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08年06月24日:邵华逝世

2008年06月24日:邵华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3 6:52:59

邵华(1938年10月-2008年6月24日),女,汉族,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湖南常德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系,1966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研究员。邵华是岸青夫人,少将军衔,是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副军职),第七、八、九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军事百科学会副秘书长、广州松田职业学院院长、中国花卉协会名誉副会长、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巾帼英才”。

邵华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入文学和摄影领域,毕生钟爱党史学习,精心整理毛主席和革命先辈珍贵史料。出版文学作品和研究专著60部1800余万字,摄影专辑、影视作品20余部。其散文代表作《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曾被列入中学生教科书,《毛泽东之路》荣获中国图书奖。

2008年6月24日18时28分,邵华将军因乳腺癌扩散,在北京301医院去世,终年69岁。

人物作品

邵华从小酷爱文学。前苏联的革命文学作品如《卓娜和舒拉的故事》、主人公为保尔·柯察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青年进卫军》等等对她影响很大。她还喜欢读《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名著。在这些书的熏陶下,她的作文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被当作范文宣读。这些成功,引发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54年,她创作的诗歌《黄继光》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紧接着又在该刊上发表了《节日的夜晚》等作品,邵华因此受到了学校的表扬,这更坚定了她搞创作的信心。高中毕业以后,她选择了学文的道路,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走上工作岗位后她相继发表了一些传记作品,如《刘谦初传》、《陈振亚传》,还有《重读‘远望’志更坚》、《爸爸希望我们壮健和进步》、《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两个九十诞辰》、《歌》、《滚烫的回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站在妈妈的塑像前》、《亲爱的妈妈,您好年轻啊》、《秋思》、《无尽的思念》等文学作品。她喜欢写抒情散文,毛岸青合写的《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曾被编人中学语言课本。1984年她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0年杨开慧烈士诞辰90周年之际,她主编了《娇杨画册》,并与家乡人民一起修复了杨开慧烈士陵园。

1993年毛主席百岁诞辰时,邵华和毛岸青主编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画卷》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出版;她与薛亮同志主编了《我们的父辈丛书》,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青年优秀图书奖”。邵华和毛岸青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计27册600多万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江苏出版社、海南出版社五家出版社联合出版,受到国内外读者的赞许。不久前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风雨情》她担任总监制及文学顾问。

1996年在红军长征60周年时,她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的活动。并策划主编了七集电视专题片《女红军女将军风采录》,她还是影视剧《杨开慧》、《寻觅娇杨》的总策划兼文学顾问,为剧本提供了不少宝贵意见。主编了《娇杨画册》,和毛新宇主编了《永远的怀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辑录。

1998年12月,出版发行了散文集《红杜鹃》。

邵华兴趣十分广泛,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她尤其热爱摄影,其涉足摄影渊源已久。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将与毛主席在一起的难忘时刻永远留住,她用一台毛岸英从苏联带回的老式相机为毛主席拍照,开始学习摄影和冲晒照片,从此喜欢上摄影,参加工作后,在外出搜集资料和参加活动时,她都随身携带照相机,将工作与摄影紧密结合起来。

近几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她以孜孜不倦的精神与超乎寻常的毅力,完成了人作专访、革命旧址、风光风情、纪念活动、舞台、花卉等十几个摄影专题,其作品曾多次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锦绣中华》、《解放军画报》、《舞蹈》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在重大摄影展播活动中获奖。

1998年12月,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首展与出版《我的祖国》摄影集。

人物荣誉

1995年,身为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的邵华,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15个女将军之一。

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巾帼英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662年06月23日:民族英雄郑成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郑成功(1624年(天启四年)8月27日-1662年(康熙元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

  • 1894年0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为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非赢利的组织。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它于1981年9月17日得到瑞士联邦议会的承认,确认其为无限期存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机构。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建立,首任主席是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据2017年01月1

  • 1981年11月05日:罗森教授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81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九),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耳科医生罗森教授逝世。1981年11月5日,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美国著名耳科医生赛缪尔·罗森在第九次访华期间,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在北京首都医院逝世。罗森夫人随侍在侧。罗森医生多年来为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学术交流作了很大的努力。是中国人

  • 1991年11月05日宫泽喜一日本新首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1991年11月5日:宫泽喜一当选日本新首相1991年11月5日(农历九月廿九),宫泽喜一当选日本新首相。1991年11月5日,在第122次临时国会众参两院指名选举中,自民党新总裁宫泽喜一当选为日本第78任、第49位首相。宫泽喜一在10月27日举行的日本自民党第25次总裁选举中,以过半数的选票当选为

  • 1992年11月05日:物理学家张文裕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张文裕(1910年1月9日-1992年11月5日),曾用名张少岳,生于福建惠安,高能物理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张文裕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张文裕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

  • 1993年11月05日我国首台586微机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1993年11月5日我国第一台586微机诞生了。1993年11月初,最先推出国内第一台486微机的联想集团,举的联想集团第16届技术交流演示会,会上,又推出我国第一台586微机。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微机技术领先的国家。586微机是目时世界上最高性能的微机,1993年6月首台问世。联想586微机与

  • 2016年11月05日:首个世界海啸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联合国大会2015年12月22日全票通过决议,决定接受日本的提议将11月5日定为“世界海啸日”。据悉,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把11月5日定为“海啸防灾日”,并向联合国提交决议案希望将这一天定为“世界海啸日”。这一决议案由日本提出,曾遭受海啸袭击的东南亚以及南美等地区的140多个国家是决议案的联

  • 2020年11月05日:欧阳中石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事件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男,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地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2020年11月5日,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人物生平1928年,欧

  • 1903年11月04日:黄兴组织华兴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1903年11月4日,黄兴、陈天华、章士钊、宋教仁等人,发起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从事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活动。黄兴被推选为华兴会会长。黄兴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和最重要的合作者。1902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转向革命。1903年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不久,义勇队改称军国民教育会

  • 1942年11月04日: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1942年10月23日晚9点40分,蒙哥马利一声令下,整个英军防线上的1000多门火炮打响,拉开了阿拉曼战役的序幕。23万沙漠军向不足8万的非洲军开始全面进攻。当时隆美尔正在维也纳住院治疗,他第二天赶到前线指挥所时,非洲军已败下阵来。他没有坦克,没有汽油,也没有预备队。他说;“我平生头一次不知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