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23年12月02日:《门罗宣言》发表

1823年12月02日:《门罗宣言》发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45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6:46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国会提出了由约翰·昆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美洲体系”原则。

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门罗宣言宣传了反对欧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客观上支持了拉丁美洲各国独立,阻止了英国、法国、俄国列强在美洲扩政治、经济势力和建立新殖民地的野心,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但是门罗宣言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建立它在美洲地区统治并且与欧洲列强争霸的宣言。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经起过进步作用的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在美洲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美国在门罗主义的旗号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

19世纪30年代—40年代,美国从墨西哥夺取了得克萨斯;1842—1844年,美国把英国排挤出俄勒冈;1846—1848年,美国波尔克总统发动侵略墨西哥的战争,掠夺了墨西哥全部领土的一半以上。

1819—1853年,美国在北美大陆通过掠夺、兼并、廉价购买等方式,扩大领土达到130万平方英里,大约为1819年以前美国国土总面积的80%,包括今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犹他、科罗拉多、亚利桑那、新墨西哥6个洲的大片土地。到19世纪中叶前,美国领土已经由沿着大西洋13洲的狭长地带,一直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神圣同盟

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蓬勃发展,西班牙在欧洲“神圣同盟”支持下,妄图恢复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英国和“神圣同盟”各国也积极插手拉丁美洲。门罗借口防止欧洲各国干涉拉丁美洲事务,发表了这个咨文。

咨文中宣称:“同盟各国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张到美洲的任地方而不危害我们的和平与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们南方各兄弟国家的人民,如果不加援助,能够建立他们心愿的政治制度,所以让我们坐视欧洲列强对他们进行任何方式的干涉而不加过问,也同样是不可能的。”并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

门罗的这个外交政策,主要是制止欧洲列强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使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得到巩固。但也应该看到,这个宣言也是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制造借口的。它为以后美国在“援助”的幌子下,控制和掠夺拉丁美洲树了块挡箭牌,成为美国在拉丁美洲建立“后院”的工具。

门罗主义

拉丁美洲国家正在进行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拉丁美洲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1822~1823年,当欧洲“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时,美国积极推行起‘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的政策。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项咨文就是通所说的“门罗宣言”。它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的含义主要有三个:(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分扩张;(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条;(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门罗主义在当时未产生多少影响,因为英国在拉美的影响要大大超过美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又重新提起门罗主义。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59年12月02日:约翰·布朗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859年12月2日,布朗英勇就义。他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布朗在就义前写下了他的最后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约翰·布朗为黑奴自由解放英勇斗争的故事,促进了美国废奴力

  • 2007年12月02日:李富胜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李富胜,生于1953年。山东莒县人,前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幼年丧父,十六岁进厂当铆工。从小酷爱足球运动,边做工边练球。在运动生涯中,李富胜从1976年起为国家队出场超过了100场。1984年退役之后,李富胜曾任八一足球队的政委、主教练,八一体工大队的大队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2007年1

  • 2012年12月0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2012年12月2日为第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将围绕“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联合部署“全国交通安全日”活动。中国各地举办了形式不一、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宣传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主题日,大力推动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倡导全民

  • 2013年12月02日:嫦娥三号发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2016年8月4

  • 1533年12月04日:瓦西里三世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瓦西里三世·伊万诺维奇(俄语:ВасилийIIIИванович,1479年3月25日—1533年12月4日),莫斯科大公(1505年—1533年在位)。伊凡三世和拜占廷公主索菲娅·巴列奥略之子。统一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通过政变夺取大公位置。早年事迹 他的父亲伊凡三世本来是要把大公公位

  • 1936年12月04日:名妓赛金花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36年12月4日,赛金花因病于北京过世。赛金花的晚年贫困潦倒,接受过很多人的接济,最后的日子是和她的女仆顾妈(顾蒋氏)一起度过的。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其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早期经历 赛金花闺名赵灵飞,乳名赵彩云(一说

  • 1952年12月04日:卡伦·霍妮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1952年12月4日,霍妮逝世。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生平简介 凯伦·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德国布兰肯内兹(Blankenese)。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

  • 2001年12月0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天中,部分民众可进法院参观。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宪法是国家

  • 1795年12月03日:罗兰·希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罗兰·希尔1795年12月3日出生于英格兰伍斯特郡基德明斯特小镇。12岁就开始工作了,在他父亲的哈泽尔伍德的学校(the Hazelwood School)一边学习,一边当老师,教天文学。罗兰·希尔爵士,英文:Sir.Rowland Hill,(1795年12月3日—1879年8月27日),英国人,

  • 1877年12月03日:近代学者王国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城。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