话,损耗太大,工业能力薄弱的日本无法弥补这种损耗。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仅仅是海军,日本陆军还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把这个问题又一次开始政治化了。

第17军司令官是百武晴吉中将,他是石原莞尔、蒋介石的陆士21期同期,但陆大毕业却比石原晚了三期,是33期的。百武晴吉是典型的陆军,他到了拉包儿以后就从瓜岛召回了川口清健,一听川口的汇报就火了——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主义者嘛。什么饥饿、疲惫、地形、敌兵火力强大,全是为失败在找借口,皇军面前有困难?皇军面前有敌人?想到岛上还有这个胆小鬼的部下,百武晴吉算是没当场炒川口的鱿鱼。但是那位主张要全军登岛,起码要两个师团一起上,而且还要有五个野战重炮联队参战的17军参谋长二见秋三郎少将,就立即被解职编入了预备役。

但上瓜岛到底怎么个上法呢?川口清健从一开始接受任务以后就反对用运输船,主张用驱逐舰或者登陆艇,后来川口确实是在所用驱逐舰一沉一伤的代价下用驱逐舰送上岛去的,但同时川口在海军中也就成了“怕死鬼”。

然而“怕死鬼”的法子还是能用。对日军的补给线威胁最大的是从瓜岛亨德森机场起飞的飞机,而那时候的飞机无法夜战,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以后美国海军晚上也不敢出动,所以白天所罗门海面是美国人的,到了晚上就成了日本人的。日本人也只能采用川口清健想出来的方法,驱逐舰白天在哪个礁石或荒岛的角落里躲着,晚上偷偷摸摸地跑,趁月黑把东西扔到瓜岛海滩上然后赶快开溜,在天亮以前跑出美军制空圈,这样虽然很不拉风,但确实减少了舰船损失。

联合舰队的参谋也有点幽默感,把这种方法称作“鼠输送”,和“耗子过街一溜烟”的形象特别合拍。而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的美国人则无奈地把之称为“东京特快”。不管怎么样,第17军军部和第二师团加上第38师团用这两种方法肯定冲不上去,所以在范德格里夫特担心日本人趁虚而入发动攻击的时候,日本人正在为了怎么把攻击力量送到岛上去而挠心呢。

关键的海军却没有在为这次运送操心,反而在很认真地弹冠相庆——总算把两个陆军师团给弄到所罗门前线来了。这次绝不能放他们走,海军操心的东西十分跨越:打完了瓜岛把这两个师团运到什么地方去,是运到莫尔兹比港去打麦克阿瑟,还是运到莱城去守新几内亚?反正无论如何瓜岛已经不是问题了。

为了大日本帝国陆军的体面,参谋本部这次派了三位精英参谋和第17军一起行动:作战班长辻政信中佐、杉田一次中佐和林忠彦少佐。面对在一边装作无事人的海军,从不知道什么叫害怕的辻政信火了。9月24日辻政信直接去特鲁克环礁的联合舰队驻地,上了后来被他自己称为大和号酒店的联合舰队旗舰,去面见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他力说光靠一个第八舰队无法保障将需要的陆军兵力送上瓜岛,而且现在平均每天有两艘美国万吨级运输船到达瓜岛卸下各种物资,每耽误一天就更加增加进攻的困难。

从中途岛以后就一直有点魂不附体症状的山本五十六,在辻政信滔滔不绝地演说时一直一言不发,在辻政信说完以后就说了一句:“行”。

作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山本五十六,其实比辻政信中佐本人更加知道他所述说的道理。但一直在流血,止血不住而又无法输血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也拿不出什么解决办法。现在再去讲事情的根源是没有用的,问题是日本人修建的亨德森机场就是日本人最大的克星,从1000公里以外的拉包儿出发的零战飞机在瓜岛上空只能停留15分钟不到,既无法对美军造成威胁,也无法为日军提供空中掩护,山本五十六又能怎么办?

