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胜简介 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陈胜生平(大泽乡起义)

陈胜简介 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陈胜生平(大泽乡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33 更新时间:2024/1/22 11:57:38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乡)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派30户丁役守护陈胜墓,并按王侯待遇对陈胜年年杀牲祭祀。

他年轻时给人当雇工,当时正值秦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大举征兵去戍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他和其他900名穷苦农民在两名秦吏押送下,日夜兼程赶往渔阳。当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因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是夜,陈胜悄悄找另一位屯长吴广商议。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穷苦出身,他们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陈胜对吴广说:“这儿离渔阳还有上千里路程,怎么也不能按期抵达渔阳了,我们现在的处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来也是死,与其都是死,还不如选择为国家而死,干一番大事业?”陈胜接着又对时局进行了分析:“天下人已经苦于秦朝统治很久了,老百姓对秦王朝的苛捐赋税、募役刑罚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我听说二世皇帝胡亥秦始皇的小儿子,本不应继位,该继位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能,却被二世无故杀害了。还有一位名人叫项燕,曾是楚国名将,战功卓著,又爱护士兵,很受人爱戴。现在老百姓并不知这两个人是生是死,我们何不以他们的名义号召天下人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呢?[8]”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

古时候盛行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动。陈胜和吴广经过一番谋划后,又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9]聪明的卜者知道了他们的用意,便说:“你们的事业能成功,且能为百姓立大功。可是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陈胜、吴广听后非常高兴,并从卜者的话中悟出了借鬼神“威众”的示。[于是,他们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wàng)”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肚子里。戎卒们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wàng)”!正在睡梦中的戎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戎卒们交头接耳,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加之陈胜平时就待下属热情和气,又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陈胜在戎卒们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更多文章

  •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导者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巾起义,领导人

    导读: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太平道的首领,自称“大贤良师”,

  • 黄巾起义因何失败:黄巾之乱失败的原因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黄巾起义,失败,原因

    导读: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

  • 黄巾起义的过程:细说黄巾之乱所爆发的过程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经过

    导读:公元184年(甲子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

  • 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起义:黄巾之乱(黄巾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巾起义,东汉

    历史上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黄巾军起义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

  • 崖山之战的过程:元宋崖山决战投海殉国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崖山,崖山之战,过程

    崖山之战战争经过:祥兴二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赵昺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张弘范军。此时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两千余艘;元军张弘范和李恒有兵力十余万(一说为三十万),战船数百艘

  • 崖山之战的战争背景:元朝崛起大肆加紧灭宋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崖山之战,崖山,宋朝

    崖山之战战争背景: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3] 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中国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兴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相传宋元双方投入军队30

  • 崖山之战简介:南宋王朝灭亡,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崖山之战,南宋,灭亡

    崖山之战简介: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这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但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

  • 号称“人屠”的白起究竟杀了多少人?白起简介(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起,秦国,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芈姓,白氏,名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号称“人屠”的白起究竟杀了多少人?姓名:白起别名:公孙起、人屠国籍:大秦出生地:郿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前257职业:军事家、统帅主要成就:赵楚慑服、不敢攻秦、使秦业帝代表

  • 王翦简介 战国时期秦国杰出的军事家王翦生平(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翦,春秋战国,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汉族,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西汉司马迁认为王

  • 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四大名将,战国人物

    导读: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热播,战国中期,东周各诸侯国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兼并,此时出现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各国混战不休,群雄并起,乱世出英雄,有几人能流传千古呢?这个时期有四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