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凡尔登战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绞肉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23 更新时间:2023/12/23 1:00:5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2月至12月,法国军队在凡尔登地区抗击德国军队进攻的决战性战役。凡尔登是巴黎以东的要塞城市,当时是法军战线中段的突出部,为双方必争之地。法军在原有的筑垒地带以永备工事组成的主要阵地前方构筑了3道野战阵地。

守军为凡尔登要塞区所属的3个军共11个师,计有火炮600多门。其中5个师防守凡尔登以北地区;3个师防守凡尔登以东和东南地区;另3个师为预备队,配置在凡尔登以南的马斯河以西地区。

德军进攻凡尔登的企图是先发制人,争取在英法军队发起进攻之前,突破法军战线,以改变战略态势,并借以大量钳制和消耗法军兵力。担任进攻的部队为德国皇太子威廉任司令的第5集团军,下辖7个军共18个师,有火炮1200门,飞机约170架。后来陆续增至50个师,约占西线德军总兵力的二分之一。

由于起初兵力未占较大优势,德军总参谋长E.G.A.S.von法尔肯海恩把发起进攻的范围限制在马斯河以东地区。德军以近7个师的兵力,在法军两个师约15公里的防御正面实施主攻。为了隐蔽主攻方,将炮火准备的范围扩大到40公里。由于受德军一系列佯攻的影响,法军未及早增强这个地区的兵力。

德军进攻开始后,法军总司令J.-J.-C.霞飞决心调集一切可以动用的陆军和空军部队,准备在凡尔登地区同德军决战,并于2月25日任命第2集团军司令H.P.索姆河会战贝当为凡尔登前线指挥官。在战役过程中,法军实行轮番作战,先后投入兵力共71个师,约占法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

按照“炮兵摧垮,步兵占领”的方式,德军于2月21日7时15分开始炮火准备,至16时45分步兵出动。法军在对方猛烈的炮火下伤亡惨重,当天第一道阵地即失守。在五天当中,德军前进5公里,并占领法军第3道阵地上的重要支撑点杜奥蒙堡。法军援军及时赶到,加强了纵深的防御,防线日渐稳定。

法军利用巴勒迪克通往凡尔登的公路,组织3900辆卡车突击运输,从2月27日起的1周内,运送人员19万和弹药2.5万吨及其他物资。这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公路输送。从3月6日起,德军把进攻范围扩展到马斯河西岸,企图解除西岸法军炮兵的威胁,并从西面包围凡尔登;同时,在河东也加强了对法军阵地右翼的进攻。但在法军顽强抗击下,进展不大。4、5月间,德军继续在两个方向上进攻,重点是河西,进至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法军不断实施反击,每个阵地都反复争夺,双方伤亡很大。

6月上旬,经7天激战,法军右翼的沃堡被德军攻占。6月下旬和7月初,法军在关系到凡尔登安危的苏维耶及其附近地区,抗击德军的两次猛攻。德军在发射大量窒息性毒剂炮弹之后,一度进至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的地方,但终被击退。7月1日,英军和部分法军在索姆河地区发起进攻战役(见索姆河会战)后,德军在凡尔登方向未再投入新的兵力。其后的一些进攻行动,只是为了钳制当面的法军。

8月中旬和9月初,法军曾两次反击,夺回个别阵地。由于德军未能攻占凡尔登和突破法军战线,法尔肯海恩于8月底被免职,P.von兴登堡继任德军总参谋长。9月2日经德皇批准停止进攻凡尔登。10月24日,法军反攻,夺回杜奥蒙堡;11月初,收复沃堡。12月15日,以8个师的兵力再次反攻,3天后基本上恢复了马斯河东岸2月25日以来被德军攻占的阵地,战役至此结束。