其实山本五十六应该做的是说服参谋本部收回扳回面子的想法,想法子撤回瓜岛上的那些饿得嗷嗷叫的日本兵。但是这种做法更不可能,用一句话来形容日本海军挺合适:“做了过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当然山本五十六是否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最后前景,这是一个一直在日美之间争论的话题。反正,这次山本五十六以一个海军大将的自尊对一介陆军中佐答应了,“行”。

更多文章

  • 曼哈顿计划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促成美苏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美国,

    随着曼哈顿计划产生了世界上最早也极有可能唯一一次对敌人投放的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70年前美军于日本城市广岛上空掷下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十几万居民死亡,广岛遭到毁灭性打击。9天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似乎在原子弹爆炸的瞬间达到了最高潮,整个二战也似乎只是为了原子弹的诞

  • 曼哈顿计划是什么: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曼哈顿计划,奥本海默,美国,

    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

  • 曼哈顿计划的受重视程度:最多曾起用了53.9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曼哈顿计划,罗斯福,原子弹,

    罗斯福总统赋予这一计划以“高于一切行动的特别优先权”。 “曼哈顿”计划规模大得惊人。由于当时还不知道分裂铀235的3种方法哪种最好,只得用3种方法同时进行裂变工作。这项复杂的工程成了美国科学的熔炉,在 “曼哈顿”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以奥本海默为首的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科学家人数之多简直难以想

  • 曼哈顿计划的开端:爱因斯坦给罗斯福的一封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曼哈顿计划,罗斯福,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老格鲁夫大街科尼克, 长岛1939年8月2日F.D.罗斯福美国总统白宫华盛顿特区总统先生,通过和E.弗尔米,I.西拉德进行关于研究草稿的交流,最近的工作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铀元素将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能源。由此引起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提高警觉性,假如有必要的话,政府部门应当采取迅速

  • 硫磺岛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军为何不惜代价夺岛?(硫磺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本,海军,硫磺岛,,硫磺岛战役

    硫磺岛虽是弹丸小岛,却处在战略要津。它正当东京与美军新占领的塞班岛之间,距二地各约1200公里。美军占领塞班岛以后,一直以塞班岛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的报警作用,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冲散美国机群。为总攻日本,美军势必要夺占硫磺岛。而为东京安全,日军也

  •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的战前准备:盟军谍战获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西里岛,意大利,轴心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英首脑便决定在突尼斯战役结束后立即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1943年夏,盟军在北非沿海港口集中了大量军队,准备执行代号为“哈士奇”的西西里岛登陆作战计划。负责实施该计划的是亚历山大将军指挥的第15集团军群,下辖英军第8集团军和美军第7集团军,共13个师(包括10个步兵

  •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背景:盟军试图开辟第二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西里岛,意大利,轴心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时代背景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意大利的属地,整个岛屿成三角形,全岛面积为 257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0多万。全岛东西长300公里,南北最宽为200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处是埃德纳火山。岛上西北角为巴勒莫港,东北角为墨西拿港,距意大利本土的卡拉布里亚市只有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狭相隔,

  •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简介:盟军进入了大反攻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西里岛,意大利,轴心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盟军入侵西西里开始于1943年7月9日晚上,而以盟军获胜于8月17日结束。入侵西西里岛之行动代号为哈士奇及被视为进攻意大利的行动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登陆行动之一。从军事策略上,进攻西西里之行动达到盟军策划者之目的,从岛上消灭轴心国的空中及海上力量,控制地中海及令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

  • 诺曼底战役的最后阶段:巴顿击溃负隅顽抗的德军(诺曼底登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诺曼底,登陆,巴顿,,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30日,德军集中所有炮火,全力炮击112高地,在猛烈炮击下,英军难以坚守,只好放弃112高地撤到奥登河岸边。德军虽夺回了112高地。但一直在盟国空军的猛烈打击下,无法集中使用装甲部队,也就发挥不出装甲部队巨大的突击威力,一般只能使用200名步兵和15—20辆坦克组成小型战斗群进行短促出

  • 塞瓦斯托波尔战役结局:德军付出巨大代价夺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塞瓦斯托波尔,德军,苏军,,塞瓦斯托波尔战役

    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拉开了序幕。当天,203个德军炮兵连集结在北部要塞群,曼施泰因力图在最强防御线上打开缺口,从而发起二战中德军最疯狂的一次炮击作战。但是,在最北部的"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