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2年09月16日:平顶山惨案

1932年09月16日:平顶山惨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2/11 23:00:57

平顶山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对中国进行的第一场针对无辜平民的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占领中国东北,虽然中国政府军队撤出东北三省,但是民间抗日义勇军一直在反抗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在攻击抗日武装的同时,也经屠杀抗日根据地的中国普通民众以报复中国武装的抗日行动。1932年9月15日,抗日救国军第四路、第十一路进攻抚顺,重创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展开报复行动,于1932年9月16日将抚顺煤矿附近的栗家沟、平顶山等村村民3000人集中,之后实施了灭绝性的屠杀,之后又追杀了闻讯逃亡的千金堡村24名居民。

起因

1932年9月15日夜——中秋节的夜晚,以梁聚夫为首的辽宁民众抗日自卫军约1200人途经平顶山村攻打抚顺,在平顶山烧毁了日军的仓库、工厂、派出所、事务所等,然后东岗、老虎台、柏堡、东乡古城子进发,途中又袭击了日军杨柏堡采炭所,处死了采炭所所长渡边宽一,打死了自卫团长平岛善作等七八个日本人,并放火烧毁了采炭所。抚顺日军拿抗日武装没办法,迁怒无辜的平民百姓,鉴于这支抗日武装往返均经过了抚顺郊区的平顶山村,而这里的居民无人举报告密,日军抚顺守备队认定这里的居民“通匪”,所以决定以屠杀来进行报复。

屠杀过程

1932年9月16日上午,日本宪兵抚顺分遣队队长小川一郎和守备队中队长井上清一率领大批日本兵进袭平顶山村实施报复。日军首先控制了东、西两个大山头,包围了全镇,然后以照相为名,用刺刀将百姓和矿工逼赶到平顶山村南面的洼地里。它的北面是铁丝障;西面为陡壁断崖;东面放着六个被红布蒙着的东西,大约午后1点多钟,突然,红布被揭开,露出了六挺机枪。一声令下,机枪疯狂地向人群扫射,顿时,鲜血四溅,血肉横飞,惨叫声、呼喊声连成一片。

活着的人们拼命地往外冲,只有南面一个缺口,早有日军设防,冲出去的人幸存者甚少。一位妇女当刺刀刺进她的胸膛时,她身上带着刺刀坐了起来,双手攥住刺刀。刽子手一脚将她踢倒在地,拔出刺刀,她的十个手指头被割落在地。她瞪着愤怒的双眼,至死还紧紧盯住刽子手。平顶山村3000多骨肉同胞倒在血泊里。同时,日本兵把平顶山村居民的房子全部泼上汽油点着,整个平顶山被火吞没。

机枪声停止后,整个屠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日军刚要撤走,没死的人都挣扎着往外跑。日本兵发现还有人没有死,马上跳下车,一个个端起刺刀,从北到南挨个地往人身上刺。刺到死人身上,只听到喀吃声,没有反应;刺到活人身上,发出各种凄厉的惨叫声。第二次屠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整个草坪被鲜血染红,成了一片血海。阵阵晚风卷着又咸又腥的鲜血味,夹杂着机枪射击后的硝烟味,扑鼻而过,令人感到分外凄凉。大屠杀历经三个小时,直至傍晚结束。昔日的平顶山村,只剩下一座老君庙。

掩盖罪行

大屠杀后的第二天,日军雇佣朝鲜浪人到平顶山村,用钩子将尸首垒到山崖下,浇上汽油焚烧,之后用炸药将山崖炸崩,以掩埋罪证灭迹;然后又在屠杀场四周拉上铁丝网,抓来劳工在此铺设铁道;接着,又以守备队的名义,命令抚顺县长宜在平顶山村、粟家沟和千金堡的废墟上制作假房,拍成照片,以掩盖其屠杀罪证。同时,井上清一亲自到抚顺县署借款5万元贿买正在沈阳的国联调查团新闻记者,让他们保持缄默。事后,日军布告全县,不准收留平顶山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百姓,违者即是“通匪”,其全家将处死。