这次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标签: 凡尔登战役一战德国

更多文章

  • 庚子国变的结局: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庚子国变,历史,清朝

    联军的逼近,北京城危在旦夕。1900年8月12日,慈禧开始频繁地召见大臣。她一面下令大臣们迅速商定防御作战的计划,一面让攻打东交民巷的清军开始猛攻使馆。1900年8月13日,她再次给南方各省发出急电,要求他们火速北上勤王救驾。此时的北京城也仿佛成了一个大军营,经过一昼夜的军事调动,清政府各种军队约7

  • 庚子国变:义和团庚子国变是如何引发的背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庚子国变,历史

    义和团起于山东,初以拜神练拳为主,后因发生教案,逐渐演变为仇教团体,自诩有神助,能避炮火,有红灯照、蓝灯照等法术。戊戌政变后,慈禧以外人偏袒光绪,保护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分子,仇外情绪更烈,山东巡抚毓贤揣摩慈禧懿旨,暗中鼓励拳民,后毓贤调京,袁世凯署鲁抚,压制拳民活动,拳民遂转往直隶发展。直隶总督裕

  •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义和团,清朝,义和团运动

    民族觉醒中国官方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欧弗莱区在《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一文中论证义和团运动时说:“关于它兴起的原因,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

  •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义和团,清朝,义和团运动

    满清政府在中国公众看来,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径愚眛,在联军势力前倍受羞辱,一再显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与无能,其统治威信大幅下降。东南各省总督在事件中违抗中央命令,事后没有受罚反而得到褒奖。各地方开始被容许出现不同于中央的政治意愿,自始中央集权开始解体。十年后,公众对清政府的反感达到了顶点。1911年

  • 义和团的运动过程:义和团与帝国联军之间的恩怨(义和团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和团,清朝,义和团运动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早在1897年就发生了巨野教案,山东巡抚李秉衡因此被贬职。在此之后,山东的民教矛盾有增无减。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今邢台市威县)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

  • 义和团运动的末日:拳民跪成一排等待清军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义和团,清朝,义和团运动

    1894-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朝野对慈禧的非议巨大,西方列强也强烈要求封建的慈禧让权,还政与更开明,更容易和西方合作的光绪,实行变法,维新图强,无奈之下,慈禧只能做出让步,部分将权力交给光绪,战败的耻辱和内心的热血,让光绪立誓要大干一番,于是寻找维新人才,这就选中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轰轰烈烈

  • 义和团的简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义和团,清朝,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其运动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加上本身农

  • 长刀之夜的背景:希特勒34年为什么血洗冲锋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刀之夜,罗姆,希特勒,

    党内要员的不满尽管罗姆与希特勒有了约定,罗姆依旧幻想冲锋队能成为正规军,而这个幻想却抵触了希特勒巩固权力及扩张军队的计划。而这个纳粹党内的争执也慢慢扩大,包含了戈林、戈培尔、希姆莱与赫斯皆对罗姆不满,他们都是纳粹党的资深元老,但只有罗姆忠于自己的冲锋队更甚于希特勒。罗姆对于党政的轻视惹恼了赫斯。冲锋

  • 长刀之夜背后的成因:冲锋队和德国陆军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刀之夜,罗姆,希特勒,

    希特勒欲进一步控制与队员期望落空的不满希特勒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对付冲锋队而强化自己对德军的权力。在1933年7月6日一场聚集纳粹党高层的会议中,希特勒表示:“是纳粹党的一场胜利也是一场革命,现在开始是党已拥有德国政治权力,我们要巩固现在党所拥有的。这场革命的旋风已无法控制,但务必再让它安全的进行。”希

  • 长刀之夜简介:1934年的长刀之夜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刀之夜,罗姆,希特勒,

    长刀之夜(德语:Nacht der langen Messer)或蜂鸟行动(Operation Hummingbird)又称血洗冲锋队,在德语更常称罗姆政变(德语:Röhm-Putsch),是个发生于德国1934年6月30日至7月2日的清算行动,纳粹政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处决,大多数死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