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49年09月01日:土木之变

1449年09月01日:土木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15 6:06:04

土木之变,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并且被俘的事变。

直接原因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

事件经过

英宗亲征

当时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张太皇太后病逝,元老三杨或死或贬,王振更加擅作威福,无所忌惮,竟盗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使其侄王山为锦衣卫指挥,王林为锦衣卫佥事,其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他又排斥异己,陷害忠良。

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正统十四年(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然后和王振带领约25万大军(号称50万)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文武百官护驾从征。

滞留大同

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即使是成国公朱勇在王振面前也要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皇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九日,英宗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一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三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而瓦剌军紧追不舍。

兵围土木

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土木堡地势高,无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处有河,被瓦剌军占据,将士饥渴难耐,挖井二丈仍无水。[18]隔日瓦剌军队包围土木堡。也先遣使诈和,并主动撤离,以麻痹明军。

明英宗不疑有诈,遣曹鼐起草诏书。王振下令移营就水,当明军大军移动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乱成一团。瓦剌军伏兵四起,趁机发动总攻,仓促应战的明军被打得大败。明军二十余万人有三分之一战死,中伤居半。

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邓栗,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益,通政司左通政龚全安,太常寺少卿黄养正、戴庆祖、王一居,太仆寺少卿刘容,尚宝少卿凌铸,给事中包良佐、姚铣、鲍辉,中书舍人俞拱、潘澄、钱禺,监察御史张洪、黄裳、魏贞、夏诚、申祐、尹竑、童存德、孙庆、林祥凤,郎中齐汪、冯学明,员外郎王健、程思温、程式、逯端,主事俞鉴、张塘、郑瑄、大理寺副马豫,行人司正尹昌,行人罗如墉,钦天监夏官正刘信,序班李恭、石玉这五十二名跟随明英宗远征的群臣皆死于混战中。

明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愤怒至极,抡起铁锤砸碎了王振的脑袋。(但据明英宗自己的回忆王振也是被瓦剌军杀死的)樊忠不久亦战死。只有大理寺右寺丞萧维桢、礼部左侍郎杨善、文选郎中李贤等数人侥幸逃出。明英宗看到突围无望,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

不一会儿,瓦刺兵冲上来,一个士兵上前要剥取明英宗的衣甲,一看他的衣甲与众不同,心知不是一般人物,便推拥着他去见也先之弟赛刊王,赛刊王在问明英宗时,明英宗反问道:“你是谁?是也先,还是伯颜帖木儿,或者是赛刊王。”赛刊王感到明英宗说话的口气很大,立即报告也先,也先立即去向他请安行君臣礼,献上各种野味美食。卫拉特还缴获马匹二十万头及无数衣甲器械辎重。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4年09月01日:明石元二郎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明石元二郎(日文名:あかしもとじろう‎,1864年9月1日—1919年10月26日),日本陆军大将,天才的特工王者,台湾日据时期的第七任总督,日俄战争期间资助发动俄国1905年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被称为一人可抵十个师团的人物。同时他也是台湾日据时期十九位台湾总督中唯一葬在台湾的一位。对俄谍

  • 1963年08月05日:《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英语:Partial Test Ban Treaty,PTBT),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是一个限制核武器试验的国际条约,英文简称PTBT。该条约禁止了除在地下外的一切核武器试验。其目标是减缓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和防止核武器试验造成地球大气中过

  • 2002年08月06日:《午夜新闻》开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午夜新闻》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于2002年8月6日开播的一档综合性的新闻节目,前身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原来每天0:00播出的《整点新闻》。节目主要报道国内和国际时政、民生、文体等方面的新闻,节目结束后是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节目于2002年8月6日起每周一至周六0:00在中央电视台

  • 1983年09月01日:大韩航空007号班机空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大韩航空007号班机遭击落事件,发生于当地时间1983年9月1日清晨(UTC时间为8月31日傍晚),大韩航空007号班机进入苏联领空,遭苏联空军Su-15拦截机攻击,坠落于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班机资料007号班机,波音747-200型飞机,机号HL7442,机长千炳寅、副机长孙东辉、飞航工程师金义东

  • 1996年09月01日:京九铁路开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京九铁路(Beijing-Kowloon Railway),简称京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北京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铁Ⅰ级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是国家“八五”计划的第一号工程,是中国当时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工程,也是中国国内投资最多、一次性建成的最长双线铁

  • 2004年09月01日:别斯兰人质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别斯兰人质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

  • 1821年08月04日:路易·威登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1821年8月4日—1892年2月27日),世界奢侈品顶级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创始人;世界奢侈品史,时尚界最杰出的时尚设计大师之一。路易·威登人物经历Louis Vuitton1821年诞生于法国东部弗朗什孔泰省。1837年,16岁的L

  • 1875年08月04日:安徒生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安徒生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

  • 1966年08月04日:曹汝霖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曹汝霖(1877年—1966年),字润田,祖籍浙江,民国初年高级官员,新交通系首领。1877年生于上海。幼年入私塾,后去汉阳铁路学堂读书。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五四运动时期,被指为卖国贼,住宅惨遭烧毁。抗日战争时期,曹汝霖不与日本人合作,拒绝担任伪职,后被动挂上伪华北临时政府最高顾问、华北政务委员会

  • 1977年08月04日:美国能源部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主要负责美国联邦政府能源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管理,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武器研制等。最高领导为能源部长。美国能源部总部设在华盛顿西南的詹姆斯佛瑞斯塔大厦,另外在马里兰州的玛丽兰德(Germant