结果

此次屠杀,平顶山村3000余名无辜百姓横遭杀戮,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儿童,400多户人家几乎被杀绝,800多间民房被烧毁,幸存者有一百余人,其中大部分因为无人救治而伤重死亡,最后有四五十人幸存。

评价

平顶山惨案是“九·一八”后日本法西斯大规模屠杀和平居民的起点,也是日本军队实施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的起点;平顶山惨案首开法西斯军队用可造成大量杀戮的武器大规模集中屠杀平民而在当时不被追究罪责的先例,为以后的德、意、日法西斯暴行确立了“样板”。法西斯大规模集中屠杀平民的暴行始于平顶山惨案。

平顶山惨案遗址是日本法西斯突破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良知的最底线,完全违背国际公法、公理和人类正义准则的典型罪证遗存,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教育基地。为平顶山遇难同胞和幸存者讨回公道,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瞩目的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不公正、人道与反人道、维护人权还是践踏人权的较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447年12月09日:明宪宗朱见深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朱见深原名朱见濬,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二月九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

  • 1608年12月09日:约翰·弥尔顿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1608年12月9日,约翰·弥尔顿出生。弥尔顿的父亲是一位法律文书,家境较为殷实。他父亲虽然是清教徒,但并不像当时其他的清教徒那样呆板,他喜欢音乐,也引导弥尔顿喜爱上音乐。他还爱书如命,而年轻的弥尔顿打小就同父亲一样爱好书籍。弥尔顿的父亲还专门为他聘请了私人教师,弥尔顿刚满十岁时,就能写出一些不错的

  • 1882年12月09日:数学家李善兰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李善兰,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逝世于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创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研究各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现称“自然数幂求和公式”),这是李善兰也是19世纪中国数学界最重大的成就。人物生平

  • 2003年12月09日:国际反腐败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年12月9日至11日,联合国在墨西哥梅里达举行国际反腐败高级别会议,正式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此后,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确立为国际反腐败日,以纪念公约的签署和唤起国际社会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发展历史为有效预防和打

  • 1542年12月08日:玛丽一世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玛丽一世1542年12月8日诞生在苏格兰西洛锡安地区的林利思哥宫,父亲是詹姆斯五世,母亲是法国权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之妹玛丽·德·吉斯。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又称玛丽一世。苏格兰女王,法国王后,以美貌著称。1567年王位遭废黜,次年起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囚禁达十八年之久。

  • 1910年12月08日:新月派卞之琳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卞[biàn]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生平经历卞之琳1929年毕业于上海浦东中学入

  • 1925年12月08日:《我的奋斗》出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口授《我的奋斗》续篇,由马克斯·阿曼打字记录,后来经过30余年的周折,1961年在西德出版,书名为《希特勒的第二本书》。《我的奋斗》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在初稿时被希特勒取名

  • 1995年12月08日:丁善德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1995年12月8日,丁善德在上海去世。丁善德(1911年11月12日~1995年12月8日),江苏昆山玉山镇人。1928年毕业于昆山县立中学初中,在校读书时酷爱音乐,广泛接触民间音乐,自学二胡、笛子、三弦、琵琶和风琴,是时系昆山县中学国乐组组长。人物经历1917~1928年,在家乡读书时,自学二胡

  • 1997年12月08日:沙县小吃节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沙县小吃节官方定为每年公历的12月8日。沙县人的喜庆日子。这一天,沙县人民喜迎八方来宾,展示有千年积淀的小吃文化。可以说沙县人民、沙县政府、为弘扬中国历史悠久的小吃文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如今这个节日在全国知名度很高,甚至闻名东南亚。目前沙县有5万人从事小吃行业工作,占全县人口的六分之一,为沙县解决“三

  • 2010年12月08日:林俊杰《她说》发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她说》是由孙燕姿填词,林俊杰谱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林俊杰2010年12月8日发行的专辑《她说》中。2012年2月25日,该曲获得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港台金曲奖。创作背景林俊杰想创作一首“很有故事”的歌曲,因此他想到了孙燕姿。他认为孙燕姿外表坚强,但内心一定有一块很脆弱的地方,所以他打电话邀请孙燕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